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TELS技术支持科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0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TELS主要通过科学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学习、评估和技术支持四个环节的研究和实践,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成就水平。TELS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系统的研究过程以及浓烈的时代气息,期望对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TELS;科学学习;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4-0014-06
  
  技术支持科学学习(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in Science ,TELS)研究中心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2003年秋建立的一个国家级研究中心。TELS主要通过科学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学习、评估和技术支持4个环节的研究和实践,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成就水平。当前,正值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时期,TELS独特的研究视角,系统的研究过程和富有时代特征的科学教育研究和实践范式,给了我们极大的冲击和启示,对于我国科学教育中存在的理论研究过于宏大,理论研究脱离实践以及教师教学方法机械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
  
  一、TELS概况
  
  近年来,美国学生的科学成绩随年龄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据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IMSS)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小学4年级学生科学成绩在50个国家中排名较高,但8年级学生就向一般成绩滑动,12年级学生则处于最低水平。这一结果令美国各界人士震惊。经过研究发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很难掌握复杂的、相互冲突的、容易混淆的科学概念和思想,加之科学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学生很难领悟比较抽象的科学概念。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这种背景下,TELS应运而生。
  TELS的总部设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由7所大学、1个非赢利教育研究和发展组织、7个学区组成。TELS的研究者与大学的专业研究者和初、高中的教育者形成研究共同体,形成了比较稳固的伙伴关系,各自发挥不同专业优势和作用。专业研究者的主要工作是判定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科学教育水平情况,帮助科学教师充分使用信息技术营造学习环境;研究者则与教师合作,测试并总结课程活动的进行情况,以此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研究者还帮助教师制作教学中运用的材料、选用教学方法。参与研究的教师会把他们的教学体验告诉研究者,研究者依此来修改课程计划。
  TELS的目的是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6~12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习成就水平和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研究4个方面的内容:(1)设计并测试课程,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和动态模拟提供循序渐进的指导;(2)开发程序与工具,帮助教师和学校有效应用TELS设计的新课程;(3)评估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4)开发技术工具,支持课程设计者、教师专业发展以及相关的评估。
  
  二、TELS的科学课程设计
  
  课程是开展教育的关键,TELS的科学教育研究也十分重视课程的建设。为了满足科学教育的需要,实现TELS的技术支持科学教育的目的,TELS提出其课程应具备12个具体特征:(1)教室里需要有一个最新的浏览器和网络连接;(2)讲述跨越整个年级的重要科学主题;(3)运用基于课堂的评价,揭示学生是怎样在学习一个项目中获得进步的、项目的认知和社交支持怎样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4)基于课堂的专业发展支持能够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评论和记分;把学生的学习情况汇编进档案袋,这个档案袋汇总了学生在多个项目中的学习情况;(5)让教师形成一个共同的观察和感觉,以使TELS的一个主题直接地过渡到另外一个主题;(6)让学生形成一个共同的观察和感觉,以使学习从一个TELS项目很容易地迁移到另外一个;(7)支持注册和归档,以使学校和研究者能够很容易地跟踪学生在多个项目和不同年份的学习情况;(8)为设计者提供TELS的主数据库设计方案——发表、收集、讨论和回顾设计思想的基础设施;(9)支持那些想根据地方特点、课程次序和学生需要修订和调整项目的教师和研究者;(10)为其他教育软件开发者提供开放资源的接口;(11)充分利用最新出现的技术;(12)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创作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让他们综合成功的课程设计模式和原理。
  1.科学知识的整合
  TELS的科学课程设计主要通过科学知识的整合来进行。TELS对知识整合特别感兴趣。TELS的研究者发现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不太容易掌握复杂的、冲突的、经常混淆的科学概念和思想。TELS的理事Marcia C. Linn和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显示,在以下情形下,教学是有效的,即当教师把学生的观点作为调查研究科学现象的起点,在学习者清楚地说出他们原有思想和新思想的时候,引导他们,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下把他们的这些思想分门别类,在复杂分析水平上使他们的思想之间建立联系;在评价思想方面,制定和发展更为细微差异的标准。最终,让学习者对科学现象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认识。
  
