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减压显奇效,糖尿病足重获新生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华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客座教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神经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颅脑创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中国癫痫及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重庆市抗癫痫学会副理事长及《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等23种专业期刊常务编委、编委。
  
  这里是6个国家神经外科重点学科之一,这里是全军神经外科专科中心及唯一的神经创伤防治重点实验室,这里是国家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穿过诊室外密密麻麻等待治疗的人群,记者来到西南医院神经外科办公室,见到了匆匆赶到的科室主任冯华教授。
  开始采访前,冯教授先给记者普及了一个基础知识,有不少人将“脑外科”和“神经外科”混为一谈,这是不正确的。脑外科指的是与脑有关的疾病,而神经外科包括脑、脊髓及外周神经的病变,如脑外伤、脑肿瘤为主的神经肿瘤、脑血管疾病、癫痫等,其范围更广。
  
  因为触动,所以改变
  作为国内最先开展周围神经减压术的单位之一,冯教授带领他的团队,为众多面临周围神经损伤(以糖尿病为代表),但药物、物理方法等疗效有限的患者提供了新生的机会。谈到开展周围神经减压术的初衷,冯教授的眼神定格在远处,“在医院,我是一名医生,但回到家,我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的家属,患者的痛苦我能体会。”
  冯教授告诉记者,自己的岳母也是一位老“糖友”,也曾因糖尿病并发症而住院,为照顾岳母,减轻其痛苦,家人花费了很多精力。其间,冯教授也看到有患者因并发糖尿病足,面对溃烂的双脚,不断换药,然而仍被迫接受截肢的无奈眼神,这带给他很大的触动。他在思考,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变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的命运。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世界顶尖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专家 Dellon向冯教授展示其所进行的研究——针对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开展的周围神经减压术,这带给冯教授很大的启发。回国后,冯教授带领自己的团队踏上外周神经减压的探讨之路。
  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组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生在周围神经的病变,其原因有外伤、运动性损伤、糖尿病、椎间盘突出、炎症、肝炎、中毒、营养缺乏、肿瘤等。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疼痛、运动障碍、感觉过敏、局部皮肤温度降低等。
  
  50%的糖尿病患者有周围神经病变
  也许有患者会问,糖尿病足截肢和外周神经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既往认为约有1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四肢麻木、 无力、 疼痛等周围神经症状,但近期的调查发现, 其发病率远远高于这个比率,为50%左右。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手脚发麻、疼痛、踏棉花感、四肢紧绷感等症状,检查会发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潜伏期延长。这些症状的后果很严重,因为感觉能力下降会使人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如出现皮肤压伤、烫伤,甚至会因为感觉能力下降出现摔伤、骨折等。这些损伤又会增加患者皮肤感染的几率,诱发皮肤溃疡和坏疽,最终导致截肢的恶果。
  虽然,经过40余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目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已经有标准化的治疗方法,如严格控制血糖、缓解疼痛和加强足部护理。临床上采用甲钴胺、前列腺素等药物治疗,国内还采用中药及针灸等方法治疗。但这些方法并不能使所有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即使正规使用了胰岛素等药物,仍有约五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我们还能为这些患者做些什么?
  
  神经减压,从本入手
  冯教授说,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的原因主要包括3点:
  1.神经挤压。神经被挤压到相对狭小的空间,进而表现为相应支配区域出现活动不灵活、麻木和疼痛等症状。
  2.血管病变。血液无法及时供给到足部,造成缺血坏疽。
  3.以上两者混合存在。
  冯教授介绍说,周围神经减压术的主要治疗理念是扩大神经周围空间,解除神经压迫,减压为神经的自我修复创造了条件,可避免神经再次受损。因糖尿病患者病变为神经挤压造成的狭窄腔隙,故其主要术式较为固定,主要有肘部尺神经沟减压、腕部腕管减压、膝外侧腓神经管的腓总神经减压、踝内侧踝管的胫神经减压以及1、2足趾间腓深神经减压。
  实践证明,对于神经挤压造成的周围神经症状,该减压术治疗效果非常理想,总有效率可达90%,且见效较快,部分患者甚至术后第2天就可以看到治疗效果,最初的麻木等不适可消失。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该手术不仅能改善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症状,还能有效降低溃疡的发生率,减少截肢。
  
