以“愉”制“愚”别让玩笑打败你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愚人节可是个好日子,谁最聪明谁最“愚”,这一天开几个玩笑便能见分晓。如果单纯的你被 “愚”了,大家都笑了,恭喜你,你不算太“愚”,你是个可爱的人!那么谁是这一天真正最“愚”的人呢?经过了热情激烈的讨论之后,大家一致将最“愚”的矛头指向了那些嘻嘻哈哈看似很会开玩笑却一不小心就让玩笑过了火的人以及那些沉默寡言开不起玩笑的“扑克脸”。如果你是以上两种的其中之一,那真不好意思,你被玩笑打败了。
  看来,“愚”也好,“被愚”也罢,都没那么简单,你得学会用愉悦的心情去接受愚人节乃至每个平凡日子里的“愚”。所谓以“愉”制“愚”就是这个意思。
  案例1:
  “我特别喜欢开别人的玩笑——”
  巨不靠谱的张晓航
  张晓航同学长得圆圆胖胖的,每天一脸喜庆样儿,只要有他在的地方,一句东北味儿十足的话就能带出一团笑声。他给班上每个同学都起了外号,比如王悦,他就叫人家“小月月”,“小月月,你得减肥啊,这么胖谁能要你啊……”;还有班上一个男生的名字叫廖雁,听起来像女生,他就想个外号叫廖女神,新年迎新晚会上,他第一个在校园BBS和微博墙发微博散布表白信息,一时间全校都以为有这样一位“女神”的存在……老师们也不能幸免,数学老师年纪大,眉毛有些耷拉,就被他叫做“根号2”;化学老师每天做实验摇瓶子,他就说这位老师像蓝精灵里的格格巫……此类事件多不胜数。
  愚人节那天,张晓航一本正经地绷着脸找到了班长,对着他低声附耳地说道:“哥们,你那天给隔壁班哥们考试传纸条的事情已经被别人告诉老师了,老师很生气,请了你家长,现在就在办公室里和你爸说话,等下就要叫你过去,我刚才在门口看见的。你快想好怎么给老师说,要不然你头上乌纱帽不保还得回家吃顿皮带炒肉丝……”班长同学脸色顿时苍白起来,全没了平时的镇定劲儿,豆大的汗珠从脑门儿上渗了出来,一时间结结巴巴地说道:“我什么时候传过纸条……好像传过一次,可是纸条上没说什么啊,怎么会有人告诉老师呢?”这时候突然过来一个同学,大声喊道:“班长,老师找你!”班长吓得魂飞魄散,勉强撑着桌子站了起来,一步一挪地往办公室走去。他刚出去没多久,身后就爆发出一阵大笑……
  话说班长在老师办公室里没头没脑地承认了一堆错误,几乎是声泪俱下,就差抱老师大腿求饶了,老师一头雾水,莫名其妙,等他冷静了一点之后满脸狐疑地问道:“你这是干吗呢,我叫你来只是让你把作业本抱回教室发下去……刚才你说那么多,难道你做错什么事情了?”
  班长顿时呆住,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原地僵住3秒钟后,“刷”地一下转身离开了办公室,攥紧了拳头,咬牙切齿地喊:“张晓航!”可是教室里早就没了他的人影,心中气到吐血,重重锤了几下张晓航的桌子才算解恨。
  同一天下午,王路明的书里面夹了一个粉色信封,柔和漂亮,一看就是女生的,王路明在班里属于班草级的人物,时不时有女生悄悄写信给他,他心里得意不已,心想一定又是某某暗恋着他的女生。王路明打开信封,里面是淡粉的信笺,花体打印的英语赫然写着“Dear Luming”,再往下看结尾,更是让正在喝水的他几乎呛住,女神,是年级女神啊!一首英文情诗!女神就是有水平!女神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王路明立刻借了本英语词典,又百度又Google,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怎么没背单词!哆嗦了一个小时后总算阅读完毕,最后一句很重要的信息看明白了,就是想约他今天一起吃晚饭!
