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受教育的重要阶段,该阶段学生德育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身心发展。在新时期下,小学班主任必须要了解小学德育的重要意义,而且采取适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将来的发展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以小学德育工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而且提出了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途径
  小学阶段是树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黄金阶段,该阶段对学生将来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不能只是重视学生考试成绩,还必须要高度重视小学德育工作的积极开展,将德育工作当作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1.教育功利化
  现阶段,教育功利化是小学德育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没有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例如,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人品较差,不管什么事都必须要做到最好,都不会让自己吃亏,也不会谦让别人,与班级其他同学容易引起冲突,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同学只是不小心碰到当时正在学习的他,造成其学习思路受到影响。但是经过调查得知,其实该学生是独生女,受到家长的溺爱,所以就会形成一种自私的性格。并且家长仅仅重视孩子考试分数,只要考试分数不高,家人就会十分紧张,但家人不会重视孩子和其他学社发生的矛盾。因此,要想改善该情况,教师和家长需要加强交流,使家长能够了解到培养孩子积极向上思想道德的必要性。
  2.德育方法缺乏多元化
  当前,我国很多小学的德育工作只是指思想品德课或学校偶尔组织的德育大会。这些缺乏多元化的德育工作很难使学生恒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涵有充分的认识。即便有些学校召开德育大会,其也侧重于宣传“社会主义接班人”等等空泛的目标,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就无法引导学生成为思想人格全面的人。并且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过程中,很多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都很少交流,正是由于交流不够而导致很多家长都不能充分认识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家长没有强烈的热情主要参与到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工作中,进而难以获取显著的德育工作成效。
  二、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
  长期以来,德育工作都反复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但是事实上以人为本,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情况,掌握学生的内心想法,有针对性开展相应的品德教育,在此前提下才可以大大提高德育工作效果。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所以必须要耐心引导学生。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准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积极向上的品德。通常,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品德教育存在密切的联系,班主任在平时德育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找到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掌握其心理想法,结合实际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比如,学生相互之间出现冲突,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只是依赖自己的想法对学生做出判断,尽可能做到公平,以免学生心里有想法,感觉委屈。
  2.加强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新课改中重视有效教育,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要想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应当与每个学生都建立良好的交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生活,掌握所有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性格,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题。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沟通,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不断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小学班主任在日常德育工作过程中,必须要用自己的一颗真心感动每个学生,在沟通中塑造良好的形象,使学生愿意主动亲近教师。只要班主任发现学生存在不正常的情况,必须要立即和该学生交流,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或者学习中遇到重大的挫折,教师应当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将该问题迅速准确的解决,给学生足够的关系。如果学生缺乏自信,教师必须要经常鼓励该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3.建立宽松的班级教育环境
  一般来说,班级教育环境直接关乎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如果班级教育环境是宽松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反之,就会阻碍学生发展。因此,确保德育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建立宽松的班级教育环境。鼓励学生自己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相关的規章体制,加强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管理中,严格遵循各项班级规章体制。同时,小学班主任必须要结合各个学生的优势,通过公开选举的形式,由班级每个学生自己投票选取出班长、宣传委员以及各个学科课代表等等,而且主动管理好班级。此外,班主任必须要定期开展班会,利用多元化形式的主体班会,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在无形中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而且及时纠正,这样也可以大大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要在德育工作中有效实施激励方法,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比如,心理状况、年龄以及个性特征等等,不管是对学习成绩好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都必须要公平对待,不能优先对待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否则容易导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很大的心理落差,降低学习效率,只有通过这样才可以增加学生自信心,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此确保小学德育工作效果是相当明显的,进而促进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秀兰.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教书育人,2018(07):63.
  [2]刘斐.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微[J].教育观察,2017(22):47 49.
  [3]刘娜辉.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185.
  [4]徐永刚,王艳艳.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72.
其他文献
【摘要】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又对文章进行着重要的补充和诠释。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图文并茂,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图画。教师应认真研读插图,将插图作为备课的一部分,找准插图的呈现时机,合理利用插图,在教学中拉近学生、插图和文本的距离,充分发挥插图的功效,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关
【摘要】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 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田忌赛马》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为例,深入践行与探析: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提升“数学”综合育人能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跨学科;有机整合;综合育人;践行探析  如何利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大多数教师对优秀的学生比较关注,对学习兴趣不高的后进生或者是不起眼的学生就缺乏关怀。其实教师应该多关注后进生,应充分利用在校的时机,多关注他们的动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他们良好的的性情和习惯,并激发他们对各学科学习的兴趣,及时对他们进行帮扶、指导。笔者认为,在美术学科中完全可以善用“美”培养后进生,运用美术教育的优势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发展,开发潜能,直至转化
“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高新技术中级考证通过啦……”暑假笔者接到学生小洪的电话,语气中流露出对老师真诚的感激之情和对母校深深的眷念。作为一名班主任,还有什么比听到学生成功的消息更让人兴奋呢?  记得去年,笔者接任了一个班,这个班有个十分顽皮、好动,经常惹是生非的男孩小洪。他不爱学习,放学后经常打电子游戏,实在憋不住了,就撒谎请假,甚至爬围墙逃课等。他渐渐地和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的人混在一起,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学生的喜怒哀乐都得到重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关注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要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勇于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一、找出问题,有的放矢  一直
【摘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语感的发生有时几乎与视觉、听觉同步,但总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所抒发的感情是复杂微妙、曲折含蓄的。学生由独有的词的组合,追溯内在联系,发觉潜藏的信息,体味表达的意象,在心理描摹出其形色状态,领悟其意境情感,如睹形色、如闻声音、如知味滋,窥见其妙,真正走进诗歌的境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即是其中之一,其涵义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文言文是传承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高中学
记得叶圣陶老先生的教学箴言里有这么一句: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他的教学观念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和培养阅读文本能力。笔者曾思考过“语文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在阅读中做什么?”“阅读教学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类似的问题。“打开思路,豁然开朗”,通过学习,笔者得到了一个深刻的启示: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是其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小学数学对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其脑部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完成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
一、成立背景  中山市菊城小学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一直以来都是当地一所深受百姓信赖并积极鼓励孩子报读的民办学校。而学校最好的口碑,就是有多少个学生考上了中山市的重点中学。那时候还是奥数之风盛行,考试成绩第一的局面。但这并不符合真正的教育规律,也不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身在困局中并且有着教育情怀的我们也在努力寻求着改变。  我们寻求改变的核心目标是:怎样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又不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