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呈现生命的绿色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数学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是许多教师极为关心的一件事情,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之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他们的考试成绩,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的思维能力,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及发展。为此,笔者尝试构建生态数学课堂,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生态课堂的认识,分析做好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环境;开发实践
  所谓的生态课堂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其主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在教学中生态课堂的构建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该如何构建生态课堂呢?下面,我将对其进行详细论述。
  一、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
  师生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在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构建生态课堂,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实际上是处在一个不平等的位置的,许多教师在教学知识的时候,习惯于以自己为尊,认为小学生的年纪小,知识积累有限,想法简单幼稚,因此必须要服从教师的安排,这种教学思维也使得课堂教学的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始终处在一个较为被动的状态,部分学生对教师又“敬”又“怕”,在学习时难以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诉求,这种课堂教学环境,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生态课堂的构建,强调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教学知识的时候,要学会尊重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如针对有些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知识的真实原因,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包容的心态,尊重学生成绩、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向教师敞开心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有所提升,数学教学也能够更好的开展。
  二、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流程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难以找到两节完全一模一样的数学课,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学生知识获取的多少也是不同的。而在教学中,笔者认为能够展现生态课堂魅力,体现教师能力的关键就在于教学的生成,即学生所获取知识的多少。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他们在学习知识时,求知欲往往比较旺盛,好奇心比较中。因此,在教学生成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和内容等也应当是多变的,要尽可能从多个方向着手,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完一节新知识,进行提问时,许多教师担心学生还没有完全的掌握新知识,因此,提问内容和书本上一致, 依样画葫芦,这种问题没有“坡度”,很难真正的发散学生思维,锻炼他们的能力。
  三、公平多元的综合评价
  教学评价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具有指导、激励和教育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评价的作用效果表现尤其明显。比如说,笔者所在的班级里有一名男孩子比较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在课堂上该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听教师讲课,在课堂上喜欢开小差,调皮捣蛋。某一次该学生甚至在我的衣服上贴了一块骂人的纸条。对于该生的行为,我并没有马上在课堂上发火,而是在课下单独与他进行交流,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夸奖了他的聪明,同时也指出了他的缺点,后来,该学生终于慢慢的改掉了自己在学习上的缺点。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评价的重要性,对于一名合格的教师来说,掌握一定的评价方法和技巧,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在开展教学评价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评价首先要公平,其次,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开展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四、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教学知识的时候,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层出不穷。在教学知识的时候,如果在众多的资源中选取有用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构建生态课堂,发展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要做好这部分工作,首先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其次则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来进行资源整合。
  总之,生态课堂的构建并非易事,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主体,促进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构建生态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圻慧.让数学课堂“活”起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8).
  [2]梁志.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5).
  作者簡介:范金进,1970年10月,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腾飞小学教师, 大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腾飞小学366300)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在教学圆锥曲线时,可以把双曲线与椭圆类比理解记忆。从第一定义出发,椭圆和双曲线都强调的是到两定点距离(椭圆:和;双曲线:差的绝对值)为定值的问题,而抛物线则涉及的是一定点与一条直线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明白圆锥曲线定义的几何条件,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圆锥曲线的定义。本文通过具体实例与大家共同交流“在圆锥曲线中回归定义解题”的体会与感悟。  关键词:圆锥曲线;定义解题;体会 
摘要: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性,也要尊重文本的“个体性”,强化文本细节的捕捉,用心聆听文本的细节价值,紧扣文本对话,才能真正体悟作者的情思。  关键词:对话;文本;价值;细节;情感  战争对于高中生而言,更多的认识是处在概念上,理性层面上的。而要学的东西自然就成为感性的填补,让原本的理性认识换化为具体的情感体验,最终再从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中升华为新一层的理性认识。  一、如何去渲染文章所传达出来的情
2017年的高考已顺利落下帷幕,仔细研究今年的高考试题,让人很是欣慰,因为今年的高考试题在求稳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创新和变化,下面就本人的一点体会和感悟和各位同仁分享。  一、试题结构  1、今年任然采用7 3 1模式,七道选择题、三道必做简答题和一道选做题,其中一卷42分,二卷58分。  2、试题变化,今年化学试题的最大变化是后面的选做题,由以往的三选一变为二选一,删除了《化学与技术》这个选修模块的
摘要:作为校长,我显然还是一名“新兵”。但就是这短短数年的校长工作却使我感悟颇深,尤其是在参加了全国高中校长研修培训后,更是受益匪浅。现将工作中的感悟结合培训的体会做一总结,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如有不周之处,还望不吝指教。  关键词:校长;课堂教学改革;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111  山西省侯马市502学校是全市唯一一所
摘要:农村初中学生在校外学习的情况,一直是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许多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和没有得到教师、家长正确的指导,校外学习的状况不容乐观。为了提高学生校外学习的有效性,改变学生旧有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式,密切通过学校和教师、家长、社区各界、学生四方面,构建统一有机的学生校外学习指导监督体系,搭建学生学习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农村初
摘要:我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发展到如今已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广大国民无不为这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感到自豪。语文学科是我们深入学习母语的学科,同样也是中国文化展现的学科,而国学这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对于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民族精神至关重要。本文就国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难点入手,重点阐述国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方法。  关键词:国学;初中语文;渗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是理科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很多生活中的现象都可以用课堂上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可以生活化教学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应用探究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只局限在课堂上,学生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也不能很好的应用到生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随着小学语文课改的深入,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应该发生变化,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好语文。语文的素质是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交际性,人文性,生活性。那语文的素养又是什么呢?无论书上的“文学语言”,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一定要继续做好朗读方面的专门培养,将其与高中语文其他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就理念和方法上而言,要避免学生的朗读流于形式,老师必须做好示范;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做真正的朗读者;还要创设情景,丰富朗读形式,全面提升朗读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素养  似乎,培养学生的“读”是小学语文的工作,事实上,恰好这是一种误区,因为阅读读一定是伴随着语文教育之始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图形工具,能开启学生大脑的无限潜能。在教学中,基于恰当的策略应用能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体系,有利于学生建构系统化知识框架,促使学生收获着意想之外的教育幸福,完善着深刻的自我建树。这样的教学,将为终极的发展奠基定调,为价值的实现提供可能,为和谐的教育创建良策。本文从三个方面的策略来阐述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