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与“志”的关系是中国诗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先秦诸子对“诗”、“志”关系多有论述,但从传世文献的记载来看,曾整理、研究过《诗》,对《诗》多有论述的孔子,除“志之所至,诗亦至焉”外,对这个诗学命题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因而,上博竹书《孔子诗论》中出现的“《诗》亡隐志”就显得意义非常。“《诗》亡隐志”是孔子在春秋时代用诗背景下,对《诗》的文化功能的总结,同时也是在诗、乐分离之后对《诗》的文化功能的再次规定。它在湮没千年之后的重现,既是对孔子《诗》学思想的完善,也是对以“诗言志”为中心的传统诗肇体系的重要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