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耳穴埋豆对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3~12月在术后应用耳穴埋豆护理疼痛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临床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循证思维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实验组与参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耳穴埋豆对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的疼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耳穴埋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的特点,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耳穴埋豆;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混合痔是指位于齿状线附近,是由齿状线上、下静脉丛互相互吻合且扩张而成,围绕直肠肛管一周的直肠粘膜和肛管皮肤的曲张静脉团,即称为环状混合痔,是痔疮发展的最后阶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列为肛肠科难治病之一,最终需手术治疗。手术可以彻底治愈痔疾,同时能缩短疗程,并且能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环状混合痔的切除面临的问题是,伤口面积会相对比较大,疼痛是术后主要的护理问题,如果不能减轻病人的疼痛,有可能会导致病人尿潴留、便秘等并发症,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等,所以减轻疼痛护理是当务之急。
目前,已有的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的因素包括病区环境、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患者一般选择镇痛泵镇痛或肌肉注射止痛剂镇痛,但是镇痛效果不尽如人意,并且镇痛药物副作用大。为此,本文运用中医学经络学说,应用耳穴埋豆法来减轻术后疼痛。通过实践,将循证护理在对耳穴埋豆护理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应用于实践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12月收治的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男44例,女36例,年龄在19~72岁,平均45岁,患者都是在环状混合痔切除术及肛周药物注射封闭术后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年龄、性别、病情及手术方法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具有可比性。
2.2 循证实践
2.2.1 评估方法、
长海痛尺是将NRS-10与VRS-5的评估疼痛的方法,也是目前临床一线常用的疼痛量表(图1)。
图一 长海痛尺
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患者采用长海痛尺来评分,对照组按照常规给于术后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于患者药物治疗,定期对患者进行换药和健康宣教。观察组的循证护理方法如下:
2.2.2 提出护理问题
循证护理组在每个术后病人出院后总结1次,发现疼痛是术后病人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并且对于很多病人选择口服止痛药和选择镇痛泵止痛的效果并不如人意,甚至有些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耳穴埋豆是根据人体经络腧穴的性能及耳与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相应的穴位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我科护理组尝试术后常规应用耳穴埋豆缓解疼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其过程中护理人员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利用王不留行仔刺激耳穴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2.2.3 循证及评价
我们根据提出的临床护理问题,通过对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思维护理方法的相关知识培训,将熟悉掌握循证思维护理方法的护士组成循证小组。另外,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的文献,查阅书籍,结合临床经验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得出一个最佳的护理方案,最后确定结论。
2.2.4 护理计划的制定
(1)保持病房环境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整洁舒适,及时帮助患者更换床单和衣被,患者能够有良好的休息环境才能够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患者麻醉方式的不同,取不同的卧位,局部麻醉一般患者平卧1至2小时,腰椎麻醉患者一般需去枕平卧6小时。(2)要加强对术后患者的巡视,注意观察患者伤口疼痛的部位和程度,还有伤口敷料情况以及时了解患者伤口是否有大出血。(3)所有患者嘱其手术当天不得排便,可于次日晨如有便意可行大便,若无便意,可不行排便,排便后进行坐浴,并由医生换药治疗,少数病人出现便秘,是因为术后慢性疼痛不敢大便,或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摄入过少引起,可交待患者饮食多摄入通便的食物,及服用杜密克、麻仁软胶囊等润肠通便的药物。(4)对一般疼痛者,可予以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放松患者情绪,如看电视、听音乐、深呼吸等。如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治疗,我们科室一般使用氨芬双氢可待因。另外,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的补液,我们主张第一次使用留置针,以便后两天穿刺,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