  晚饭时间,食堂前面,王路明头发喷了啫喱水,一身亮瞎眼的衣服,假装深沉地站在那里,引得来往过路女生纷纷回头。十几分钟后,年级女神从他面前飘然而过,却面无表情,好像没看见王路明一样!王路明瞠目结舌,在后面紧紧追了几步,转眼看见张晓航站在食堂门后笑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他忽然明白了什么,气得脸面通红,还好没有做出什么丢人的行为,要不然,张晓航你就死定了!
  还有一次,班上有一位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在期末结束之后,张晓航兴高采烈地跑到这位同学面前说,“哥们你学习优秀,一位好心人打算捐助你一直到大学毕业,这会那个人就在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叫你过去先领第一笔补助金!”那位同学信以为真去了老师那里。结果可想而知,那位同学回来之后默默地低着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双眼通红,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张晓航不知趣地跑到他的跟前又说:“哈哈,逗你玩呢,你真去老师办公室啦?”
  张晓航这么爱开玩笑,他人缘一定很好吧?他自己是不是因为捉弄了别人而感到很开心呢?恰恰相反,张晓航在班上并不是很受同学们欢迎,他常常因为开了一些过火的玩笑而让同学们真的生气并远离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并没有因此而觉得非常开心,有时候他试着说一些真心话,却变成了“狼来了”的效应,大家总以为他又在开玩笑,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也没有人认真对待他。
  因为开玩笑得罪了朋友,他成了同学们口中“巨不靠谱的张晓航”,张晓航也想改变这种状况,可有时候总是控制不住用开玩笑的方式与别人互动,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要怎样做才能适度开玩笑又不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呢?
  搞笑和耍贫嘴≠幽默感
  索菲亚罗兰曾说:“幽默感是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了幽默感,人们可以在一种非常融洽的气氛中彼此交流思想和看法。缺乏幽默感,生活就变得非常单调和枯燥。”幽默感是一种极具智慧的魅力,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搞笑和耍贫嘴不等于幽默”,没错,一个幽默的人,可不是简单地搞笑或者能耍几句贫嘴。
  开玩笑——幽默感的入门级
  开玩笑是表现幽默感的一种入门级方式,掌握了这个入门级,那你就可以有效融洽人际关系,给同学们留下良好的印象。爱开玩笑的同学大多性格外向、热情。但有的同学对于“适度”的做法却是有失偏颇的,会出现不分时间、不分场合随意开玩笑,并因此而影响人际关系质量的情况,在心理学中,我们将其称之为“过度玩笑”。
  用玩笑“攻击”人,真有动机吗?   除了性格因素以外,在心理学上,开“过度玩笑“有可能是有一定原因的,难道,用玩笑去“攻击”别人的人,潜意识里真的是有动机的吗?
  首先,有一些同学认为开玩笑可以在短时间内和别人打成一片。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出现“过度性”时,是有原因和动机的,要么是趋向某种东西,要么是回避某种东西,例如当一个人采用开玩笑的方式拉近与别人的距离时,事实上是因为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愿望没那么容易,所以不得不以开玩笑的方式与他人建立联结,这样的人表达了一种想与人建立联结的愿望和尝试,只是没有好的参考经验。周围每个同学的性格特点都不相同,相互之间的人际交往互动方式也不相同,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一视同仁地与其开玩笑,很可能会碰触到别人的痛点。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一些人嘲笑别人“水桶腰”,“聪明绝顶”之类的,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早年跟此类人交往互动时受到了挫折,虽然事情本身早已经遗忘了,但当遇到的人跟当年之人有神似或者形似的时候,内心隐藏的敌意就会自动寻找出口释放。实质上,这是把开玩笑当成了一种合法攻击别人的武器,合法地表达自己的不舒服,这样开玩笑的好处是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当对方不高兴气氛尴尬的时候可以随时开脱,但玩笑开多了,就会让自己没办法认真诚恳地面对人和事,会更加害怕直面现实和冲突,没有更好的人际互动解决方式。
  “过度玩笑”不开也罢
  总之,能够适度开玩笑的人,通常容易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谁都会喜欢轻松愉快的气氛,谁都会喜欢为他们带来欢笑和开心的人,但如果开玩笑过度了,就会变成一种触痛他人的攻击,另外也会因为周围的人习惯了这样一些人的开玩笑,造成很少有人去和他说点正经事,当他想和别人说点正经事的时候,别人也会以为他在开玩笑而一笑了之的局面,导致与他人人际距离更加遥远。所以说,这“过度玩笑“,不开也罢。
  贴心Tips:
  怎样才能成为一枚“开心果”而不是烂玩笑菜鸟?
