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此在”的一种“反话语”

来源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与"话语"同在的同时,又不能不与"诗"同在.维特根斯坦提出了与"话语"同在时不能不思考起的哲学问题,以汉字为例可以使我们加深这一思考;海德格尔提出了与"诗"同在时不能不思考起的哲学问题,以中国古诗为例能不能加深这一思考呢?
其他文献
"90后"高中生具有独特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是社会、学校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90后"高中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对高中阶段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以使班主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诗界的革命取消了传统诗歌样式的合法性,白话新诗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诗歌。"五四"白话倡导者"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与拒绝传统的偏激,使其"发难者"的理论倡导与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