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饮食你不可不知的数字

来源 :家庭医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a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吨 人一生吃进去的食物大约为60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被人体消化吸收后,不仅用来建造和维护人的身体,还用来维持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所以,请记住: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13.4吨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食盐摄入量为5克,而目前北京市民的食盐摄入量为13.4克,比建议量多出一倍多,因此我们应想尽一切办法,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北京市政府为每个家庭发放了2克的盐勺,就是为了帮助市民控盐。此外,不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量,还要控制那些含盐量高的食品和调味品。例如咸菜、酱豆腐、酱油等。
  50吨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为25克,但目前北京居民烹调油用量大,平均每人每天超过了50克。虽然植物油不含有胆固醇,但是依然能够提供大量能量,对预防慢性疾病不利,因此,北京居民的烹调用油至少要减掉一半。带刻度的限油壶是帮助我们控制烹调用油的好帮手,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将每周的食用油放入限油壶,循序渐进。逐渐将烹调油用量降到健康范围内。
  30分钟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提出建议,我们每天应保证30分钟的重度身体活动(相当于快走),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加可以将时间延长至60分钟,或者30分钟的重度身体活动,应避免诸如看电视等久坐习惯。
  45.5% 北京市居民源自粮食的能量摄入为45.5%,达不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50%~60%的要求,调查显示,1992-2002年的十年间,北京居民平均每人每天的粮食消费量减少了40克,“五谷为养”的地位正在动摇。我们应坚持谷类食物在膳食中的主体地位,保证每天摄入充足的粮食。
  65克 1992~2002年的十年间,北京居民每人每天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增加了65克。
  5℃、60℃ 室温下储存食品,微生物极易繁殖,若是将温度控制在5℃以下,或者60℃以上,可以使大部分微生物生长速度减慢或者停止。
  150℃ 炒菜时,油的温度不宜超过150摄氏度,特别是不要等到冒油烟,高温烹调不仅会破坏食用油中的部分营养成分。而且会产生多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并污染厨房和居室空气,威胁健康。
  200克 建议每天吃多种新鲜的水果,摄入量为200克以上,糖尿病人则需要依照医生嘱咐进行选择。在保证自己不会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下,健康人可在餐前吃水果,餐前食用的好处在于水果可以帮助我们控制适量并保持体重。蜜饯、果脯、果干等水果制品在营养素含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能代替新鲜水果。
  500克 新鲜蔬菜是人类每天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年人每天最好吃蔬菜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这里推荐的数量是指择好的菜,在实际购买和操作时,应考虑到择菜时的消耗。
  500克 畜肉属于“红肉”,相比禽肉和鱼肉等“白肉”,其脂肪含量较高,能量密度大,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宜多吃。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提出建议,每人每周“红肉”的食用量不宜超过500克。
  547毫克 北京居民的钙平均摄入量仅为547毫克,为推荐摄入量的2/3,应适当摄入钙含量高的食物,保证奶制品的摄入,预防骨质疏松症。
  1200毫升 水约占一个健康成年人体重的60%-70%,儿童则比例更高,新生儿体内的水分可达80%。因此及时适量的补充水分对人体健康极为重要。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从事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天至少饮水1200毫升(约6杯),并以煮沸后自然冷却至20-25摄氏度的温开水为宜。
其他文献
博物馆的英译展览文本,是对外传递信息的桥梁,对介绍馆藏文物及其历史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南越王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