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深松作为旱作节水栽培机械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就对松江镇机械化深松的调查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深松整地;整地技术;机械化深松;技术推广
开展深松作业能够改良土壤性,蓄水保墒,改善根系生长条件,增强抗倒伏能力,能有效促进粮食等作物稳产高产。鉴于此技术能产生如此效果,笔者对蛟河市松江镇推广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应用状况总结如下:
1 工作措施
机械化深松技术作为保护耕作的一项内容,我镇在2011年进行了大力推广,农机补贴项目也将深松机具列为重点补贴机具,我们为推广这一技术做了大量的宣传推广工作。
1.1 加强宣传,让群众思想上接受
通过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积极宣传深松整地的意义与作业要求,提高农民对深松整地农机技术的认知水平。结合送科技下乡、农机购置补贴、安全检查、检修服务等工作发放明白纸,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果。
1.2 建立示范点,让群众直观上感受
各村都建立了示范点,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通过示范点的对比,让群众亲眼看到深松整地的好处,以客观事实促进主观接受。
1.3 分解任务,让政策充分落实到位
深入种田大户、耕地面积较大的村庄和部分专业合作社中进行重点动员,讲清深松整地的重要性和应用优势,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应用新技术。把推广任务分解指标下达到各村,以促进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规定凡购买大型拖拉机的农机户必须配套深松机,这样才能优先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2 推广深松技术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通过调查回访和观摩示范地块,我们掌握了深松技术推广的一些基本状况,也了解到影响其推广的原因。据有关专家对比试验和有经验的农户反映,长期以来,传统耕作方式致使耕层变浅、土壤板结严重,使其难以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对水、肥、气、热的需求和根系的伸展,而实行农机深松作业可以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性能,促进农作物根系下扎,增强农作物抗旱抗倒伏能力。仅此一项技术,就可使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每667㎡增产50kg左右。尽管深松技术有如此的优势,但在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2.1 传统的耕作习俗是影响深松推广的主要因素
精耕细作的传统方法已在农民的农耕生产中根深蒂固,虽对深翻有一定的认识和接受,但深松则尚不为广大农民群众所认可,他们以为全部翻动土层不利于下茬作物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深松技术的推广进度。
2.2 条块经营与规模耕作的矛盾影响深松技术的推广
近年来,虽然有部分土地流转在农机大户手中,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省已实施三十多年,“一家一户一条块”的经营格局严重阻碍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大型拖拉机难有用武之地。
2.3 深松地块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深松机具推广的因素
深松效果的好坏与天气因素有很大关系。根据2012年我省普水量比往年偏多的特点,要适时进行深松。土壤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深松质量,水分过多,会增加深松机动力,作业成本高;土壤水分少时进行深松,导致土壤失水快,影响种子的发芽率。掌握不好深松时机而进行深松直接影响了深松机具的推广。
2.4 领导对深松技术的重视程度影响深松技术的推广
个别乡镇领导对深松工作不够重视,组织不够有力,导致农机深松技术进展缓慢。
3 工作建议
在农机深松整地补贴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将这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好落实好,领导重视是前提,科学规划是基础,宣传引导是动力,示范带动是关键,健全机制是保障,确保质量是根本。
3.1 领导重视,落实责任
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要强化政府行政推动作用,不仅要把机械深松工作作为农机工作的重点来抓,更要把机械深松作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举措全力组织实施。政府主管领导要亲自挂帅,指挥协调各部门分工合作。要紧紧围绕工作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工作方案,逐级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务求工作实效。
3.2 强化宣传,搞好服务
充分利用新闻媒介与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重要作用,提高广大农民应用深松技术的自觉性,及时总结和宣传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為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机手培训和技术指导,切实提高作业质量。
3.3 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
据农机户反映,条块种植大大影响了深松作业的推进,因此,应积极组织协调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实施机械深松,连片作业示范,整乡整村推进,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算、带着农民干,让农民尽快掌握技术、看到效果、得到实惠,为大面积推广深松技术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3.4 积极对上争取
为做好深松技术的推广工作和提高农机大户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带头示范作用,应积极对上争取对深松作业的补贴。实施土地深松,就必须使用大型拖拉机带动,这无形中增加了作业成本,如果实行农机作业补贴,将会加快深松技术推广的步伐。