  三、TELS的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的专业学习活动
  TELS与6个州的40多所学校合作,调查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并提供机会,帮助教师计划和实施TELS的课程方案。为了支持教师应用TELS课程计划,形成一个专业发展的模型,TELS研究者提出并正在采用循环方法来策划、计划实施、反思和修订一个导师专业发展项目(见图1)。这些导师由TELS的研究者和设计者承担。同时,TELS拥有将近50名教师,对他们进行了运用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培训。TELS专业发展项目运用工作坊和私人导师来帮助教师。
  制定一个方案;
  实施一个方案;
  思考方案中的教学问题;
  根据以上的思考,量身定做方案;
  实施修改过的方案。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参与。
  在所讲内容范围内,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基准测试,并且每年至少实施一个TELS课程计划;
  参加课程设计小组;
  成为一名导师。
  在项目实施的第一年,TELS主持了第一个工作坊,与教师个别交流,帮助教师启动课程计划,提供深入的技术和课堂教学支持。然后,对课程方案中的教学问题进行深入指导。
  到目前为止,200多名教师已经开展了基准测试,并实施了至少一个课程计划,超过25个教师已经参加课程设计小组,20多个教师已经成为导师。大约25%的教师已经实施过一个以上的课程计划(见表2)。
  教师对TELS课程活动很满意,但是对学校能够为开展这类教学所提供的有限资源(如人力、技术和材料)很失望。在后期方案实施的采访中,许多参与TELS的教师很无奈,因为他们所在学校的技术设施根本不支持这类教学。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教师对TELS的计划非常热心。他们表示,绝大多数学生在任务学习上,总体上能够理解复杂科学现象的可视化。
  如果学生科学知识水平比较低,那么他们的教师需要额外的专业发展培训,使他们拥有识别技巧,以确保所有学生参与到TELS课程计划中。正如评价结果显示,他们的努力是成功的。先前在科学知识得分比较低的学生,相对于他们的起点而言,他们获得理解能力的成功,与前测得分比较高的学生所获得的成功非常相似。
  2.资格水平证书
  
  对于学校与教师合作识别有效应用教育技术的方式,所有的校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TELS鼓励校长批判性地思考如何调整技术来提高学习,以便适合他们学校。同时,TELS提供了一个校长论坛来解决问题和展望未来。目前,已有16位管理者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出现在TELS的课程计划中(见表4)。
  
  四、TELS的评估活动
  
  TELS的目的是测试它的教育技术如何有效影响12个科学主题知识的学习。TELS评价的方法聚焦在测量学生成功地评价和转变根据新信息对科学的感知。TELS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各种思想之间建立联结,并对他们的猜想给予解释,使知识整合结构与TELS课程资料设计保持一致。
  1.对知识整合效果的评价
  为了检验知识整合的效果,TELS开展了知识整合评价,主要是制定测量知识整合和建立统一的科学主题知识整合标准。TELS组建了12个多学科协作小组,为12个主题逐一设计探究活动。协作小组检查学生在TELS基准评价中的成绩,并设计活动,力图帮助学生培养对TELS主题具有更为综合的理解能力。
  TELS提出了六个基准测试来测量知识整合,每个测试由一些基于研究的和一些标准化项目组成。测试覆盖了初中物理、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也覆盖了高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研究者已经设计了既包括以往研究的问题,也包括标准化测试问题的评价。把研究结果和国家、州或者标准化评价的结果联系起来。TELS使用标准化项目(这些项目来自测试设计者、国家评价办公室等方面设计的),有助于证实评价结果。
  在学生对TELS每个评价问题的回答中,为了获得发展性的较为高级的知识整合,TELS开发了一套分数解释(scoring rubric)标准(见表5)。第一年的研究,在30位教师任教的9所学校的班级中,采用了基准评价。对知识整合项目的研究表明,采用知识整合解释标准测试的项目得分满足项目反应理论(IRT)模型标准。建立统一的科学主题知识整合标准强化了TELS的评价。初步的研究成果表明,TELS的课程活动有助于促进知识整合。
  