2.2.5 实施护理计划与评价
(1)实验组护理
进行以上的常规护理的同时,还进行耳穴埋豆止痛的临床观察。所有的中医耳穴埋豆操作由经过培训过的护理人员操作,操作标准严格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1]执行。但耳廓有炎症,湿疹,冻伤,溃疡时不宜进行耳穴治疗,年老体弱者刺激不宜太强,孕妇慎用,习惯流产者忌用。严重心脑肾疾病慎用。
(2)护理方法
①取穴以神门、交感、皮质下、大肠、直肠、脾、肾、尿道、膀胱为主。②协助患者取适宜的体位,首先耳廓局部用75%酒精棉球擦去污垢,然后用探针按压所取穴位,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的变化,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酸、胀、痛的感觉,如若有这些特征即所按压部位为耳穴,选取正确的耳穴之后,用0.6cm×0.6cm带有王不留行子的胶布贴在耳穴上,每侧取穴指导患者用拇指与食指指腹按压,每天按压5次,每次按压15下,每周换两次。经过10天护理,结果见表1: 表1环状混合痔术后经过不同护理方法比较的结果
护理后疼痛 尿潴留 便秘 恶心
实验组 均值 3.65±0.2767 3.85±0.2940 3.60±0.2511 3.50±0.2718
方差 0.7974 0.9000 0.6564 0.7692
对照组 均值 6.05±0.5090 5.41±0.3979 5.80±0.4959 5.95±0.5454
方差 2.6976 1.6488 2.5610 3.0976
表1说明了环状混合痔术后实验组的术后疼痛和不良反应比对照组减轻很多,均值皆小于术后疼痛,同时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情况疼痛和不良反应减少,均值皆小于对照组。同时,术后疼痛实验组方差较小,说明采用耳穴埋豆治疗术后疼痛波动小,病人疼痛控制相对稳定。反映了耳穴埋豆治疗的护理方式在减轻病人疼痛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并且该方法稳定性较高。
表2实验组术后疼痛相关分析
实验组 护理后疼痛 尿潴留 便秘 恶心
护理后疼痛 1
尿潴留 -0.005694497 1
便秘 -0.056704798 0.053376051 1
恶心 -0.098215591 -0.092450033 0.144337567 1
表3对照组术后疼痛相关分析
参照组 护理后疼痛 尿潴留 便秘 恶心
护理后疼痛 1
尿潴留 -0.022122907 1
便秘 0.163829227 0.109328149 1
恶心 0.035941235 -0.034925035 0.234995055 1
表2、3的相关数据和分析反应了术后疼痛与尿潴留、便秘、恶心相关性不高。手术后疼痛与尿潴留、便秘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与恶心正相关,亦即存在一定的不良并发反应。对照组的相关性分析中个,虽然护理后疼痛与恶心的并发反应相关性下降,但便秘的相关性提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而耳穴埋豆治疗的护理方式使得护理后疼痛与尿潴留、便秘、恶心相关性都成为负相关,相关程度都下降,说明该方法有着较好的减轻术后不良反应的功效。
表4 ANOVA分析摘要表
组 观测数 求和 平均 方差
实验组 40 -212 -5.3 2.779487
参照组 40 -102 -2.55 4.510256
将实验组和参照组的疼痛数据与术后疼痛值做一次差分,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到实验组均值减少了5.25个长海疼痛尺度,参照组减少个长海疼痛尺度,相对于参照组,实验组疼痛平均减少了2.75个长海尺度,实验组的方差也比参照组低。表明耳穴埋豆的疗效比常规护理更能减轻病痛,并相对稳定。
3 小结
综上分析,耳穴埋豆对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有显著的疗效。
耳穴埋豆对环状混合痔的机理:《内经》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从传统的中医理论角度上说,耳与脏腑经络系统息息相关,耳可以反映经络系统五脏六腑的疾病,亦可经刺激耳廓反应(耳穴)对五脏六腑进行调节,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2]。一是通过对耳穴进行不断的机械刺激,从而经丘脑系统调节神经,使大脑兴奋和抑制从而产生镇痛效果;另外,通过影响体液中激素的动态平衡激发机体内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广泛动员体内各种免疫因素,从而调动机体的主观能动性[3]。直肠穴受到刺激可直接作用于大肠,兴奋交感神经,缓解内脏平滑肌痉挛,而神门穴则有镇痛、镇静、安神的作用[4],从而缓解了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
耳穴埋豆是祖国医学的传统方法,适用病症多、操作方便快捷,起效快,并且副作用少,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大部分患者在进行耳穴埋豆过程中不会增加负担,而且能够起到适量运动的作用,患者在进行耳穴埋豆后,疼痛状态有了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90-193.
[2] 朱江,李淳,张怡.耳针[M].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
[3] 杨珠英,张旭玲.耳穴埋豆法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11,31(5):504-505.