【关键词】深松整地;整地技术;机械化深松;技术推广
开展深松作业能够改良土壤性,蓄水保墒,改善根系生长条件,增强抗倒伏能力,能有效促进粮食等作物稳产高产。鉴于此技术能产生如此效果,笔者对蛟河市松江镇推广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应用状况总结如下:
1 工作措施
机械化深松技术作为保护耕作的一项内容,我镇在2011年进行了大力推广,农机补贴项目也将深松机具列为重点补贴机具,我们为推广这一技术做了大量的宣传推广工作。
1.1 加强宣传,让群众思想上接受
通过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积极宣传深松整地的意义与作业要求,提高农民对深松整地农机技术的认知水平。结合送科技下乡、农机购置补贴、安全检查、检修服务等工作发放明白纸,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果。
1.2 建立示范点,让群众直观上感受
各村都建立了示范点,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通过示范点的对比,让群众亲眼看到深松整地的好处,以客观事实促进主观接受。
1.3 分解任务,让政策充分落实到位
深入种田大户、耕地面积较大的村庄和部分专业合作社中进行重点动员,讲清深松整地的重要性和应用优势,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应用新技术。把推广任务分解指标下达到各村,以促进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规定凡购买大型拖拉机的农机户必须配套深松机,这样才能优先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2 推广深松技术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通过调查回访和观摩示范地块,我们掌握了深松技术推广的一些基本状况,也了解到影响其推广的原因。据有关专家对比试验和有经验的农户反映,长期以来,传统耕作方式致使耕层变浅、土壤板结严重,使其难以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对水、肥、气、热的需求和根系的伸展,而实行农机深松作业可以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性能,促进农作物根系下扎,增强农作物抗旱抗倒伏能力。仅此一项技术,就可使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每667㎡增产50kg左右。尽管深松技术有如此的优势,但在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2.1 传统的耕作习俗是影响深松推广的主要因素
精耕细作的传统方法已在农民的农耕生产中根深蒂固,虽对深翻有一定的认识和接受,但深松则尚不为广大农民群众所认可,他们以为全部翻动土层不利于下茬作物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深松技术的推广进度。
2.2 条块经营与规模耕作的矛盾影响深松技术的推广
近年来,虽然有部分土地流转在农机大户手中,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省已实施三十多年,“一家一户一条块”的经营格局严重阻碍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大型拖拉机难有用武之地。
2.3 深松地块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深松机具推广的因素
深松效果的好坏与天气因素有很大关系。根据2012年我省普水量比往年偏多的特点,要适时进行深松。土壤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深松质量,水分过多,会增加深松机动力,作业成本高;土壤水分少时进行深松,导致土壤失水快,影响种子的发芽率。掌握不好深松时机而进行深松直接影响了深松机具的推广。
2.4 领导对深松技术的重视程度影响深松技术的推广
个别乡镇领导对深松工作不够重视,组织不够有力,导致农机深松技术进展缓慢。
3 工作建议
在农机深松整地补贴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将这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好落实好,领导重视是前提,科学规划是基础,宣传引导是动力,示范带动是关键,健全机制是保障,确保质量是根本。
3.1 领导重视,落实责任
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要强化政府行政推动作用,不仅要把机械深松工作作为农机工作的重点来抓,更要把机械深松作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举措全力组织实施。政府主管领导要亲自挂帅,指挥协调各部门分工合作。要紧紧围绕工作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工作方案,逐级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务求工作实效。
3.2 强化宣传,搞好服务
充分利用新闻媒介与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重要作用,提高广大农民应用深松技术的自觉性,及时总结和宣传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為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机手培训和技术指导,切实提高作业质量。
3.3 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
据农机户反映,条块种植大大影响了深松作业的推进,因此,应积极组织协调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实施机械深松,连片作业示范,整乡整村推进,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算、带着农民干,让农民尽快掌握技术、看到效果、得到实惠,为大面积推广深松技术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3.4 积极对上争取
为做好深松技术的推广工作和提高农机大户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带头示范作用,应积极对上争取对深松作业的补贴。实施土地深松,就必须使用大型拖拉机带动,这无形中增加了作业成本,如果实行农机作业补贴,将会加快深松技术推广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