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恰当运用和把握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本文通过多样性、多向性、民主、注重语言机智等几个方面对于有效的课堂评价的内涵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在一堂语文课中,有效的课堂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能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的功能。语文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能纠正别人的错误;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学生自己及时反省。艺术性的评价,在语文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的课堂评价才是恰当的呢?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
一、课堂评价方式要多样性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真好”、“真棒”等激励性语言比比皆是,“真不错”、“表扬他”,再加上有节奏的拍掌声在课堂上随处可见。表面看来,这样的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似乎学生就真的成了课堂的小主人,但我们仔细一想,这样的评价手段和评价语言,真的有效吗?总是一味地以高呼口号、鼓励拍手或用口头禅进行评价,只会渐渐地让学生感到厌倦,教师重复这样的评价越多,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会越强。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反应冷淡,感觉索然无味是很自然的事。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要,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渴望变化,追求新鲜,期待惊喜。我们为何不尝试多样的评价,在评价的方法方式上创新求变呢?我们可以运用多样、生动、灵活、丰富的评价语言,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定期更换、常用常新、层出不穷,能够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语,最好能够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使学生如沐春风,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比如“别灰心,下次还有机会,咱们再争取”、“你的想法真好,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想出来的?”、“你的观察真仔细,有着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你分析问题这么透彻,老师真希望每节课都能听到你的发言呀!”、“你这节课发言了好几次,看得出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你讲的真好,给大家开了个好头”、“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讲了,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诸如此类的评语语言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却处处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引导和期待,是教师对学生一腔关爱的真挚流露。这样的评价语言是有效的,必定会深深打动孩子,并能使孩子不断进步。
二、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向性评价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的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要手段。自我评价是学生根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开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监控、自我提高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开展自我评价时,将不断反思自我,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在教学中,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一般是相互结合的。生生互评的意义是在于促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发展交往合作的学习能力,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动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师生互评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互相评价,以期达到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使用这种评价方法,学生评老师这方面则比较巧妙,这种形式往往是教师为了达到促使学生读书深思的目的,提出相对应的观点组织辨析或以示范朗读为目的,引导学生领悟朗读的艺术和技巧。
三、评价要民主
教师的评价要民主,因为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见地、不同的理解,对一个特定的课堂教学来说,评价结果必然也是不同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体性、独立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评价民主了,能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信心,促进他们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价能力,促使元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对阅读教学来说,学生有不同的感悟和不同的理解,教师不能用“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应该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
四、课堂评价要抓住时机,注重语言机智
教师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使课堂妙趣横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有一次我在教学《我选我》一课时,我提出“你觉得王宁是怎样一位小朋友时?”,有位平时经常举手发言的小男孩讲得头头是道,他说:“王宁是一个勇敢的小朋友,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不说话,只有王宁勇敢地站起来推选自己,而且他是一个长得很帅的小朋友,我从课文图片看出来的。”我马上接口道:“你也和王宁一样呢,不光人长的帅,也非常的勇敢,每次都是第一个举起手,我是不是可以叫你小王宁”,顿时课堂里一片笑声,这个学生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样的课堂评价是根据当下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抓住时机,体现了教师的语言机智,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巧妙地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
课堂评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提倡教师在恰当的时机运用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学生鼓励,促进学生学习,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如在《一分钟》一课,在教学“元元非常后悔”这句话时,我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对这句话的理解。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我说:“你读得这么响,让我感觉元元心情很好,他迟到了还会这么开心吗?”第二个读得有进步了,我就说:“嗯,你让我感受到元元后悔难过的心情了。”第三个情感到位了,我评价道:“呀,我听出来了,元元十分后悔,他早上再也不会多睡这一分钟了,一定会按时起床的。”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课堂评价下,教师层层深入,使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参与热情高涨。原因就在于教师能运用语言机智,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使课堂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评价与教学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比教学更具有艺术价值。有效、恰当的课堂评价,使人如沐春风,学生能在你真诚的评价语言中不断进步、发展。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虽不是蜜,但可以黏住学生。教师要是对孩子们多一点鼓励与表扬、多一点商榷与探讨、多一点诙谐与幽默、多一点宽容与理解,你会收获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阵阵欢声笑语,孩子们会让我的课堂更有激情,对学习更加充满兴趣!恰当的课堂评价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在一堂语文课中,有效的课堂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能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的功能。语文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能纠正别人的错误;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学生自己及时反省。艺术性的评价,在语文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的课堂评价才是恰当的呢?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
