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都必需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工作中,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对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各种习惯,可以有效的促进实施养成教育。
一、榜样引导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榜样,学生就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而且学起来看行见、摸得着,具有说服力强、号召力大的作用,时时都能受到激励。所以运用榜样可以起到激励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育学生讲究卫生,维护校园整洁;待人热情有礼貌。我是这样做的:从自身做起,看到地板上有纸屑,我就弯腰捡起来,放入垃圾桶里;连打个喷嚏,也用纸巾捂着;从不随便吐痰。在校园里,遇到客人或老师,我就主动打招呼;当有学生向我问好时,我也常常报以微笑或说“谢谢”。学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什么是讲卫生、什么是有礼貌。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了。瞧!学生们纷纷效仿老师的做法:不随便扔纸屑,不随地吐痰,见到纸屑就捡。见到老师、客人能主动问好。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都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我从不迟到;要求学生不说谎,我就说到做到;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我就率先做到。学生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中,潜移 默化地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可见,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使养成教育人格化。使榜样的力量在养成教育中得到充分发挥。
二、 事例启迪法
事例启迪法是运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或正反事例启发他们将社会需要转变为自己追求的需要的方法。故事具有简易性,而事例具有真实性,简洁的故事和真实的事例最能激发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浓厚兴趣,并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熏陶和感化。例如:我校每周一升旗仪式后的国旗下讲话,老师们讲的一个个小故事,或童话故事、或名人故事,都把深刻的道理蕴含其中。从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中受到“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等教育。每个孩子都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家,我们要利用孩子和父母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去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情感体验法
情感体验法是借助小学生容易体验到的事件或场面,让学生体验,从而强化正确的需要,否定错误的要求的方法。此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情景性和感染性。
四、学科渗透法
把养成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使养成教育立体化。首先,教师要明确,思想品德课是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的主渠道。任课教师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联系学生实际,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养成教育的实践是学生优良品德、习惯和能力的主要实现方式;其次,强调思想品德课与晨会课,文体活动课等相结合、相配套,对学生作分项训练和指导,给学生提供养成教育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养成教育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记住: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需要园丁的精心呵护。在培养小学生养成各种优秀道德品质的教育训练中,只要教师倾注爱心,选准方法,就会使这种养成教育落实得更深入、更彻底。
一、榜样引导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榜样,学生就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而且学起来看行见、摸得着,具有说服力强、号召力大的作用,时时都能受到激励。所以运用榜样可以起到激励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育学生讲究卫生,维护校园整洁;待人热情有礼貌。我是这样做的:从自身做起,看到地板上有纸屑,我就弯腰捡起来,放入垃圾桶里;连打个喷嚏,也用纸巾捂着;从不随便吐痰。在校园里,遇到客人或老师,我就主动打招呼;当有学生向我问好时,我也常常报以微笑或说“谢谢”。学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什么是讲卫生、什么是有礼貌。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了。瞧!学生们纷纷效仿老师的做法:不随便扔纸屑,不随地吐痰,见到纸屑就捡。见到老师、客人能主动问好。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都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我从不迟到;要求学生不说谎,我就说到做到;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我就率先做到。学生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中,潜移 默化地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可见,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使养成教育人格化。使榜样的力量在养成教育中得到充分发挥。
二、 事例启迪法
事例启迪法是运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或正反事例启发他们将社会需要转变为自己追求的需要的方法。故事具有简易性,而事例具有真实性,简洁的故事和真实的事例最能激发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浓厚兴趣,并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熏陶和感化。例如:我校每周一升旗仪式后的国旗下讲话,老师们讲的一个个小故事,或童话故事、或名人故事,都把深刻的道理蕴含其中。从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中受到“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等教育。每个孩子都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家,我们要利用孩子和父母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去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情感体验法
情感体验法是借助小学生容易体验到的事件或场面,让学生体验,从而强化正确的需要,否定错误的要求的方法。此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情景性和感染性。
四、学科渗透法
把养成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使养成教育立体化。首先,教师要明确,思想品德课是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的主渠道。任课教师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联系学生实际,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养成教育的实践是学生优良品德、习惯和能力的主要实现方式;其次,强调思想品德课与晨会课,文体活动课等相结合、相配套,对学生作分项训练和指导,给学生提供养成教育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养成教育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记住: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需要园丁的精心呵护。在培养小学生养成各种优秀道德品质的教育训练中,只要教师倾注爱心,选准方法,就会使这种养成教育落实得更深入、更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