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总结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及预治措施。方法:对18例子宫破裂孕产妇临床处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行子宫破裂修补术15例,次全宫切除2例,全宫切除1例。所有患者均痊愈无死亡。结论:一旦发现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均应及时应用宫缩抑制药,并尽快行剖腹手术。同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及时输液、备血或输血,有休克者,积极抗休克治疗。
关键词:子宫破裂; 剖宫产;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3)12-0034-01
妊娠子宫破裂是产时严重并发症,是指子宫肌壁部分或全层裂伤,各地发生率差异很大,与围生期保健及产科处理水平关系密切。子宫破裂致裂口较大或撕裂不整齐且可能感染者行次全子宫切除;裂口延及宫颈不能缝合止血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剖宫产横切口裂及子宫血管或子宫颈无法缝合止血者行全子宫切除术或次全子宫切除[1]。选取临床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8例子宫破裂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18例子宫破裂患者,年龄19~43岁,平均27岁。经产妇16例,初产妇2例。均发生于足月临产,手术证实完全性破裂12例,不完全性破裂6例。子宫下段10例,宫体部4例,宫体加子宫下段4例。B超检查观察子宫下段的形成状况和瘢痕愈合情况。其中瘢痕子宫12例,梗阻性难产4例。自然破裂13例,缩宫素引产破裂4例;创伤性破裂1例。
1.2方法:发现子宫破裂先兆,应立即制止子宫收缩,如停用缩宫素,大剂量镇静药如哌替啶100mg肌内注射,或吸入乙醚麻醉,以缓解宫缩,同时应尽快行剖宫产术终止分娩,以防发生子宫破裂。一旦确诊子宫破裂,无论胎儿是否存活,均应在抢救休克的同时,及时进行剖腹探查,在准备手术的同时可给宫缩抑制剂以缓解宫缩。应立即建立多条通道输血、补液、抗休克,同时准备手术。手术可视裂口的部位、大小、破裂时间的长短、有无感染以及产妇对生育的要求等,决定修复或行子宫切除。如裂口整齐,创面新鲜,无明显感染征象者,可行修补术,否则应做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术。术后积极防止感染,给予大量抗生素,同时积极纠正贫血。若子宫破裂发生在基层医院,应尽可能在原地请上级医院来人处理;若必须转院,应在输液、输血、包扎腹部后迅速转院。
2结果
行子宫破裂修补术15例,次全宫切除2例,全宫切除1例。所有患者均痊愈无死亡。
3讨论
子宫破裂按发生原因,分为自然破裂及损伤性破裂;按其破裂部位,分为子宫体破裂和子宫下段破裂;按其破裂程度,分为完全性破裂和不完全性破裂。子宫破裂产妇表现疼痛难忍,烦躁不安,血尿,下腹压痛,出现痉挛性狭窄环,阴道流血等情况,应考虑有先兆子宫破裂可能。出现剧烈腹痛后突然腹痛消失,或出现休克,结合胎心音消失及腹部检查,则子宫破裂不难诊断。
一旦发现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均应及时应用宫缩抑制药,并尽快行剖腹手术。同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及时输液、备血或输血,有休克者,积极抗休克治疗。对于胎儿尚存活者,应做好新生儿抢救和复苏准备。对于有先兆子宫破裂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术中应仔细探查子宫有无裂伤,如有裂伤,应按破裂处理。如发生子宫破裂,在手术进入腹腔后,首先找到出血处,并立即予以止血[2]。根据产妇情况、破裂程度、部位、有无感染、破裂时间等决定手术方式。除了瘢痕子宫破裂裂口常发生在瘢痕部位外,分娩期子宫破裂往往都在子宫下段扩张部位上。裂口多呈斜行,接近宫颈部位横行,累及阔韧带时呈垂直走行。阴道助产手术的破裂,可延伸到宫颈与阴道。不完全破裂的裂口上有腹膜覆盖,裂口往往延伸至阔韧带内,造成阔韧带血肿。子宫外伤破裂较复杂,常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明确为先兆子宫破裂时,应尽快行剖宫产术,同时迅速给予抑制子宫收缩的药物。子宫破裂的治疗应做到"三早",即早诊断、早手术、早输血。明确诊断后应紧急剖腹探查,同时积极纠正休克及输血,预防感染。手术范围应根据破裂时间的长短、子宫裂口整齐与否、有无感染,以及当时当地的条件,决定行修补术、次全子宫或全子宫切除术。子宫破裂时间在12小时以内、裂口边缘整齐、无明显感染者,可考虑修补缝合裂口。子宫破裂口较大或不整齐,且有感染可能者,可考虑次全子宫切除。子宫破裂口不仅在下段,且向下延及宫颈管或为多发性撕裂,或已有感染者应考虑做全子宫切除。阔韧带内有巨大血肿而不易寻找到出血点时,可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随后寻找出血点,进行缝扎止血。手术中应仔细探察有无邻近脏器损伤。术后应用大量广谱抗感染药物。严重休克者应尽可能就地抢救,若必须转院,应输血、输液、包扎腹部后方可转送。
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及实施,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手术率。加强产前检查,纠正胎位不正,对骨盆狭窄、头盆不称等估计经阴道分娩困难者,或既往有难产史,或有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史,应提前住院待产,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根据指征及前次手术经过决定分娩方式[3]。严格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和应用方法,使用时要有专人观祭或仪器监控。手术助产或剖宫产应掌握适应证与条件,尽可能不做宫体部剖宫产。内倒转或毁胎术后应探查子宫,以便及时发现有无破裂。尽量避免损伤较大的阴道助产,如中高位产钳。
参考文献
[1]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38-841.
