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先生与讲台同在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s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志敏先生说:“当年我为了生活走上这三尺讲台;今天,我离开这三尺讲台则一刻也无法生活。”这话我信。贾先生今年78岁,罹患癌症,动过六次手术,仍屹立在讲台上。上手术台与上讲台,进出于病房与教室,成为他生活之常态。他以信念逾越、战胜病痛,将师道之壮美演绎到极致。
  我曾设想将如何死去,我愿死在讲台上。教师死于讲台如同战士死于战场,死得其所。我羡慕胡适先生死于演讲,这是学者之莫大福气。但愿我们都能如愿以偿。
  2016年5月6日的杭州“千课万人”教学观摩会,我有幸给贾先生评课。初次见面的第一印象:谦恭、儒雅、神采奕奕,丝毫感觉不到是年近八旬的病人。张伯阳先生告诉我,贾先生不论身体有多不好,只要一上讲台,便精、气、神十足,光彩照人。诚哉斯言,先生出现在讲台,会场顿时熠熠生辉、天花乱坠。
  先生上五年级作文:《作文好玩,用事实说话》。他侃侃而谈:“语文比数学好玩,数学只有一个答案,语文则变化无穷。表达同一个意思,有无数种口语、书面语……”他的话既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也创造了轻松的气氛,激发起了学生的言说欲。”学习“怎样说得有趣”,是其教学目标。他要学生写“我”,说说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再以学生的优秀作文“示例”,让他们领会如何说得有趣。他对学生的朗读、发言、作文均悉心评判、纠正,使之明白怎样才更准确、生动。如,学生说“我爱吃零食”,先生马上纠正说“我是个‘吃货’”;学生说“妈妈就生了我一个,我很爱妈妈”,先生脱口而出“我是妈妈的小棉袄”;学生说“我爱吃冰淇淋”,先生改为“冰淇淋是我的最爱”……学生说得好,他适时加以鼓励:“作家从这里起步。”扣紧目标,一以贯之,不蔓不枝,是先生最见功力之处。
  课后我评点道:“这是我听到的最凝练、最老到、最稳健、最机敏的课。”凝练,表达精练;老到,胸有成竹;稳健:有条不紊;机敏,反应敏捷。教学内容、节奏的掌控,张弛有度、恰到好处。没有噱头、没有雕饰,是半个多世纪历练出的浑然天成之境界。
  目标集中——单纯中见深蕴,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组织恰当——简洁中见严谨,层层铺垫,稳扎稳打。
  点拨精准——细微处见敏锐,不假思索,一语中的。
  先生为讲台而生、而活,讲台为先生而设、而美。先生与讲台同在,是吾辈之幸。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一、课前谈话,聊“神”  (师板书“神”)  师:现代社会通常用来形容某些本领异常高超的人为“神”,如电影里常看到赌术高超的人被称为——“赌神”。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神?  生:比如说军神。  师: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  课文的题目,你挺会偷懒的。  (哄堂大笑)  师:谁再说一个?  生:神医。  师:神医,或者我们把这个医放到前面来,有医神,也有医圣,对吧?  生:武神。  师:好像有一部电影里面
一、导入:一本书引出一个人  师:知道同学们喜欢读书,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课件出示)这本书的名字叫——  生:《儒林外史》。  师:读得很正确。这个书名在我们语文课本上出现过吗?  生:出现过,在《少年王冕》一课的下面。  师:这本书就诞生在我们南京。作者是——  生:吴敬梓。  师:这个名字也出现在了语文课本上。读得很准确,看来你们预习时很用心。这本书被称为“儒林百丑图”,是吴敬梓先生花了2
《问银河》是苏教版第四册中一首文学性很强的儿童诗。在这首诗歌中,作者以孩子的口吻对美丽神秘的银河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体现了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首诗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向银河提出的富有想象力的问题,第二部分为学生的想象留下了无限的空间。  在往常的教学中,教师通常的做法是逐节教学课文,并进行讲解。但在本课中,有许多词语学生较难理解,如“航标灯”“斜拉桥”“葛洲坝”等,因为
为加强幼儿的科學启蒙教育,培养幼儿探索科技的兴趣,近日,山东省广饶县康居幼儿园组织开展第六届“STEM ”科技节活动。幼儿通过科学实验操作、科技绘画展览、科技作品展示等多样的活动形式,在动手操作、参观展览中走进科技世界,感受科技探索的喜悦和科学技术的魅力。  (作者:王文琪 山东省广饶县康居幼儿园)
编者按:教育是一项艰苦的事业,千百年来,无数教育工作者历尽艰辛上下求索,为教育呕心沥血。教育又是一门艺术,是不断发现人、创造人的美丽艺术。教育无时无刻不在发现人的潜力和发展的可能,无时无刻不在围绕学生主体的发展创造着一种又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只要坚持准确的发现,坚持充满想象力的创造,教育就会在艰苦却甜蜜的路上愈行愈平坦。  今天我们走进北京市顺义区裕龙小学,探寻融入学校的特色教育发展轨道
2012年10月,我参加了深圳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组织的香港研修学习,期间利用了两天时间,走进了培侨小学和秀明小学,进行了全方位的认真细致的考察学习。这两所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校园环境和人文气息等,都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获益匪浅。  一是香港的学校享有相对独立的自主办学权利。由于历史的因素及办学机制的不同,绝大多数的香港的学校都享有较独立的自主办学权利。政府行政部门和管理机构,甚少干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教我们体育的是林慧老师。我在其门下受业三年,收获无数快乐。彼时,皆称“老师”为“先生”,故,本文称林慧老师为林先生。  入学之后,我在浦东一所乡村小学读书。我既不聪明也不用功,不做作业还要逃课。放学了,在田头四处游荡,上树掏鸟窝,下河捉鱼虾,直到满天星斗才摸黑回家,所以成绩一直平平,读三年级了依然了无长进。1948年,上海解放前夕,我们举家迁到浦西静安寺附近居住,我也转入位于极司
【教学目标】  1. 在师生交流对话中自主建构学习任务: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语(认读、理解“骆驼、证明、认输、评理、园子、围墙、茂盛、抬起前腿、扒在墙上、跪下前腿、往门里钻、又窄又矮、大模大样”,书写“证明、认输、评理”);熟读课文,会讲故事。  2. 在自主学习中完成方法和过程的建构。  3.通过语言的积累和迁移,实现语言的增量,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寓言  喜欢
那天午后,当庄嫣然从睡梦中醒来,看见手机上未读信息的那一刻,脑海里竟产生一种要把很多年前已经停止的欢乐重续下去的念头。  朱辉亚告诉她,短期培训快结束了,要回去了。不知她今晚是否有空。朱辉亚想请她去他母校,他们或许可以在那里吃晚饭。最后,朱辉亚又为自己的唐突道歉——如果她另有安排的话,那也没关系。  她当然有空,当然没有别的安排。  ——心底之欢喜竟如此强烈,连她自己都感到吃惊。几天前,他们在朋友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毕业离别时。似乎一进入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那种即将毕业、劳燕分飞的感觉就在教室里弥漫开来。走进六年级最后一个主题单元“难忘小学生活”(人教版),这种离别的意味就变得更加浓烈了。教材在这个综合性学习单元中设置了“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从各个维度阐发了对学校、老师和学伴的依恋。然而,这些远远不足以表达在这个校园里生活了六年的学生们满腔的赤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