  No 1. 自我觉察:比如事后好好回忆一下,究竟在什么时候,在哪一点上开始出现不对劲,出现这种局面之前,自己的内心有些什么想法,是一种什么样的内在力量推动了自己去做出这样一个举动呢?如果实在想不起来,也可以问问身边的同学朋友,自己哪里做得蹩脚了?
  No 2. 学习好的经验: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书籍,全方位地了解开玩笑这种人际互动方式的得失与具体操作,或者认真寻找一位人际方面较好的同学作为自己的榜样,观察他的一些言谈举止以及开玩笑时候的表情、场合、措辞等,反思自己是否也能在一些方面做出改变。
  No 3. 在开玩笑之后,补充自己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刚才我是在开玩笑,我真正的意思是……”,给自己一个补救的机会,如果出现大的失误,也一定要及时真诚地道歉。
  案例2:
  “我特别讨厌开玩笑——”
  超低笑点的“扑克脸”
  陈东东是班里出了名儿的“板正人士”、“老学究”、“严肃大叔”、“扑克脸”,几乎没有人看见他大声毫无顾忌地笑过,比褒姒还笑点低。
  高一的时候,新同桌为了相互熟悉,搞好关系,就前后左右地开玩笑起外号,其他同学都一笑而过,而当这位仁兄听到他的最新外号是“屌丝学叔”,顿时脸上风云变幻了,可是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又不好发作,只好用眼睛瞪了好久,新同桌还在四处晃荡时就觉得脑后生凉意,一转头间,只见东东同学雷电霹雳一般怨恨的眼神,身上一哆嗦吓得够呛,“哈哈哈”的笑声还没延续完就把后半截话活活吞到肚子里去了。
  愚人节是陈东东最讨厌的节日,好多同学都会没头没脑地开玩笑逗人玩。“东东,你不能再这么苦瓜一样学习了,你看你的头发都掉了,马上就绝顶了……”“东东,今年你获得了年级炫酷扑克脸高富帅第一名!”“东东,老师找你,有神秘事件发生……”“东东,告诉你个重大好消息,上次的周测验你考了第一名!等会上课老师就要表扬你了。”“东东,这个是旁边班女生让我给你的信。我没打开过哦!”在各种纷繁的信息冲击下,东东同学虽然严加防范、小心谨慎,但偶尔还是要躺着中枪坐着中标的。最严重的事情真还不是中标,而是中标之后,东东同学的反应。
  一记左勾拳之后,“滚远点,别像个苍蝇一样围着我乱说话,走开!”扑克脸火山爆发的那一瞬间是相当狰狞恐怖的。开玩笑的同学也很生气,一场玩笑就这样演变成了一场战争,在周围同学们的大力阻拦之下,总算没有导致严重冲突事件,然而在同学们的心中,却有着一种微妙而细长的嫌隙开始慢慢滋长……
  “不要再和他说话了,这个人很小心眼的。” “离他远一点,他和咱们不是一道人。”……东东开始慢慢察觉到,同学们不再像高一刚来的时候那样对他热情了,很多同学都是很客气地和他说话。陈东东知道,这些客气、礼貌的背后,是能够感觉到的真正的冷漠和疏离。
  陈东东其实并不想造成这种局面,但是每一个玩笑他都感觉像是对他的冷嘲热讽和攻击,他是有点头发少,但这不应该成为同学们取笑他的话柄;他是长得成熟些,但也不至于被叫“学叔”,他心里很难受,对这些讽刺他外表的话也很敏感,他真心讨厌同学们总是针对他、取笑他。
  陈东东在心中也很羡慕那种在同学之中如鱼得水,谈笑风生的人,他也试着偶尔在说话的时候绞尽脑汁地讲个笑话开个玩笑,甚至私下偷偷学着背了好多个,然而说出口的话,总显得那么白水无味,乌鸦飞过,一片冷场。
  案例分析:
  老舍说“人的才能不一样,有的人会幽默,有的人不会,不会幽默的人最好不必勉强。”人的性格是千差万别的,有开朗大方、活泼好动的,也有沉静如水、内向克己的。案例中的陈东东在气质类型方面,可能偏向于黏液质和抑郁质,也就是较为内向、不苟言笑,且具有较强敏感性。气质类型并没有好坏之分,所以这种类型的同学并无需为自己而感到烦恼或者试图让自己变成别人的样子。我们能够做的,应该是了解自己的这种气质特征并接纳自己。