[2]杨祖菁.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发子宫破裂的早期诊断[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4, 20(5):261-262.
[3]杨秀萍,侯同秀.分娩期无瘢痕的子宫破裂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6):2066.
关键词:子宫破裂; 剖宫产;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3)12-0034-01
妊娠子宫破裂是产时严重并发症,是指子宫肌壁部分或全层裂伤,各地发生率差异很大,与围生期保健及产科处理水平关系密切。子宫破裂致裂口较大或撕裂不整齐且可能感染者行次全子宫切除;裂口延及宫颈不能缝合止血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剖宫产横切口裂及子宫血管或子宫颈无法缝合止血者行全子宫切除术或次全子宫切除[1]。选取临床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8例子宫破裂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18例子宫破裂患者,年龄19~43岁,平均27岁。经产妇16例,初产妇2例。均发生于足月临产,手术证实完全性破裂12例,不完全性破裂6例。子宫下段10例,宫体部4例,宫体加子宫下段4例。B超检查观察子宫下段的形成状况和瘢痕愈合情况。其中瘢痕子宫12例,梗阻性难产4例。自然破裂13例,缩宫素引产破裂4例;创伤性破裂1例。
1.2方法:发现子宫破裂先兆,应立即制止子宫收缩,如停用缩宫素,大剂量镇静药如哌替啶100mg肌内注射,或吸入乙醚麻醉,以缓解宫缩,同时应尽快行剖宫产术终止分娩,以防发生子宫破裂。一旦确诊子宫破裂,无论胎儿是否存活,均应在抢救休克的同时,及时进行剖腹探查,在准备手术的同时可给宫缩抑制剂以缓解宫缩。应立即建立多条通道输血、补液、抗休克,同时准备手术。手术可视裂口的部位、大小、破裂时间的长短、有无感染以及产妇对生育的要求等,决定修复或行子宫切除。如裂口整齐,创面新鲜,无明显感染征象者,可行修补术,否则应做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术。术后积极防止感染,给予大量抗生素,同时积极纠正贫血。若子宫破裂发生在基层医院,应尽可能在原地请上级医院来人处理;若必须转院,应在输液、输血、包扎腹部后迅速转院。
2结果
行子宫破裂修补术15例,次全宫切除2例,全宫切除1例。所有患者均痊愈无死亡。
3讨论
子宫破裂按发生原因,分为自然破裂及损伤性破裂;按其破裂部位,分为子宫体破裂和子宫下段破裂;按其破裂程度,分为完全性破裂和不完全性破裂。子宫破裂产妇表现疼痛难忍,烦躁不安,血尿,下腹压痛,出现痉挛性狭窄环,阴道流血等情况,应考虑有先兆子宫破裂可能。出现剧烈腹痛后突然腹痛消失,或出现休克,结合胎心音消失及腹部检查,则子宫破裂不难诊断。
一旦发现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均应及时应用宫缩抑制药,并尽快行剖腹手术。同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及时输液、备血或输血,有休克者,积极抗休克治疗。对于胎儿尚存活者,应做好新生儿抢救和复苏准备。对于有先兆子宫破裂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术中应仔细探查子宫有无裂伤,如有裂伤,应按破裂处理。如发生子宫破裂,在手术进入腹腔后,首先找到出血处,并立即予以止血[2]。根据产妇情况、破裂程度、部位、有无感染、破裂时间等决定手术方式。除了瘢痕子宫破裂裂口常发生在瘢痕部位外,分娩期子宫破裂往往都在子宫下段扩张部位上。裂口多呈斜行,接近宫颈部位横行,累及阔韧带时呈垂直走行。阴道助产手术的破裂,可延伸到宫颈与阴道。不完全破裂的裂口上有腹膜覆盖,裂口往往延伸至阔韧带内,造成阔韧带血肿。子宫外伤破裂较复杂,常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明确为先兆子宫破裂时,应尽快行剖宫产术,同时迅速给予抑制子宫收缩的药物。子宫破裂的治疗应做到"三早",即早诊断、早手术、早输血。明确诊断后应紧急剖腹探查,同时积极纠正休克及输血,预防感染。手术范围应根据破裂时间的长短、子宫裂口整齐与否、有无感染,以及当时当地的条件,决定行修补术、次全子宫或全子宫切除术。子宫破裂时间在12小时以内、裂口边缘整齐、无明显感染者,可考虑修补缝合裂口。子宫破裂口较大或不整齐,且有感染可能者,可考虑次全子宫切除。子宫破裂口不仅在下段,且向下延及宫颈管或为多发性撕裂,或已有感染者应考虑做全子宫切除。阔韧带内有巨大血肿而不易寻找到出血点时,可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随后寻找出血点,进行缝扎止血。手术中应仔细探察有无邻近脏器损伤。术后应用大量广谱抗感染药物。严重休克者应尽可能就地抢救,若必须转院,应输血、输液、包扎腹部后方可转送。
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及实施,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手术率。加强产前检查,纠正胎位不正,对骨盆狭窄、头盆不称等估计经阴道分娩困难者,或既往有难产史,或有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史,应提前住院待产,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根据指征及前次手术经过决定分娩方式[3]。严格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和应用方法,使用时要有专人观祭或仪器监控。手术助产或剖宫产应掌握适应证与条件,尽可能不做宫体部剖宫产。内倒转或毁胎术后应探查子宫,以便及时发现有无破裂。尽量避免损伤较大的阴道助产,如中高位产钳。
参考文献
[1]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38-841.
[2]杨祖菁.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发子宫破裂的早期诊断[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4, 20(5):261-262.
[3]杨秀萍,侯同秀.分娩期无瘢痕的子宫破裂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6):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