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合并不良反应患者75例作为本次研究样本,依据患者临床一般资料、给药途径、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药物应用合理性.结果 年龄:20~30岁:8例(10.67%);31~40岁:15例(20.00%);41~50岁:20例(26.67%);≥51岁:32例(42.67%).用药类型:辛伐他汀类:42例(56.00%);洛伐他汀类14例(18.67%);阿伐他汀类10例(13.33%);氟伐他汀类:9例(12.00%).不良反应:消化系统:34例(45.33%);皮肤系统:15例(20.00%);泌尿系统:10例(13.33%);肌肉系统:16例(21.33%).结论 他汀类药物应用中,辛伐他汀类、洛伐他汀类药物应用整体并发症率偏高,以肝毒性、肌肉毒性为常见表现,因此,临床医师需依据患者特征表现及药物类型,合理规范用药方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