  另外,陈东东总认为和他开玩笑就是在攻击取笑他。这种认知的产生在精神分析的领域中,可以理解为一种深层次的防御意识,这是因为陈东东对周围环境与人事的安全感较低,不能够完全信任他人,而对于外界的话语,尤其是关乎自己的,会下意识地做出心理防御,从而产生过激的反应。
  贴心Tips:
  如何甩掉“扑克脸”?
  No 1. 如果你确实没有什么天赋去开玩笑,那么你可以倾听其他同学的说笑,如果你没有办法很好地回答和接话,那么你可以以微笑和点头等肢体语言来表示你对他们的关注和认可。
  No 2. 尝试建立一种适合于自己的“幽默方式”:比如肢体动作的幽默,冷笑话,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以及合适的场合中,观察别人对自己言谈的反应情况,然后建立他人反应好的、自己又觉得舒适自如的特色人际互动方式。
  No 3. 你是不是总认为当别人拿你的一些小缺点开玩笑的时候就是故意、恶意地在攻击你呢?周围的同学或许只是一时开心或者相互间的胡闹而已,你洞察了这种动机之后还要对他们火冒三丈吗?
其他文献
8年前,我站在水磨地板上惴惴不安地等着她审我的稿子。她看得很慢很慢,我从左脚换到右脚,又从右脚换到左脚,眼光从她的脸上转到稿子上,又从稿子转到她的脸上,嗯,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有那个塌塌的小巧的鼻子因为主人感冒的缘故会不时不情不愿地翕动两下。之后,我的眼光又落在了桌上层层叠叠的后面露出大半个身子的猫咪摆件上,它也有一个圆乎乎的鼻子,我饶有兴味地观察了半天它们的相似之处。后来,我垂头丧气地抱着所有被毙
期刊
媒体以前对我的报道很多,主要是有关创业的经历,2005年百度上市后我刻意地躲避媒体,虽然我不怕媒体,但是我也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因为我觉得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对外宣传这个公司是什么样子,也不是做资本运作、靠花言巧语跟投资者做沟通,而是把这个公司经营好,公司长远发展有后劲,才能获得投资者的信任。  生逢其时,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我记得八十年代我第一次喝到可口可乐,一喝怎么跟中药似的,但
期刊
说到大学里的艺术类专业,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美术、音乐、舞蹈、表演……这里面还包含了很多五花八门的有趣课程,让你向往,或者至少是好奇。  也许你早就梦想着成为一名艺术家了,也许你是个爱艺术也爱生活的普通人;在这个艺考前最紧张的“暗黑时期”,或许你正在接受着紧张的艺考培训,或许你正在努力啃书本,艺考跟你压根儿没关系,再或许,你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艺术兴趣小组。但无论艺术在你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每个
期刊
石头是最谦逊不过的了,不是默默躺在潺潺的流水中,就是以高山的姿态站立在空旷的原野中,或者化身街边沉思的雕塑、酒店大厅明亮如镜的大理石地板,再或是古玩店橱窗里的一块通透的玉……  资深宅女、生性懒散、慢半拍,我常常企图撕掉这三个贴在自己身上的致命标签,周末一大早,梳个最爱的丸子头,异常积极地约闺蜜打球,但还是被一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毫不留情地打回了原形。还好,在我为数不多的兴趣爱好之中,收藏冰冷
