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形象焦虑”你有吗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per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可能听说过忧郁症、强迫症、多动症、老年痴呆症……但是你听过“社交形象焦虑症”吗?2015年7月,一条被称作“社交形象焦虑”的微博在网上广为流传,不少网友对照微博中所列症状后,纷纷表示“躺枪”,甚至认为自己是“重度患者”的也大有人在。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微博中描述的“社交形象焦虑”症状,有“发完自拍会关注多少人点赞;发完语音会自己点开再听一遍;一旦自己制造了冷场就会很难过;怕没人回应不敢在群里说话,自认为存在感薄弱”;等。这些症状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短短几天时间就有5万左右网友转发,万人左右点赞,超过5 000人评论。
  “社交形象焦虑症”都有哪些症状
  看完“社交形象焦虑症”的症状描述,你中了几条?笔者通过电话、QQ、微信、微博随机采访了50名网友,其中有37人表示自己对照微博中所列的症状,怀疑患上了“社交形象焦虑症”,占到了受访总数的7成多。他们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症状一:觉得只有越快点赞的人才越关注自己,且与自己关系越铁
  59岁的纪大叔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社交形象焦虑症”患者。纪大叔平时很少发朋友圈,但是只要发了就会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数,比如一定要达到“50个赞”,有时甚至会发短信催促亲朋好友给自己点赞。纪大叔认为自己难得发次朋友圈,没人点赞“太没面子了”,于是就不时去看点赞的“实时状态”。并且认为越快点赞的人越关注自己,与自己关系越铁;而那些没有点赞或点赞迟了的朋友,则不够关注自己。
  症状二:每天晒自拍照,发现朋友圈被屏蔽与好友绝交
  25岁的卢小姐是一个自拍达人,喜欢在社交软件上晒自己的自拍照。有趣的是,每次发完自拍照后,她都会不时地看多少人点赞,多少人评论。
  “有一次我翻闺蜜的手机,发现她把我朋友圈屏蔽,我很生气。”卢小姐说,因为那件事情,她和闺蜜冷战了三个月,后来闺蜜主动请她吃饭并解释说是手机设置错了,两人才最终和解。
  症状三:聊天止于“冷场王”, 常躲在被子里哭
  在某文化传播公司上班的小冯平时是一位游戏宅,平时言语很少。“因为我怕我一说话,就会冷场。”小冯说,不管别人聊得怎样火热,他一张嘴,气氛马上就变了。
  小冯告诉笔者,有一次高中同学聚会,大家都很火热地聊天,小冯也忍不住插了几句,可是大家瞬间沉默下来。当晚,小冯睡觉时一直感到心里像堵了块石头那样憋得慌,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了好久。
  症状四:觉得自己毫无存在感,从不在社交群说话
  某大学大三学生于晓华加了30余个QQ群,可是她从来没有在群里说过话,因为她怕自己说话没人搭理会很尴尬。
  “我喜欢坐在电脑前,打开QQ看别人聊天,但我从来不说话。”于晓华告诉笔者,有时即使自己对某个话题感到有话要说,也不敢发言。后来群聊里设置了“匿名聊天”的功能后,她就常常匿名发言。“即使匿名聊天没人搭理,我也觉得浑身不自在,感觉他们好像发现了我是谁。”
  不是一次两次就称为焦虑,扮演好现实生活角色很重要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对于网络流传的种种“社交形象焦虑”的症状,不少人表示深有同感,但这是不是有问题呢?