  基于课堂的评价(embedded assessments)提供了关于学生渐进学习方面的准确信息。基于课堂的评价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和表现,能够真实地展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情况。许多TELS计划中的基于课堂评价,先于并延续使用科学可视化,以获得这些可视化对学生理解能力所起作用的观察。如在电的教学计划中,Casperson and Linn(2005)发现,之前使用能够获得介于宏观和微观的静电本质要素的可视化,学生会更加容易地提高理解静电的能力,特别是归纳推理概念的能力。
  许多评价过的方案得益于以前的知识和其他相关教学变量。这些研究显示,良好设计的方案(包括飞行员测试和课堂教学情境的精心设置),以前知识成绩高和低的学生,科学理解能力一般都会得到提高。综合起来看,这些研究说明,蕴含于探究学习方案中的科学现象可视化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复杂科学概念,如电、有丝分裂、岩石循环等。
  对第一年项目计划的实施,TELS分析了前测和后测成绩。在每个计划的研究中,学生在整合理解能力上都有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提高。例如,所有学生在理解复杂科学如解释化学反应产生温室气体,都取得了非常有意义的进步。
  TELS已经吸纳了28所学校的14000多名学生和200名教师参与研究。许多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在家也不说英语。至今,TELS的研究已经证实,在理解复杂科学概念,如化学反应、动力、地质变化过程等,参与TELS的所有学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TELS的研究者已经在28个参与学校中针对不同学习者设计和测试了20个项目。在其中5所参与学校,有9%~25%的学生在家不讲英语。平均来看,25%的学生接受了免费的或者说便宜的营养丰富的午餐。9所学校就读的学生有50%以上都不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群体。5所学校有20%~49%的学生也来自非代表性的文化群体。评价结果显示,针对所有学习者的这种教学方法,有高和低两种前测分数。
  五、TELS的技术支持
  TELS的信息技术与课程开发目的是让教师能够运用计算机创设一些使科学现象可视化、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并通过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教学,来测试这些学习环境的有效性。预期结果是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成绩,并提高学生中学后应用科学教育知识的数量和质量。TELS的课程把交互式的软件和模拟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以便学生在学习复杂科学主题的时候学会运用科学探究。
  TELS的研究者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一种新型计算机语言的建构系统,用于设计、发展和上传课程,来指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过程,得益于高度互动、动态的可视化和模拟。主要是基于网络的科学探究环境(the Web-based Inquiry Science Environment,WISE)和互动学习升级系统(Scalable Architecture for Interactive Learning,SAIL)。
  借助WISE,SAIL来支持课程的设计和上传:(1)指导教师和学生;(2)收集能够用于评价和分析的数据。
  借助于教学法,SAIL:(1)支持丰富互动的模型建构和可视化活动;(2)记录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的行为。
  TELS的方案通过使用WISE软件和TELS的伙伴研制开发的其他软件来实现。如果使用TELS课程方案,访问者必须在WISE上注册登记。注册非常随意和容易。
  1.基于网络的科学探究环境
  基于网络的科学探究环境由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是一个自由的在线科学学习环境。在WISE系统中,学生学习已经存在的探究学习计划,如关于地球气候变化、人类遗传学、汽车混合动力和循环等主题。学生通过设计、辩论、批判解决问题等方式,学生了解当前的科学争议,并对这些科学争议做出回答,所有这些都在WISE系统上进行。
  WISE的大多数活动都在计算机上进行,使用一个网络浏览器。专门的WISE软件指导学生通过使用所提供的证据和信息页,“说明”“提示”和“讨论”工具激发学生去反思和相互协作,其他工具用来使数据可视化、因果关系建模、模拟和评价。
  互动和相互协作是使WISE获得成功的关键。学生结对学习WISE模块。亲密的协作激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并相互支持。构建WISE学习模块使生生、师生之间更容易产生深入的互动。这种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表达自己、分享想法的机会,鼓励建构性的社交互动。
  在WISE模块中教师也发挥着互动的作用。当学生结对学习,教师就可以自由地在教室巡视,检查每个小组的进展,并讨论想法。教师也经常把全班集中起来,讨论研究成果、问题和方案中潜在的问题。最后,WISE模块通常花费大概一周的上课时间来设计,也就意味着被整合进了现存的科学课程。
  2.互动学习升级系统
  互动学习升级系统融进了WISE和教学法教育软件,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康科德财团各自独立开发。总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开放的资源社区,开发者具有不同的兴趣和观点,但是他们都从构建同一个核心技术平台受益,这个平台包括学习内容管理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维护(如元数据加密)。
  
