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t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一直是许多教师研究的重点。
  
  一、产生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解决这个问题也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二、活动意义
  通过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作文写作,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感受体验,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激起他们写作的愿望,让他们爱写、想写。
  
  三、采取措施
  针对《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观察能力,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四、具体做法
  1.从兴趣入手,提高作文能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时,作文就不再是难点了。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从学生的兴奋点入手。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找春天》的作文教学中,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根据记忆去写,而是亲自将学生带到校外,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学生本身就很兴奋,他们不断地告诉我:“老师,我找到春天了,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了!”“老师,小花也开了,铺了一地,像彩色的地毯。”“老师,树都发芽了,我发现臭李子树新发出的叶子是嫩红色的。”……看到孩子们兴奋的表情,我急忙抓住教育契机说:“孩子们,春天美不美?” “美!”孩子们齐声答道。“这么美的春天,你想不想留住它呢?”“想!”“你想怎么留住春天呢?”“照下来。”“画下来!”“写一写!”……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没有相机怎么照啊?”嘴快的王发新说。我借机启发:“我们可以画一画,写一写呀!”“对!”孩子们表示赞同,并立刻分头行动起来,有的坐在石头上,有的倚在大樹旁,一个个时而抬头观看,时而奋笔疾书……课后,孩子们交上来的作文比以往都要精彩,有的还附有插图。他们用自己的笔写出了自己的发现,从细微处体现了春天的变化。
  2.留心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中处处有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感受,去思考,养成观察习惯,积累习作的素材。因此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我便给学生留了一项自主作业——观察日记。要求学生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事物和感受记录下来,如果没有则可以不写。学生听后都跃跃欲试,虽然有的只是三言两语,但在一篇篇质朴的文章中,展现出了孩子们眼中的世界,表达了他们的心声和愿望。这样坚持下来,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有了提高,作文也有了很大进步。
  3.自由表达 放飞梦想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这就要求我们把他们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亲近自然,走进社会,丰富他们的生活,增长他们的见识。
  4.加强阅读训练 提高作文能力
  好的作品对写作有引导作用。因此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以听引写”“以说引写”,听故事、说故事、写故事,把自己会说的故事写出来等等,对提高作文能力都很有帮助。
  5.合作交流 共同提高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互相交流,共同探究等活动,互相修改、互相评阅作文,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也不失为一种提高作文能力的好办法。因此,在每次写作前或写作后,我都相应地选择一次交流的机会,或是交流写作创意,或是写作方法,或是作文评议。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作文能力也有所提高。
  
  五、总结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学生作文能力普遍有所提高。能做到言之有物,表达真情实感。但作文教学任重道远,今后还应继续努力。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当前孩子缺乏责任意识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应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重视和实施对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一、让小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心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
建立了垂直管内流动沸腾换热与阻力特性的数值计算模型.该模型以环状流为研究对象,认为强制对流与核态沸腾两种换热方式同时存在.通过求解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方程,
实施新一轮课程以来,为了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我们运用文献法、对照法、实验法、实践反思法等,在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中进行了以学生“自主学练”為主的体育教学模式的课题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小学体育教师要采用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自主学练”方式,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自主学练”的时间和空间,调动他们“自主学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打下良好的
一、转变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一)转变教学观念新课程倡导:“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
为了对材料的高温应变循环变形行为进行精确的本构描述,在350℃和700℃下,对304不锈钢在不同加载路径下的单轴和非比例多轴应变循环变形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材料在不同
抽象和概括是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只有经过抽象和概括,才能使事物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小学高年级是小学生从具体思维向抽象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应该重视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    一、反复感知,为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创造条件    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我们除了要充分利用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已积累的感性材料外,还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广泛重视,但目前广大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仍然偏低,“哑巴英语”依然比比皆是。那么,教师应如何通过语言环境的创设来提高初中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