[4] 赵蓉,严力峰,郑燕琴.耳穴瞌籽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2012,32(6):37-38.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耳穴埋豆对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3~12月在术后应用耳穴埋豆护理疼痛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临床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循证思维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实验组与参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耳穴埋豆对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的疼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耳穴埋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的特点,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耳穴埋豆;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混合痔是指位于齿状线附近,是由齿状线上、下静脉丛互相互吻合且扩张而成,围绕直肠肛管一周的直肠粘膜和肛管皮肤的曲张静脉团,即称为环状混合痔,是痔疮发展的最后阶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列为肛肠科难治病之一,最终需手术治疗。手术可以彻底治愈痔疾,同时能缩短疗程,并且能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环状混合痔的切除面临的问题是,伤口面积会相对比较大,疼痛是术后主要的护理问题,如果不能减轻病人的疼痛,有可能会导致病人尿潴留、便秘等并发症,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等,所以减轻疼痛护理是当务之急。
目前,已有的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的因素包括病区环境、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患者一般选择镇痛泵镇痛或肌肉注射止痛剂镇痛,但是镇痛效果不尽如人意,并且镇痛药物副作用大。为此,本文运用中医学经络学说,应用耳穴埋豆法来减轻术后疼痛。通过实践,将循证护理在对耳穴埋豆护理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应用于实践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12月收治的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男44例,女36例,年龄在19~72岁,平均45岁,患者都是在环状混合痔切除术及肛周药物注射封闭术后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年龄、性别、病情及手术方法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具有可比性。
2.2 循证实践
2.2.1 评估方法、
长海痛尺是将NRS-10与VRS-5的评估疼痛的方法,也是目前临床一线常用的疼痛量表(图1)。
图一 长海痛尺
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患者采用长海痛尺来评分,对照组按照常规给于术后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于患者药物治疗,定期对患者进行换药和健康宣教。观察组的循证护理方法如下:
2.2.2 提出护理问题
循证护理组在每个术后病人出院后总结1次,发现疼痛是术后病人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并且对于很多病人选择口服止痛药和选择镇痛泵止痛的效果并不如人意,甚至有些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耳穴埋豆是根据人体经络腧穴的性能及耳与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相应的穴位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我科护理组尝试术后常规应用耳穴埋豆缓解疼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其过程中护理人员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利用王不留行仔刺激耳穴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2.2.3 循证及评价
我们根据提出的临床护理问题,通过对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思维护理方法的相关知识培训,将熟悉掌握循证思维护理方法的护士组成循证小组。另外,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的文献,查阅书籍,结合临床经验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得出一个最佳的护理方案,最后确定结论。
2.2.4 护理计划的制定
(1)保持病房环境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整洁舒适,及时帮助患者更换床单和衣被,患者能够有良好的休息环境才能够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患者麻醉方式的不同,取不同的卧位,局部麻醉一般患者平卧1至2小时,腰椎麻醉患者一般需去枕平卧6小时。(2)要加强对术后患者的巡视,注意观察患者伤口疼痛的部位和程度,还有伤口敷料情况以及时了解患者伤口是否有大出血。(3)所有患者嘱其手术当天不得排便,可于次日晨如有便意可行大便,若无便意,可不行排便,排便后进行坐浴,并由医生换药治疗,少数病人出现便秘,是因为术后慢性疼痛不敢大便,或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摄入过少引起,可交待患者饮食多摄入通便的食物,及服用杜密克、麻仁软胶囊等润肠通便的药物。(4)对一般疼痛者,可予以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放松患者情绪,如看电视、听音乐、深呼吸等。如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治疗,我们科室一般使用氨芬双氢可待因。另外,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的补液,我们主张第一次使用留置针,以便后两天穿刺,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