  参考文献
  [1]严芳、吕萍.试析PISA科学素养测评.外国中小学教育[J].2009(1).
  [2]赵学漱.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3]周琴.TIMSS科学素养检测报告[G].新华社通讯,2005,(30):56.
  [4]韦珏.国际探究式科学教育评估工作会议综述[EB/OL]. http//blog.handsbrain.com/weiyu/archive/2005/9/26/10544.html.
  [5]TELS网站, http://www.telscenter.org/about/index.html.
  作者单位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 潘静波)
其他文献
老香港是什么样子呢?日前,“香港情·香港景”成都2015微型景观展在成都远洋太古里拉开帷幕,来自香港及内地的艺术家创作了四十多组精细的微型景观模型。在现场,每个物品都只有实际尺寸的十二分之一,指甲盖大小的杯子、手指粗细的扫帚、条凳……令人目不暇接。还有“大坑舞火龙”“长洲太平清醮抢包山”“围村盆菜宴”等充满老香港味道的场景作品,全面呈现了香港的民俗节庆、新旧交融的城市景观及生活面貌。
上海老洋房里的一场私人聚会上,女生的目光都被一只手包所吸引。而这只引起全场女生兴趣的手包,安静地躺在主人的手里,骄傲地接受着众人目光的洗礼。让大家惊讶的是手包的原形竟然是鹅蛋,“完全没想到这么精巧的手包,竟然会是鹅蛋制成的。”  由来已久的情结  这只充满魅力的鹅蛋手包,出自蛋艺艺术家施申炳之手。在施申炳的心里,蛋壳不仅是艺术品的载体,更是童年记忆的延续。小时候过生日,按照家乡的风俗习惯,施申炳会
江苏省南京市银城小学努力实践“依托拉小办学,尽享名校资源;抓住课改契机,打造精品校园;开展智慧教育,追求教学高质量;营造对话文化,创建校园特色”的办学目标,以“基于儿童,关爱儿童,发展儿童”为核心价值观,在“智慧教育和谐对话”理念引领下,追求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发展中增长智慧,让银城园的孩子“更健康、更勤奋、更聪明、更快乐”。  银城小学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致力于儿童对话文化建设,以
她们既是母女,又是师徒。在传承棉花画的道路上,齐心协力,又各有坚持,成为业界流传的一段佳话。  还未走进漳州棉花画艺人郭美瑜的工作室,就听到里面“争论”不休。一方说:“你做的东西不够传统。”另一方说:“我要做年轻人喜欢的……”走进去寒暄后才知道,原来争论的双方一人正是年过花甲的棉花画艺人郭美瑜,另一人则是她的“准90后”女儿兼徒弟吕嘉慧。郭美瑜正在创作一只大孔雀,吕嘉慧的手里则是一个小巧可爱的喜羊
[摘 要] 英国和美国教育改革策略,旨在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共同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和追求卓越,其中择校成为英美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国的教育改革把禁止择校作为改革的目的之一。禁止择校不应成为教育的目的,应把实现公平与卓越作为教育改革的宗旨和追求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育质量的维度进行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开辟教育改革策略的新领域。  [关键词] 策略;教育改革;教育公平;追求卓越;启示 
每次到无锡去东林书院都要去东林小学,每次去东林小学也都要去东林书院,因为这古代的书院和现代的小学原本是一体的,尽管数年前无锡地方政府专门建了新校舍,将小学迁出,但在东林小学依然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东林之风,当年东林学子秉承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精神今天仍然是东林小学的主要办学宗旨。  走进东林书院和东林小学,虽然眼前的景物有古今之别,但其内在的蕴含是一脉相承的:书院的牌
摘 要: 随着近几年商业插画的兴起,市面上出现了众多商业插画的运用途径,如互联网海报、产品包装、文创产品设计等。作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而言,《插画设计》课程是其大学期间必修课程,其发展潜力可以胜任商业插画师的工作,因此,《插画设计》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插画设计课程实际现状,以数据化形式直观反映目前插画设计课程的问题所在,以此提出更优化的教学改革方案与想法。  关
青花瓷承载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如何将其丰富的内涵传递于幼儿,将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传给幼儿,如何让幼儿在童年就能感受到那不一般的震撼魅力,美术欣赏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由于幼儿的年龄小,知识单薄,如何让其在欣赏的同时,能够参与进去,有所体会,有所收获,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儿童通常在三四岁就结束了无意识涂鸦时期,开始有意识地表现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幼儿对某些事物感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国际竞争始终存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各国领导人为了培养和保持本国的国家竞争力,努力探索科技人才支持战略。科技人才培养靠教育。科技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国家科学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纷纷制定标准来引导和规范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提升本国科学教育的质量进而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    一、关注科学教师培养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    与文学和艺
[摘 要] 近年来,国外一些高校在师范生的专业性培养中尝试使用基于问题的学习——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的学习模式,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鉴于这一学习方式在实践中的作用与我国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较高的一致性,本文认为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重组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课程,将有利于我国新课改在实践中的推进。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学习;高师生;教师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