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宋黔中诗的历史地理意象及其意义

来源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中是我国西南与中南交汇过渡桥梁地带,具有独特喀斯特自然地貌与多民族文化混杂的人文地理特征。唐宋时期的诗人写有不少咏赞黔中地区的"黔中诗"。这些诗歌一方面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唐宋黔中地区的地理环境和风俗民情,艺术地记录唐宋人对黔中地区的地理感知、宋美趣味和华夷文化观念的变迁,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史意义。
其他文献
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大量存在农民权益受损的现象。调查发现,农民农地转让的知情权不明晰、自愿权受限制、经济利益难以保障等导致农民权益受损。究其根源,有地方政府的原因,有
高校教师的课堂话语观对大学生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当前课堂生态视阈下高校教师话语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国家认同、缺少辩证思维、疏于生命肯定和流于庸俗表述等。高校
大屠杀叙事是南京对外形象塑造工程中不可回避的论题,因为此类叙事很大一部分具有国际影响力,为许多外籍人士所知。历史不可更改,正视这段悲痛和屈辱的历史,并借力于相关叙事
白鹤梁题刻文献是研究宋代涪州的重要资料,今将题刻文献与其他古代典籍相互结合,对南宋时期的涪州知州进行考察,梳理其基本任职情况,整理出近40位知州。这些知州每任时间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