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故事中练就能说、会写、善干的过硬本领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vbklv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胜选时讲能 说、会写、善干,是一名合格领导干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样的能力从哪里来?制胜法宝和秘籍就隐藏在讲述、撰写、创造故事的微妙过程之中。用心耕耘于讲述故事、撰写故事、创造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和巩固能说、会写、善干能力的过程,本身就是在走故事改变命运的成功捷径。
  在讲述故事中成为一个“能说”的人
  身处这个需要借助故事来引领思想的年代,领导者更应善用寓意深刻的故事与人交流,注重学会用讲故事的方法向部属传达自己的执政理念和工作风格,以达“上下同欲者胜”。华盛顿、杰斐逊、罗斯福、林肯等美国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无一不是善用“故事”传播“理念”的领导者。
  每次大选,每个新上任的总统,都要向美国人民讲述一段美丽动听的故事。克林顿上台执政讲述了一个新经济的故事;小布什上台执政讲述了一个军事经济的故事;奥巴马上台执政讲述了一个新能源的故事;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胜选演讲的主题更是直接讲述了一个重燃美国梦的故事。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黄香温席奉亲,子路翻山讨米,孔融谦逊让梨,让我们铭记孩提时代对传统美德的最初印象;匡衡凿壁借光,祖逖闻鸡起舞,李密牛角挂书,让我们秉持习学时期对奋发图强的最初信念;岳飞精忠报国,商鞅立木取信,魏征直言纳谏,让我们坚定为官从政对履职尽责的最初信仰。正是千千万万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传承了宝贵神圣的华夏文明,点拨着一代代人成长进步。
  相比令人生厌的空洞说教,讲述故事更能赢得听众特别是子女的认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回想近40年的从政经历,讲述故事已经成为自己赢得领导信任、赢得同事理解、赢得部属支持的最大优势。
  作为领导干部,为什么有的人讲话让人昏昏欲睡,甚至心生抵触和厌烦呢?就是因为不会讲故事,不擅长用生动的故事案例去佐证你的观点和道理。
  莫言说,自己是一个因为讲故事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社会需要会讲故事的人,需要用故事的形式给情感层面以感动、给精神层面以撼动、给思维层面以触动。
  在撰写故事中成为一个“会写”的人
  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都是擅于将思想精髓呈于文纸笔墨的写作高人。如果没有例外的话,不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也不论在哪个领域、哪个行业,能说会道的人可能一抓一把,而善写会写的人却凤毛麟角。
  会写,到底有多重要?社会变革总是发于思想运动,而思想运动往往始于文人墨客的笔杆子。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成为无产阶级为消灭剥削和实现专政而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理论武器;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等文章,客观分析了革命形势,批判了消极思潮,鼓舞了斗争士气,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将几亿国人从愚昧思想中唤醒,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激励无数知识青年冲出“藩篱”投入革命。
  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和青年干部苦于写材料、推材料,殊不知躲避这个差事就是在躲避进步、拒绝成功。要知道,不论基层还是机关,不论国企还是民企,都需要能写会写的“笔杆子”把本级领导的施政方略、工作经验、辉煌成就,真实生动地反映给上级、传达给群众。即将走入职场或已经走入职场,就要重视通过勤练撰写故事去夯实妙笔生花的写作功底。同样一件事,在你的笔下妙趣横生,经你的打磨熠熠生辉,证明你有洞察力、有思想力、有鉴别力,说明你是一个值得培养、堪于重用的人才。
  我们不一定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那种创作划时代里程碑式作品的伟大作家,但要注重在撰写论文以及起草领导讲话、政策文件、调研报告、请示报告的过程中擦亮写作能力这块“金字招牌”,精通把浅显的素材勾勒得深入人心,把先进的理念阐释得深入浅出,把深奥的理论美化得趣味无穷。
  在创造故事中成为一个“善干”的人
  有限的生命需要创造更多的故事来增色、来点缀、来回味。奋斗就是在创造故事,奋斗的历程有多艰辛,创造的故事就有多精彩,留给他人的思考就有多深刻。
  美西战争期间,陆军中尉罗文克服艰难险阻,闯过重重障碍,终将一封关涉古巴命运的密信送给加西亚将军,用“忠诚、责任、执行”演绎了一个险象环生的故事,至今仍熠熠闪耀着光芒;阿甘凭借彻头彻尾的纯真和深入人心的执着,从靠金属支架走路到飞奔如风成为大学橄榄球队明星,从饱受歧视、受尽欺辱到成为街知巷闻的越战英雄、乒乓外交大使,诠释了“成功就是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限”的简单哲学,启发人们善把智慧、信念、勇气集于一点,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坚持到底、奋斗到底。
  我们不仅要聆听故事,更重要的是從故事中取得真经,进而创造点拨他人成长、改变他人命运的“故事”。成功路上不乏闪烁着历史光辉的前辈足迹:杨利伟等航天人坚定古老民族的“飞天”梦想,让国旗飘扬在浩瀚深邃的星空;任正非笃定“总有一天反攻进入美国”的执着信念成为行业领军人物……他们之所以成为举世瞩目、令人钦佩的善干者,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不断创造着独特而富有魅力、感人而耐人寻味的故事。
  在讲话或分享时,有时不需要例举伟人英雄的故事,自己身上的故事有时更能将听者或受众代入场景之中,更能让他们感同身受。因而,领导者创造自己的故事,缔造自己的梦想、书写自己的传奇,往往是讲故事的最高境界。
  述了一个重燃美国梦的故事。
其他文献
【摘要】激活课堂是促成学生知识与技能转换,促进教学双赢的良好策略和手段。教师良好的素质,民主和谐合作的课堂气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激活英语课堂实现教学双赢的必备条件。发掘教材内在力量,活化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表演这一重要环节;运用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善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巧用现代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是激活课堂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英语课堂 激活 必备条件 有效手段 双赢  
【摘 要】听说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听力能力的重要途径,能直接反应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加听说考试,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英语教师要高度重视听说考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采取各种措施,推进英语听说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关键词】听说 高中英语 反拨 有效性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在交流
内容提要:光凭一节语文课,学生是很难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必须以课文为基础,培养学生处处探究获得知识的愿望和能力。语文教育的阵地是课堂,教学拓展应首先立足于课堂。拓展教学内容,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十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学课堂留下了十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尽可能地将语文课堂变"大",将课文内容变"长",将教学思路变"宽",将施教方式变"活"。 把学生推向主动学习的地位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但当前的朗读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少因指导不力而读过无痕的问题,如何摆脱这种低效的状态呢?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课堂处处充满了情,这情蕴含在教材、教师、学生和相关资源之间。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悟真情,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点亮"感情朗读"这盏明灯。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不少,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琐的分析多,把一个原本好好的整体,搞得支离破碎;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而学生所得到甚少;作用不大的板书多,学生忙于做笔记,而潜心读书时间少。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而言感到生疏,未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表情达意。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摘 要】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创新,也是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回应,它触及到了课堂教学的根本性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内  容体现创新,主要包括引导学生确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打好创新素质基础应以创新要求归宿,优化创新应成为课堂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因此,在教  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又要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基础对教材内容重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