  术前需严格评估
  周围神经减压术效果明显,虽然手术本身并不复杂,局部麻醉即可进行,简单的周围神经病变甚至1个小时内就可迅速解决问题,但其有着严格的术前筛查。
  术前评估很重要,也很严格。我们不是为了做手术而做手术,我们需要的是通过做手术解决问题。因此,术前往往需进行缜密的评估,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对证施治,排除不需要做手术或不适合做手术的患者,才能真正达到减压的目的和提高治疗的效果。冯教授说,我们首先要明确其诊断,看该疾病是否由于神经挤压导致的,是否存在血管的病变。
  周围神经疾病有一定特殊性,对诊断技术要求较高。抽血化验可以帮助排除全身的其他疾病,如肝炎等。行神经B超和核磁共振检查观察神经及其周围结构的变化,观察有无肿瘤压迫,神经有无水肿,撕脱及变性。而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神经损伤的部位和损伤的程度,并能帮助排除肌肉源性的病变。
  同时还要考虑患者是否曾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通过非手术方式能否达到好的疗效。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症状早期时,神经还未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可行保守治疗。但当压迫致神经出现不可逆损伤时就必须及时行手术减压。
  其实,不止是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手脚发麻、疼痛、活动不灵活、肌肉萎缩以及面神经损伤的患者,都是周围神经减压术的适应人群,我们在术前同样会进行认真的筛查。
  “需要明确的是,缓解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主的患者不适症状,周围神经减压术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其并不能改变患者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症状,所以患者仍应坚持常规治疗。”冯教授最后强调道。
  编辑/张宇 zhangyu@jtyy.com
其他文献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维持体内血糖的平衡。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每日有48个单位的胰岛素,就可以满足需要。但是,不少糖尿病患者每日注射的胰岛素量已超过48个单位,有的甚至高达60~80个单位,但血糖还是不稳定。    胰岛素为何“贬值”    人体内的胰岛素处于高水平,但糖尿病的病情却控制较差。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说明胰岛素的作用降低了,或者说身体对它的敏感度下降了,胰岛素“贬值”了,这
2008年,一种新型的男性避孕方法将在广州大面积推广。专家称,这种专门针对男性避孕的新方法,只要在睾丸上切一个小口,在输精管放置一根火柴棍大小的装置,便可以过滤精子,避免受孕,避孕率达到97%。该法同时又是可逆的,“火柴棒”一取出,输精管又可以复通。  专家认为,从理论上看,这种避孕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他避孕措施带来的麻烦,一劳永逸,而且不会影响性感受。对女人来说,解除了意外怀孕的压力,可能
摘要: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學中的难点,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难点。作文教学应该紧抓经典文本,利用好教材资源,融入到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以课堂为阵地,以课本为依据,在教授课文中教授写作,在语文阅读中积累写作经验。  关键词:文本解读;阅读教学;写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118-2      在新课改实行以来,语文
清咽方治咽喉炎  我患慢性咽喉炎多年,每当喝酒、熬夜后,咽喉就开始“闹情绪”,疼痛不适。去年开始,我按照一位老中医开的清咽方当茶饮后就很少再犯。清咽方如下:金银花、菊花、麦冬各15克,桔梗、木蝴蝶各10克,甘草5克,用开水泡后,用蜂蜜调味当茶饮。  广东汕头 唐勇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上方名为“清咽方”,是为常见的急、慢性咽喉炎患者而设(尤其是慢性咽炎)。慢性咽炎属中医虚火喉痹
我的血压常为140/90毫米汞柱,已是正常范围的最高限,为了防止血压超标,我坚持每天食用药膳辅助降血压,使血压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到春天百花盛开、遍地野菜吐绿时,我就地取材,采割野菜制作降压药膳来进行食疗,既品尝野菜的美味,又起到保健的作用,更给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现将我的3款野菜降压食疗菜介绍如下。  ◆ 豆腐干拌马兰  原料:马兰200克,豆腐干2块,肉末少许,食用油、食盐、味精、麻油
一季不取隐形镜,角膜浑浊待移植   平时喜欢打篮球,然而双眼近视达500度的王某,不得已选择了隐形眼镜,但是对于隐形眼镜的护理常识,他并不十分清楚,加之嫌麻烦,他戴上隐形眼镜后愣是没取下来过,足足持续了3个月!虽然一度没有任何不适,但上周,他还是出现剧烈眼痛、怕光、流泪和异物感,视力明显下降,于是来到医院眼科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问题正是出在隐形眼镜上,而在取隐形眼镜时发现,王某角膜损伤已经非常严
鱼鳞病俗称“鱼鳞癣”、“蛇皮癣”,普通人群中其发病率高达0.3%~1%。患者皮肤比较干燥,上臂的外侧和大腿、小腿的前面,有许多淡褐色鳞屑,紧紧附着在皮肤表面,难以脱落,边缘略微翘起,好像鱼鳞、蛇皮。这些症状在冬天气候干燥时特别明显,好像没有洗干净的污垢。  此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患者机体对维生素A的利用有先天性缺陷。研究表明,鱼鳞病患者血清中维生素A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因此,对鱼鳞病患者补充维
生病未必是坏事    一向生龙活虎的老公病了,而且病得有些难以启齿:龟头炎。医生说这病不要紧,可我还是上网查了好多相关信息。通过我的分析,病因大概找到了,是老公将内衣裤和外衣混洗导致的。其实当时我就阻止老公了,可他只是嘴里答应,后来图省事,还是那样做了。  本来我很生气,不过老公病后表现倒是不错,不仅积极治疗,坚持上药,而且内裤也坚持天天单独手洗,洗后还拿到太阳下曝晒杀菌。这些天也不吃刺激食物了,
1抽筋的原因及应急处理  许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游泳时出现小腿“抽筋”,尤其是在水温较低或游泳时间较长的时候更容易发生。对于缺乏经验的人,尤其是儿童少年,如果游泳时出现小腿“抽筋”,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  运动中出现的这种“抽筋”,除了小腿外,还可发生在足底的肌肉和腹部的肌肉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运动中“抽筋”呢?它是怎样发生的?  运动医学将抽筋称为“肌肉痉挛”,是指肌肉不由自主地强
6.4秒,呼吸养生的最佳节奏    传统养生强调生命活动要张弛有度,最重要的就是慢呼吸养生。《黄帝内经》指出,人体应根据“五十营”调节呼吸节奏,即经脉之气在人体内一昼一夜循行全身五十周,经过换算相当于一呼一吸6.4秒,这是古人呼吸养生的最佳节奏。研究表明,现代人呼吸速度比古人快了1倍,每次只用3.33秒。  慢呼吸养生,要做到四个字:深、长、匀、细。开始呼吸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加以练习,久而久之就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