  心理学专家对此解释说,从专业角度看,所谓的“社交形象焦虑症”只不过是言过其实的调侃,并非官方认可的心理疾病。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这是在满足了饮食、安全等基本需要后很正常的心理需要。因此,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期待点赞、回复和转发并不羞耻,由于期待落空而产生的轻微焦虑情绪,也并非是患了焦虑症。这些举动中所弥漫着的“快来关注我”的渴望,是人类最中坚的基本需求。所以,所谓的“社交形象焦虑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疾病,而是太在意他人的看法所致。这些群体成员的心思细腻,对自身要求高,但是也暴露出他们缺乏自信、内心不够强大的缺陷。
  “社交形象焦虑症”的出现,与网络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交网络刚兴起时是匿名的,一些害羞、孤独的人可以通过社交网络隐匿地表露自己心声,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纾解;然而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特别是微信朋友圈等的出现,其匿名性慢慢消解,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压力已经侵袭网络交流,增加了“匿名者”在社交方面的焦虑情绪,这就容易导致“社交形象焦虑症”的出现。其实对此也不必太过焦虑,以平常心对待就好。网络不论是匿名还是实名,都只是虚拟空间,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扮演好现实生活中的角色。
  并不是发条语音后自己要听一次,或者看看别人点赞多少,就可以称为“社交形象焦虑症”。但是可能反复听,甚至反复改;或者因为关注多少人点赞,以致影响了生活、睡眠,甚者每一两分钟就要看一次;或者因为怕冷场而导致说话结巴;等,就要考虑是否正常了。例如前面所提到的纪大叔及小冯等人的行为,如果已经影响到了现实的生活和心理行为,建议最好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将其行为导向正确的方向。如果不及时改正,可能会逐渐变得更加偏激、焦虑,甚至因为没有达到心中期望的目标,就会产生被抛弃,认为别人不认同自己、故意忽略自己等劣性心理。
  当然,在这其中也可能会有真正的“社交焦虑症”患者。例如那些从来不敢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意见的人,或者一在大庭广众说话就结巴的人,甚至当别人注视自己时就心里紧张、手足无措、举止失当者,应当去咨询心理医生,看自己是不是有轻微的社交焦虑。
  重视潜藏内心深层的焦虑,性格难改但要努力
  事实上更多人可能只是简单地有时间看下点“赞”数;发语音听一遍确认是否漏掉重要信息;群里喊话没人回抱怨一声,下次还是继续喊。尽管这一类“患者”并不属于疾病范畴,但也能反映出他们内心深层的危机感。
  这类人在内心深处会担心自己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下降,担心自身失去存在价值,担心被别人超越、取代。这类人在生活中永远都在奔跑,永远生活在追赶与被追赶中,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停下,所以这类人通常很累。从性格分析这类人大多属于A型性格。虽然焦虑可能会激发灵感,使人更有机会取得成功,然而从健康的观点出发,还是建议大家要注意身体的承受能力,不要过得那么“心累”。
  综上所述,其实大多数人的“症状”是性格因素造成的,但性格是没错的,我们说任何性格的存在都是合理的,那么是否需要调整呢?
  在大多数人心中,性格是很难改变的,特别是成年人。但其实性格是在时刻变化的,我们要时刻对性格做出调整。在现在全民焦虑的社会中,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就会越来越焦虑,逐渐往焦虑症患者的方向走去;而如果我们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了解性格的缺陷,在遇事时注意心理的变化,那么我们的心理也会越来越健康。
其他文献
近来身边几个五十来岁的朋友都说脚关节痛,尤其上楼梯特别痛,如果刮风下雨,痛感更甚.其实,只要定期吃烧酒炖猪脚,几个月就能祛除脚痛,上下楼梯行走自如了.rn取半只猪脚和一斤
汽研中心是一家集标准化与技术法规、产品认证与检测试验研究、质量体系认证、信息服务与软科学研究、工程管理与设计、管理科学研究、汽车高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9年转制后,伴随着汽车工业发展势头,汽研中心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一支总资产超7亿元、占地360亩、分支机构遍布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行业先锋队伍。  汽研中心成立于1985年,是经国
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
小羊出世后,一点点长大,而且渐渐懂事了.rn羊妈妈非常爱小羊,生怕小羊有什么闪失,于是她就告诉小羊千万别和陌生人打交道:“孩子,现在世上坏人太多,你千万要小心.”小羊听后
“两年为期”之后如何建立完善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这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严打”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要进一步统一对“严打
各国的搜查制度各有不同,然而一般都遵循令状、特定性、合理根据、人格权的特别保障等原则。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出发,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对现行的搜查制度逐步地予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网络铺天盖地,知识信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科学理论不断更新,希望与困惑,机遇与挑战,成功与失败,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在干部职工的生活之中。职工思想教育所处的环境也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如何让思想政治工作适应快速变化的新形势,使干部职工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力量进一步凝聚,结合生产一线职工队伍的实际,就如何做好职工思想教育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正面引导,激励职工坚定企
物业管理企业作为服务性行业,为业主提供综合性管理和全方位服务,服务是物业企业的核心产品。随着物业管理和市场秩序的逐步完善,物业管理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竞争也从最初的价格竞争走向服务品牌竞争。如何创新物业服务文化,为业主提供优质、温馨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需求,把兰州石化蓝馨花园打造成和谐美丽小区,是我们物业管理者研究和探讨的一个新课题。  一、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兰州石化蓝馨管理
习近平说,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