2.2.5 实施护理计划与评价
(1)实验组护理
进行以上的常规护理的同时,还进行耳穴埋豆止痛的临床观察。所有的中医耳穴埋豆操作由经过培训过的护理人员操作,操作标准严格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1]执行。但耳廓有炎症,湿疹,冻伤,溃疡时不宜进行耳穴治疗,年老体弱者刺激不宜太强,孕妇慎用,习惯流产者忌用。严重心脑肾疾病慎用。
(2)护理方法
①取穴以神门、交感、皮质下、大肠、直肠、脾、肾、尿道、膀胱为主。②协助患者取适宜的体位,首先耳廓局部用75%酒精棉球擦去污垢,然后用探针按压所取穴位,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的变化,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酸、胀、痛的感觉,如若有这些特征即所按压部位为耳穴,选取正确的耳穴之后,用0.6cm×0.6cm带有王不留行子的胶布贴在耳穴上,每侧取穴指导患者用拇指与食指指腹按压,每天按压5次,每次按压15下,每周换两次。经过10天护理,结果见表1: 表1环状混合痔术后经过不同护理方法比较的结果
护理后疼痛 尿潴留 便秘 恶心
实验组 均值 3.65±0.2767 3.85±0.2940 3.60±0.2511 3.50±0.2718
方差 0.7974 0.9000 0.6564 0.7692
对照组 均值 6.05±0.5090 5.41±0.3979 5.80±0.4959 5.95±0.5454
方差 2.6976 1.6488 2.5610 3.0976
表1说明了环状混合痔术后实验组的术后疼痛和不良反应比对照组减轻很多,均值皆小于术后疼痛,同时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情况疼痛和不良反应减少,均值皆小于对照组。同时,术后疼痛实验组方差较小,说明采用耳穴埋豆治疗术后疼痛波动小,病人疼痛控制相对稳定。反映了耳穴埋豆治疗的护理方式在减轻病人疼痛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并且该方法稳定性较高。
表2实验组术后疼痛相关分析
实验组 护理后疼痛 尿潴留 便秘 恶心
护理后疼痛 1
尿潴留 -0.005694497 1
便秘 -0.056704798 0.053376051 1
恶心 -0.098215591 -0.092450033 0.144337567 1
表3对照组术后疼痛相关分析
参照组 护理后疼痛 尿潴留 便秘 恶心
护理后疼痛 1
尿潴留 -0.022122907 1
便秘 0.163829227 0.109328149 1
恶心 0.035941235 -0.034925035 0.234995055 1
表2、3的相关数据和分析反应了术后疼痛与尿潴留、便秘、恶心相关性不高。手术后疼痛与尿潴留、便秘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与恶心正相关,亦即存在一定的不良并发反应。对照组的相关性分析中个,虽然护理后疼痛与恶心的并发反应相关性下降,但便秘的相关性提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而耳穴埋豆治疗的护理方式使得护理后疼痛与尿潴留、便秘、恶心相关性都成为负相关,相关程度都下降,说明该方法有着较好的减轻术后不良反应的功效。
表4 ANOVA分析摘要表
组 观测数 求和 平均 方差
实验组 40 -212 -5.3 2.779487
参照组 40 -102 -2.55 4.510256
将实验组和参照组的疼痛数据与术后疼痛值做一次差分,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到实验组均值减少了5.25个长海疼痛尺度,参照组减少个长海疼痛尺度,相对于参照组,实验组疼痛平均减少了2.75个长海尺度,实验组的方差也比参照组低。表明耳穴埋豆的疗效比常规护理更能减轻病痛,并相对稳定。
3 小结
综上分析,耳穴埋豆对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有显著的疗效。
耳穴埋豆对环状混合痔的机理:《内经》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从传统的中医理论角度上说,耳与脏腑经络系统息息相关,耳可以反映经络系统五脏六腑的疾病,亦可经刺激耳廓反应(耳穴)对五脏六腑进行调节,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2]。一是通过对耳穴进行不断的机械刺激,从而经丘脑系统调节神经,使大脑兴奋和抑制从而产生镇痛效果;另外,通过影响体液中激素的动态平衡激发机体内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广泛动员体内各种免疫因素,从而调动机体的主观能动性[3]。直肠穴受到刺激可直接作用于大肠,兴奋交感神经,缓解内脏平滑肌痉挛,而神门穴则有镇痛、镇静、安神的作用[4],从而缓解了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
耳穴埋豆是祖国医学的传统方法,适用病症多、操作方便快捷,起效快,并且副作用少,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大部分患者在进行耳穴埋豆过程中不会增加负担,而且能够起到适量运动的作用,患者在进行耳穴埋豆后,疼痛状态有了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90-193.
[2] 朱江,李淳,张怡.耳针[M].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
[3] 杨珠英,张旭玲.耳穴埋豆法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11,31(5):504-505.
[4] 赵蓉,严力峰,郑燕琴.耳穴瞌籽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2012,32(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