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对接的吲哚-2-酮类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ing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吲哚-2-酮类化合物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结合方式,构建具有良好预测能力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方法 通过Surflex-Dock方法研究吲哚-2-酮类化合物与PTP1B的结合模式,基于分子对接构建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模型,采用CoMFA和CoMSIA进行3D-QSAR研究.结果 与结论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吲哚-2-酮类化合物可以与靶酶的第二结合位点很好地结合.构建的CoMFA模型与Co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分别为0.616和0.537.该类化合物可与PTP1B酶很好的结合,建立的CoMFA和CoMSIA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为该类化合物进一步设计成新的候选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铬暴露男性精液质量、精浆微量元素及精浆生化水平,分析铬暴露对男性生殖的影响.方法 纳入86例研究对象,其中暴露组42例,对照组44例.通过手淫法获取精液,应用CASA系
目的 依据丁苯那嗪的合成路线及结构特征,合成丁苯那嗪的有关物质并进行结构确证,提高对丁苯那嗪的质量控制.方法 以5-甲基-2-己酮为起始物料,经曼尼希反应合成1-(二甲基氨基
目的 探讨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发生院内感染的预防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9年的发生的所有院内感染情况收集并分析,查找影响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
目的 比较体外成熟(IVM)和IVF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IVM(235)和IVF(420)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实验室和临床结局.结果 IVM组周期移植率为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