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普及与推广,依据新课程标准恰当的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成为各个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对教材的认识和把握教材本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英语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每个初中英语教师都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教师必须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与新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学情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正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的合作、交流、语言技能都获得发展的机会。为此,本文结合我班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二英语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培养兴趣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兴趣学好语言学科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该重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转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态度。我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较差,某英语考试中,只有15人及格,试卷满分120分,班上最高分只有93分,最低分18分。我班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厌学、不端正的态度,且造成该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后易受到挫折,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失败和挫折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从三方面入手。(1)夯实学生的基础。针对基础薄弱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强化学习。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教师应将生僻的用于转变为通俗词语。在重点知识教学完成后,教师应给学生消化新知识的时间,或使用简单的例题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好的认知。(2)制定简单的习题,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成功的体验中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对学困生而言,失败的挫折感是学生对英语失去信心、缺乏动力的主要原因。因而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习题应具有层次性,让学困生也能参与课堂教学,并能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肯定,坚定学习英语的决心。(3)多表扬和鼓励,少批评和惩罚。许多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而不知道怎样回答问题,担心犯错。因而教师需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的发言,及时回答错误也需要鼓励学生勇于举手回答问题的用力,让学生不怕犯错,敢于发言,从而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信息、兴趣。
二、丰富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消极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于我班英语基础较差的基本情况,被动的灌输式教育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更应该转变教学方法,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适应课堂教学的能力。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通过直观的教具创设情境。例如笔者在讲解“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课时中,笔者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为两组,从而让学生掌握关于introduction的一些固定词组和句型,学生在具体的对话中也能更快的掌握知识点。在“What’s the matter”中的“Listen and match the problems with the advice”中,教师要求两名学生通过对话的形式,分别用一下词或词组造句。例如学生A:What’s the matter?学生B回答:I have a fever。学生A回应:You should drink lots of water。通过这种新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三、提高对教材的认识,把握教材本质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初二英语教材也做出相应的变化。新教材的应用目的在于适应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基于教材的变化,教师也需要对教材有更为深入的认识,熟悉教材内容和结构,把握教材的本质内容。因此,教师要做好备课,吃透和消化吸收教材内容,并在教学事件环节中不断摸索,使教材的基本内容内化为教师的思想中,并将课本教材与实际事物相结合,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实现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只依据教材进行备课,还需要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边缘学科作为备课内容,深化教材内容。以《Pollution Fighters》为例,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需将问题转移至显示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自查方式掌握污染源、污染治理、不同类型污染产生的危害等。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和跟人经验、经历,回答一下两个问题:
(1)What are the pollution in your daily life
(2)Which measures of fighting pollution we take in the daily life?
根据以上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塔伦,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污染问题展开讨论。我班49名学生包括通校生27名和住校生22名,根据这一情况,可将通校生分为3组,住校生分为2组,通校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家庭污染问题,住校生讨论学校生活中的污染问题,然后分别提出减少污染的对策。这种问题式分组学习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对污染有更好的认识,从而从而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社会意识。
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为英语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了参考标准,但是教学活动不能完全依照新课程标准,而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接受能力,制定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选国.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教学[J].校园英语, 2014,23:96.
[2]方昭.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教学[J].校园英语,2014, 27:108.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英语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每个初中英语教师都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教师必须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与新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学情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正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的合作、交流、语言技能都获得发展的机会。为此,本文结合我班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二英语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培养兴趣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兴趣学好语言学科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该重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转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态度。我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较差,某英语考试中,只有15人及格,试卷满分120分,班上最高分只有93分,最低分18分。我班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厌学、不端正的态度,且造成该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后易受到挫折,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失败和挫折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从三方面入手。(1)夯实学生的基础。针对基础薄弱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强化学习。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教师应将生僻的用于转变为通俗词语。在重点知识教学完成后,教师应给学生消化新知识的时间,或使用简单的例题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好的认知。(2)制定简单的习题,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成功的体验中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对学困生而言,失败的挫折感是学生对英语失去信心、缺乏动力的主要原因。因而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习题应具有层次性,让学困生也能参与课堂教学,并能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肯定,坚定学习英语的决心。(3)多表扬和鼓励,少批评和惩罚。许多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而不知道怎样回答问题,担心犯错。因而教师需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的发言,及时回答错误也需要鼓励学生勇于举手回答问题的用力,让学生不怕犯错,敢于发言,从而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信息、兴趣。
二、丰富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消极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于我班英语基础较差的基本情况,被动的灌输式教育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更应该转变教学方法,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适应课堂教学的能力。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通过直观的教具创设情境。例如笔者在讲解“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课时中,笔者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为两组,从而让学生掌握关于introduction的一些固定词组和句型,学生在具体的对话中也能更快的掌握知识点。在“What’s the matter”中的“Listen and match the problems with the advice”中,教师要求两名学生通过对话的形式,分别用一下词或词组造句。例如学生A:What’s the matter?学生B回答:I have a fever。学生A回应:You should drink lots of water。通过这种新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三、提高对教材的认识,把握教材本质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初二英语教材也做出相应的变化。新教材的应用目的在于适应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基于教材的变化,教师也需要对教材有更为深入的认识,熟悉教材内容和结构,把握教材的本质内容。因此,教师要做好备课,吃透和消化吸收教材内容,并在教学事件环节中不断摸索,使教材的基本内容内化为教师的思想中,并将课本教材与实际事物相结合,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实现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只依据教材进行备课,还需要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边缘学科作为备课内容,深化教材内容。以《Pollution Fighters》为例,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需将问题转移至显示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自查方式掌握污染源、污染治理、不同类型污染产生的危害等。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和跟人经验、经历,回答一下两个问题:
(1)What are the pollution in your daily life
(2)Which measures of fighting pollution we take in the daily life?
根据以上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塔伦,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污染问题展开讨论。我班49名学生包括通校生27名和住校生22名,根据这一情况,可将通校生分为3组,住校生分为2组,通校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家庭污染问题,住校生讨论学校生活中的污染问题,然后分别提出减少污染的对策。这种问题式分组学习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对污染有更好的认识,从而从而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社会意识。
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为英语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了参考标准,但是教学活动不能完全依照新课程标准,而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接受能力,制定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选国.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教学[J].校园英语, 2014,23:96.
[2]方昭.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教学[J].校园英语,2014, 2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