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搏动实时超声检测对胸外按压CPR效果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iang_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实时监测颈动脉血流对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效果评价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实时、无创的血流动力学评估方法。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进行CPR的患者。在开始胸外按压的同时应用床旁超声测量患者的颈动脉血流,记录CPR开始1 min和结束前1 min的颈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V)和舒张期末流速(EDV);记录整个复苏周期内按压频率均值;通过超声评价按压达标率(按压频率100~120次/min为达标);根据CPR过程中记录的超声图像资料回顾计算按压中断时间。

结果

研究期间共完成CPR过程中超声监测39例,其中抢救成功21例,成功率为53.8%;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10.9±5.3)min。从开始CPR到获得满意超声图像的时间为1.1~4.9 min,平均(2.5±1.2)min。28例患者在胸外按压全程获取到了满意的超声图像,获取率为71.8%(28/39)。在按压过程中如出现按压频率<100次/min或颈动脉流速下降(PSV<30 cm/s)则及时提醒实施胸外按压者予以纠正。28例获取到满意超声图像的患者CPR开始1 min PSV为(62.9±18.5)cm/s、EDV为(13.9±3.5)cm/s,CPR结束前1 min PSV为(55.4±18.4)cm/s、EDV为(12.9±3.7)cm/s,两个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CPR全程均获得了满意的复苏效果。28例患者按压频率100~149次/min,平均(117±47)次/min;按压达标率为85.7%(24/28);按压中断总时间占所有按压时间的4.4%(25.9 min/587.2 min)。

结论

应用床旁急诊超声监测颈动脉血流具有实时、无创的特点,可作为一种反馈胸外按压CPR效果的可行性方法。

其他文献
患者女,41岁,以"皮疹伴反复口腔溃疡半年余,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个月余"于2010年6月1日人院.患者半年前无诱因出现双颈部无痛性肿胀,双手背指甲周围脓疱样皮疹及反复口腔溃疡于我院就诊,疑诊"白塞病",予雷公藤多苷口服2个月余,自觉手部皮疹加重,并出现躯干、四肢新发脓疱样皮疹,遂停用.颈部肿胀进行性加重,2个月前出现双踝关节肿胀,无疼痛,自行外敷"黄金散"后周身皮疹及双下肢肿胀加重,于当地医院行颈
【摘要】 目的 研究存活素(Survivin)在结直肠腺瘤和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39例结直肠腺瘤及56例结直肠腺癌中Survivin及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Survivin与Ki-67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及病理类型无关;而与腺瘤上皮内瘤变的级别有关。Survivin与Ki-67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
例1 22岁,孕2产0,因"孕22周胎死宫内,要求终止妊娠"于2008年2月19日入院.患者3年前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双下肢动脉血栓行人工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及双下肢股动脉切开取栓术,术后长期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本次妊娠早孕期用肝素抗凝,中孕期改用华法林每日3.00 mg及3.75 mg隔日交替.术前查凝血酶原时间(PT)31.9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72.停用华法林改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