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艺术形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1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就是一门艺术,教师就是这门艺术的传播者。每一堂课的过程都是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然后到最后的教学评价,就像是一件艺术品的精雕细刻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更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从让音乐传扬诗词教学的魅力、用图画丰富语文教学的色彩、用故事激起语文课堂的浪花三个方面分享了语文课堂的艺术浇灌形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形式;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丰厚的文化韵味,不论是优美的词句、朗朗上口的古诗、感人肺腑的亲情故事、精彩万分的童话故事都展现出来小学语文的美感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把课本中的知识强压式地灌输给学生,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就像是在接受一份命令和任务,毫无条件地接受,则学生对于学习一点惊喜感都没有。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教学看作是一件非常细腻的工作,不论是在形式上、情感上,还是在教学艺术上都能够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使学生通过语文教学能够真正的爱上语文,喜欢学习语文。教师作为教学艺术的传播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一、以音乐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魅力
  在小学大部分学生都是十分喜欢上音乐课的,音乐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学生感到愉悦而轻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音乐带入语文课堂,通过音乐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在语文课上长时间保持一个频率讲课,或者采用固定的教学形式上课,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倦的心理,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而此时音乐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营造了浓浓的语文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课文的朗诵中加入轻柔的背景音乐,使学生的情感很快进入文章当中,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并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还可以播放一首和课文相关的歌曲,创设一个浓厚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赠汪伦》这首古诗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朗诵这首诗,并在朗诵中体会诗中的情境,教师通过播放背景音乐朗诵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从中感悟浓浓的惜别之情。音乐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材料,不仅展现了诗词的魅力,而且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具有浓浓的文化气息。
  二、用图画模式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色彩
  音乐可以丰富小学语文的课堂魅力,利用图画模式也是语文教学中的艺术教学形式。一个优质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画面感的课堂,透过语文的文字,学生可以看到另外一个精彩的世界。不论是真实的画面,还是虚拟的情境教学画面,都使语文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语文不是黑白的,而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对有画面感的事物有着很大的好奇心,用图画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色彩。
  例如,在《火烧云》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谈话导入“同学们,天边的火烧云上来啦!大家一定很想看火烧云吧!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着同学们一起去欣赏火烧云,看看火烧云都是什么样子的”。然后用多媒体播放几张火烧云的图片,问学生好看吗?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下你看到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眼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当中。在学习完这一课后,火烧云的美深深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时可以把自己看到的火烧云画到纸上来,比一比谁画的火烧云最漂亮。图片和绘图使学生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为语文教学艺术涂上了丰富的色彩。
  三、用故事方式激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浪花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多创设一些故事教学情境,使学生透过故事身临其境,激起语文课堂的浪花。在用故事导入课堂时,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使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能机械式、毫无感情地讲一个故事,这样是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的,也激不起语文课堂的浪花。那么要如何在故事中输入艺术教学呢?首先是故事的贴切性,即与课文内容要符合;其次是能够和学生产生共鸣。
  例如,在《哪吒闹海》的教学中,在新课导入时,教师首先问学生喜不喜欢看小哪吒的动画片呢?还记得哪吒闹海的故事情节吗?然后教师用故事的形式把哪吒闹海的前篇给学生讲出来“哪吒为什么要闹东海呢?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都不敢下海捕鱼。这对龙王父子真是一对讨厌鬼呢!哪吒简直就是正义的使者……”故事导入把学生引入到了课文中,使学生身临其境。
  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修养,如多看书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学习幽默的教学语言;学习别人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等。愿我们能够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传播者,把语文课堂雕琢成一朵精美的花朵。
  参考文献:
  高娇娇.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吸引力[J].神州,2017(27).
  作者简介:崔芳玲,女,大专幼儿教育,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教师,1990年8月參加工作,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学科。
  编辑 冯志强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对话是一种互动式、开放式的具有双主体的活动,主体之间进行互动、参与,共同建构对话体系。对话的氛围需要愉悦的宽松氛围、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以及双主体之间建立起来的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宽容。具有意义生成性的对话,前提条件就是理解至上,理解是对话的起点和归宿,只有理解才能够打开双主体的心门与视野,使得双主体获得发展和共赢。双主体之间有价值的对话必须是敞开精神世界,是数学智慧和情感的相互接纳和交
关键词:小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资源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多种教育载体共同发挥作用,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力求改变当前小學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枯燥、方法单一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课程为载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课程教学在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英语教学逐渐引起了关注。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过度关注基础知识的讲述,但是由于这一阶段学生的天性比较活泼,所以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这样也就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微课视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微课;实践运用  微课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興梦,不仅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加强,教育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应该更加重视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为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几何图形;转化思想;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尤其在小学数学
摘 要: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则是孩子玩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参与游戏的时候,孩子的兴趣非常浓厚,注意力特别集中。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将游戏恰如其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借此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引领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相关知识。基于此,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论述教师紧扣教材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方法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就高年级作文教学提出以下目标: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这个看似简单的作文写作目标,对很多的孩子来说却堪比登天。  关键词:小学;小练笔;作文教学  每到习作,学生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为写作竭尽全力,再看习作内容,空话、套话、假话,作文失去了纪实和表达真情实感的基本要求。追根溯源,问题很多,主要是学生没有留心生活,没有细致观察,没有搜
摘 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表达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教师也积极迎合新课改要求,主动应用先进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相关人员可以借鉴和采纳。  關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合作学习是当前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通
摘 要:声乐顾名思义,就是人声的音乐,是一种艺术化人声歌唱,主要通过音乐手段与表现形式的结合为人声歌唱注入艺术生命的一种活动,让其具有艺术性与审美性。所以,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同时更是一门科学,是传递快乐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快乐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快乐的教学方式,基于此,内容将针对其在少儿声乐训练的作用以及运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技能学习;多元发展;快乐教学法;少儿声乐训练  少儿时期是孩子一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的实效性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更为凸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学好教材,超越教材,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观念,要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找趣点;定起点;架支点;寻拓点;秉“学”促积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开放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努力的目标。下面就如何有效使用教材
摘 要:传统数学教学过于重视对逻辑思维的训练,忽略了数学学科发展的根本是数学思想。对学生而言,除了掌握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之外,还应对数学基本思想有所感悟,以便在后续的学习成长中运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导引为切入点,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在问题研究中感悟数学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研究;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