期刊
风雨雷电、枪炮爆破……这些影视剧中震撼人心的音效,其实都是人工后期制造的。要做出好的音效,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深造,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特效声音专业,就是拟音学习的最高殿堂。  小时候玩“打仗”游戏时,都是用嘴来摸仿发出开枪声,总结起来,三个字就能实现——不系扣,念快一点,“不系扣、不系扣……”很形象吧?不过,这跟大片里那些震撼的特效声音相比,真是弱爆了。专业的特效声音可不只是用嘴和道具来模拟,更需
期刊
小到家里一个角落的装饰,大到一个村镇的门面,都是景观设计专业要学的东西。学生们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会变成“杂家”,用一句话来形容非常合适:“什么都懂一点儿,生活更多彩一些。”  当木匠,做手工  景观设计是个艺术类专业,素描、色彩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个专业要让学生具备足够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把自己的设计变成现实。有一门好玩的课程叫“综合材料设计与制作”,日常能接触到的各种材料的知识,课上都会详细介绍。
期刊
我到台北正好满十五年,其间大搬家十五回,局部搬迁二十多次,在一个地方居住最长也不超过四年。搬来搬去,还是没离开台北这个小脸盆,像一只骚动的小鸟进行它的短途流浪。  不挑剔地说,我颇喜爱台北,但严格地审视,我到现在还在努力适应台北。  如果有人像我一般,在生命最活泼的前十五年生长在与世无争的平原乡村,听懂天空与自然的交谈、窥视山峦与云雾的幽会、熟悉稻田与土地的缱绻……那么,没有理由在往后岁月寻求另一
期刊
世界日新月异,偏偏有人醉心于古代书画。中央美术学院就有这么一个专业,专门学习如何保护与修复古书画。这个专业学习的内容十分精彩,还能体会到对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学生不仅要掌握历史知识,具备绘画和动手能力,甚至还要懂物理化学。  近年来,传统文化保护事业越来越系统化,各大高校也出现了不少相关专业与学科。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文化遗产学系,就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艺术类文化遗产的科系,号称“最古老的事业,最
期刊
那年,我高二。一天和舍友去学校门口的书店借书,我先选了一本《高考古诗文赏析》,然后坐在门口的小方凳上等舍友。百无聊赖中,我发现了脚边的一群蚂蚁。  毫无疑问,那是我人生中一次意义重大的发现。  大约有几十只,围着指甲大小的一块面包,爬上爬下,忙碌不堪,一会儿推着面包一点点挪动,一会儿又让它翻个跟头,但每次面包挪动的方向都不一样,所以搞来搞去,它们基本都在方圆一厘米的地方打转。  我不知道蚂蚁们是怎
期刊
太阳系草莓救星  踩着一地阳光往教室走时,米米心情差,像随时可能走火的炸药。  进教室时,米米一眼看到自己那件小印花夹克被吊在黑板的正上方,炸药“砰”地就炸了。  米米的目光像一道寒光凛凛的剑,扫了一遍教室里的芸芸众生,声音撕云裂帛地问:“谁干的?”  没有英雄站出来承认那是他的“杰作”。米米气哼哼地在讲台前立成了稻草人,目光由最初的愤怒变成了一窝热气腾腾的沸水。  大家都被米米凶神恶煞的样子吓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