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爱,请别伤害

来源 :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chen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期间,爸爸带我去看马戏。进去之后,我挑了一个离舞台最近的座位坐下,等待演出开始。环顾四周,我的目光锁定在即将上场的动物身上,狮子、老虎、体格庞大的黑熊等,此刻都乖乖地蜷缩在铁笼里,没有了凶猛的兽性。
  “大家新年好,首先上场的是我们马戏团的明星猛虎多多。”一个满脸横肉、脖子上戴着粗粗的金项链的中年男人大声喊道。伴随着一段劲爆的音乐,猛虎多多上场了,它精神颓靡,身上的斑纹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庞大的身躯瘦骨嶙峋,肚皮耷拉着。随着驯兽员的口令,猛虎多多来到了舞台的聚光灯下。我看得愈发清晰了,它的尾部有一大块被灼伤的疤痕,身上的毛稀稀疏疏。当驯兽员拿着电棍靠近多多时,它打了一个激灵,继而听话地爬上了由钢板拼成的高而陡的滑梯。因滑梯太滑它一次次滑下来,驯兽员手拿电棍在下面不断吆喝着,它只得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它的每一次失败都引来观众一阵哄笑,我却笑不出来。有谁能读懂它内心的无奈?有谁能明白它作为森林之王野性荡然无存的悲哀?又有谁能体会到它内心的痛苦?



  接下来,一个个动物陆续上场——黑熊跳舞、狮子滚球、马钻火圈……动物们的精彩表演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但我只看到了黑熊的嘴巴被铁链子穿着的痛苦,马的眼睛被蒙着的无奈,狮子的尾巴只剩短短一截的悲惨。
  走出马戏团,我不禁陷入沉思:作为人类,我们为了一己之私而无情地伤害动物朋友,这样真的好吗?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曾经在报刊上多次看到人类伤害动物的报道——被称为“藏羚羊天堂”的可可西里,僅五年的时间就成了藏羚羊的“地狱”,每年都有偷猎者来此捕猎大批藏羚羊以换取大把的金钱。目前,藏羚羊的数量只剩原来的十分之一。有一个大学生把硫酸泼在熊猫身上,只为证明自己一时奇怪的想法;人们为了享用美味的鱼翅导致无数条鲨鱼命丧黄泉……
  人类的确是地球上最智慧的生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肆意妄为,伤害野生动物。万物皆有灵,众生皆有命。请心存善念,爱护动物。你可以不爱,但请别伤害!
  (指导老师 任锐锋)
  简 评
  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引发你很多思考,你深有感触,有些感慨想要抒发,有些看法想要发表,把这些写出来,就是“生活感悟”类文章。这种类型的文章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方式:需要记叙,把这种现象呈现出来;需要抒情,这种现象触动了你什么样的情感;需要思考并议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怎么解决相关的问题……把你思考的结果条分缕析,展现在文章里。这篇文章的作者看到马戏团里的动物被玩弄甚至被虐待,失去动物本应具有的生气、野性,深感悲哀,对动物们深表同情,并联想到人类残害动物的其他事件,对这种行为表示愤慨,义正词严地发出自己的呼吁:万物皆有灵,众生皆有命。(对于动物)可以不爱,请别伤害!
  (许妍老师)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忠诚奉献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中国许多企业的情况表明,企业员工忠诚度下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员工忠诚度下降,不但使企业损失了利润,同
“喔喔喔——”一声响亮的鸡啼,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村庄的一天开始了.rn一缕缕阳光洒在田野里,山腰云雾缭绕,山坡上的树林像披着纱巾的少女.碧绿的树林,青翠的田野,汩汩流淌的
期刊
患者男 ,46 岁 . 5 d 前大量饮酒后出现肛周红肿疼痛 ,自行予马应龙麝香痔疮栓 、肤痔清软膏外用 ,头孢类抗生素口服 ,症状无任何好转 ,反而逐渐加重 . 遂至当地医院就诊 ,诊
期刊
清明节刚过,华中地区的春天已经过得差不多了。而我的家乡,那个遥远的西北城市,还迷迷糊糊地躺在冬天的尾巴上打着哈欠呢!积雪在懒懒的阳光中慢慢消融,土层也开始泛着灰褐色。生命就潜伏在这最后一点肃杀里了。  有六七年没有看过家乡的春天,求学离家后总是很难抽出时间在这个季节回去一趟。可这春风,不管是华中的,还是哪里的,迎面吹过来时,我的心就完全跑出去,翻过一二级阶梯分界处的高大山脉,沿着河谷一路向西奔去,
期刊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理论的演进指出,每个海外子公司都具有自身的特质,把其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具有合理性,并认为子公司是独立的绩效中心,是能力和资源的集合体,因此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绩效具有科学性。在对海外子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时,若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利润创造单位,用市场和结果控制来衡量海外子公司的绩效水平,显然是不合理的,也不利于跨国公司整体的发展。各个子公司处于不同的环境,需要适应东道国的政策、
为适应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指导各地结核病信息系统改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基本思路,顶层设计制定了结核病监测基本数据集.作者主要
漫步在古巷之中,四周是砖瓦砌成的老房子。走着走着,一股浓郁的米香缓缓钻入鼻腔,这是记忆中的味道。不出所料,顺着香气,我在巷子深处找到了那间熟悉的布拉肠小店。  小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每次都会点上几碟肠粉,细细品尝,享受与家人共处的美好时光,后来来得越来越少,不禁有些想念那记忆中的味道。我加快脚步,走进小店。店里的陈设仍是很简单,几张陈旧的竹椅和木桌整齐地摆放着,桌上摆着吃肠粉必不可少的酱油。店里客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