一、课堂评价方式要多样性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真好”、“真棒”等激励性语言比比皆是,“真不错”、“表扬他”,再加上有节奏的拍掌声在课堂上随处可见。表面看来,这样的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似乎学生就真的成了课堂的小主人,但我们仔细一想,这样的评价手段和评价语言,真的有效吗?总是一味地以高呼口号、鼓励拍手或用口头禅进行评价,只会渐渐地让学生感到厌倦,教师重复这样的评价越多,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会越强。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反应冷淡,感觉索然无味是很自然的事。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要,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渴望变化,追求新鲜,期待惊喜。我们为何不尝试多样的评价,在评价的方法方式上创新求变呢?我们可以运用多样、生动、灵活、丰富的评价语言,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定期更换、常用常新、层出不穷,能够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语,最好能够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使学生如沐春风,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比如“别灰心,下次还有机会,咱们再争取”、“你的想法真好,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想出来的?”、“你的观察真仔细,有着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你分析问题这么透彻,老师真希望每节课都能听到你的发言呀!”、“你这节课发言了好几次,看得出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你讲的真好,给大家开了个好头”、“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讲了,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诸如此类的评语语言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却处处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引导和期待,是教师对学生一腔关爱的真挚流露。这样的评价语言是有效的,必定会深深打动孩子,并能使孩子不断进步。
二、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向性评价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的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要手段。自我评价是学生根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开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监控、自我提高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开展自我评价时,将不断反思自我,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在教学中,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一般是相互结合的。生生互评的意义是在于促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发展交往合作的学习能力,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动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师生互评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互相评价,以期达到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使用这种评价方法,学生评老师这方面则比较巧妙,这种形式往往是教师为了达到促使学生读书深思的目的,提出相对应的观点组织辨析或以示范朗读为目的,引导学生领悟朗读的艺术和技巧。
三、评价要民主
教师的评价要民主,因为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见地、不同的理解,对一个特定的课堂教学来说,评价结果必然也是不同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体性、独立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评价民主了,能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信心,促进他们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价能力,促使元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对阅读教学来说,学生有不同的感悟和不同的理解,教师不能用“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应该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
四、课堂评价要抓住时机,注重语言机智
教师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使课堂妙趣横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有一次我在教学《我选我》一课时,我提出“你觉得王宁是怎样一位小朋友时?”,有位平时经常举手发言的小男孩讲得头头是道,他说:“王宁是一个勇敢的小朋友,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不说话,只有王宁勇敢地站起来推选自己,而且他是一个长得很帅的小朋友,我从课文图片看出来的。”我马上接口道:“你也和王宁一样呢,不光人长的帅,也非常的勇敢,每次都是第一个举起手,我是不是可以叫你小王宁”,顿时课堂里一片笑声,这个学生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样的课堂评价是根据当下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抓住时机,体现了教师的语言机智,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巧妙地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
课堂评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提倡教师在恰当的时机运用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学生鼓励,促进学生学习,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如在《一分钟》一课,在教学“元元非常后悔”这句话时,我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对这句话的理解。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我说:“你读得这么响,让我感觉元元心情很好,他迟到了还会这么开心吗?”第二个读得有进步了,我就说:“嗯,你让我感受到元元后悔难过的心情了。”第三个情感到位了,我评价道:“呀,我听出来了,元元十分后悔,他早上再也不会多睡这一分钟了,一定会按时起床的。”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课堂评价下,教师层层深入,使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参与热情高涨。原因就在于教师能运用语言机智,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使课堂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评价与教学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比教学更具有艺术价值。有效、恰当的课堂评价,使人如沐春风,学生能在你真诚的评价语言中不断进步、发展。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虽不是蜜,但可以黏住学生。教师要是对孩子们多一点鼓励与表扬、多一点商榷与探讨、多一点诙谐与幽默、多一点宽容与理解,你会收获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阵阵欢声笑语,孩子们会让我的课堂更有激情,对学习更加充满兴趣!恰当的课堂评价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