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口油田注水难原因及增注措施选择

来源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ykxc1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油田油层本身的地质因素,如孔隙喉道小、地层温度高、黏土含量少以及注入水水质条件的限制,逐渐形成了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量小等弊病,分析了注入水的水质及在油层部位形成CaCO3与堵塞物的情况。在50-3井中采取高能气体压裂与PCT复合处理措施,总结了各种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高能气体在注水层部位形成多条径向裂孔等能更好地沟通水井与地层的联系,如:PCT处理液把油层的黏土缩膨、扩大空隙度和渗透率,在生产中均为有效。
其他文献
探讨了求一类满足边界平坦性条件的有界域内小黏性气体微振动的单特征值的更高阶摄动解。用边界层展开法,匹配特征值所满足的内场和外场微分方程,得到特征值的二阶摄动解,并为解
利用测井资料对辽河油田滩海区十几口油井主要储层进行了精细评价及匹配、拟合和提取参数,并建立了该区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及储层质量评价的解释标准、权系数和指标.岩性
论述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油井流入动态分析的方法:将油井视为一个黑箱非线性动态系统,不需要建立描述油井动态的复杂数学模型,只要对其动态系统的输入/输出进行网络训
研究了1-苯基-3-甲基-4-乙酰基吡唑酮-5(PMAP或HA)与1,10菲绕啉(Phen或B)对La3+,Sm3+,Er3+的协同萃取行为.用斜率法测定协萃合物的组成为REA3*B,测定HA对La3+,Sm3+,Er3+的p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