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ang89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作为教育部21世纪初高教改革项目“文科(专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教学改革实践”课题的组成部分,建立在对文革后20年(1977~1997)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古典文献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调查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整理分析,综观20年来以中文系为代表的基础性文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利与弊、成绩与不足,并在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探求中文系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教学模式,为中文系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未来发展出谋献策。
其他文献
听评书,能丰富中学生的课外生活,开阔眼界,增长智慧,普及文化知识,充实语言宝库,感受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体会母语超强表现力,从而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这种办法轻松自然,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在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抄袭套用成风、作文举足不前的今天,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我们同学一写作文,要么慈母灯下陪读;要么就是写同学之间那些鸡毛蒜皮的事;要么写学习苦累,试卷多压力大,成绩退步不服输……写那些已经被咀嚼多少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对培养学生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从五个方面提出拙见:即提问有针对性,抓重难点;提问有启发性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中,古代诗词鉴赏是一个必考考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要求的:“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古代诗歌属于文学作品,诗歌鉴赏考题必然涉及到“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方面的内容。  培养提高学生古
优美的诗歌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精炼优美的语言,生动多彩的形象,都有着特殊的美育功能,因此上好古典诗歌欣赏课,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根据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对语文课进行改革,但是,在教学时,绝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串讲方式和串讲加背诵的教学方式,极少采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历来是令诸多考生头疼不已的难题。然而传统的高考诗歌鉴赏的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似乎年代一久远,就远隔千山万水,于己无关。这时再谈什么方法技
以议论为诗在初盛唐不同题材的诗歌中广泛存在。唐诗中的议论往往与其他表现形式相结合,并直接以议论为抒情的手段,其表现手法灵活而自然,在议论诗的发展中应引起重视。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我收获很多的快乐,它们积淀成为颗颗记忆的明珠。这是我接近十年的工作生涯中的点滴幸福。现记录一次与学生同题写作的乐趣。  这次的作文题目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西方某个国家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