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院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初探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n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现状和财经院校计算机专业面向金融信息化应用能力要求基础上,提出在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中,打造数理工具课程群,引入金融专业知识框架,并强化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金融信息化;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5-3634-02
  Ability Cultiv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YAO Min
  (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and the capability requirement of computer special? ty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he setting principle of computer curricular system is proposed: to build mathemati? cal course group, to introduce the frame of finane knowledge,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cultivation of computer specialty.
  Key words: computer specialty; financial informatiz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自20世紀6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最主要行业之一,金融信息化建设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加快,银行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加强。随着硬件系统的不断完善,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既懂金融业务又有数据处理和IT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财经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如果能够结合金融专业特色,打造金融信息化复合型、面向应用型人才,就能更好地发挥优长,并更好地满足社会信息化的需求。
  1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现状
  金融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从而引起金融理论与实务发生根本性、革命性变革的过程。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金融数据通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但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限于局部应用和内部集成两个层次,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其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国内银行业通常模式是业务部门提出业务目标和业务流程,再和IT人员进行沟通,但这不符合金融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从业务、管理到决策的所有环节,从渠道、核算到设计所有领域,无论是设计业务产品、客户系统需求分析、业务流程优化,还是现有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运用,都需要一批既懂银行业务又有IT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高效完成。[1]
  目前我国金融人才的现状是,纯IT背景的科技人员不懂金融,改行做信息的金融人才达不到IT技术要求,这必然会使金融信息化进程受到阻碍。目前已有一些高等学校在硕士阶段着手培养金融信息化方向的复合型人才,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在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中不仅有硕士层次,也有博士层次。[2]财经院校如果能充分发挥自身财经专业方面的优势,在计算机专业学生教育方面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与金融知识加以融合,既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更能适应金融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2财经院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是高等财经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即要通晓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又要掌握金融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和金融业务知识。
  2.1通晓信息科学技术知识
  了解金融信息化管理流程,熟悉软件开发周期和企业应用开发等相关知识,掌握现代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具备银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2掌握现代数理工具
  由于银行业面临大量数据处理工作,学生还应具备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够掌握金融数学的方法和模型工具,进行投资分析和金融数据的统计处理。
   2.3拥有一定的金融学理论基础
  学生还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金融学基本知识和理论、金融运作和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金融规则、惯例,熟悉银行政策法规,了解当代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了解银行产品运作流程和核心业务处理系统。
  3面向金融信息化应用人才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
  按照金融信息化人才能力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在上述三个方面得到体现,兼顾数理、计算机、金融知识的教育,并注意课程间的融合。
  3.1打造数理工具课程群
  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工具的运用是一切研究的基础,是现代高等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趋势越发明显。金融信息化过程中更加注重金融产品的开发,微观金融发展迅速,这将更多地仰仗数理工具。因此在这方面需要加强。不再局限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还应建立课程群,如进一步开设离散数据处理方法、多元统计方法、金融数据分析与处理、经济计量学、运筹学等高端应用数学课程,教学中还要做到既结合金融领域实际应用,又要结合数学实验软件和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也包括学生使用计算机语言完成相应算法的实现,从而在打造数理课程群过程中融合金融和计算机应用。
  3.2引入金融专业知识框架
  要完成计算机专业和金融信息化的对接,学生对金融领域的总体把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又不可能做到如同金融专业学生一样面面俱到,选择有经验的专业教师讲授至关重要。财经院校拥有强大的金融经济类专业教师资源,可以特设相应的金融基础知识课程,如银行综合业务处理、经营管理,金融工程学、智能金融等。
  3.3强化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
  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本身已相对比较完善,但软硬件课程设置上不能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基于面向金融信息化应用的现状,网络类包括组网技术、网络开发技术、网络安全等课程相对要加强。并兼顾银行业网络发展,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金融信息化国际新技术专题介绍。
  大学本科阶段虽然不能深入完成金融信息化要求的能力培养要求,但在专业方向打造方面是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的,也指出了财经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黄国平,宣晓影.金融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银行家,2011(12).
  [2]汪宜丹,黄志斌.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11).
其他文献
“以人为本”、“自由和谐创造和人道力量“是我们当前美术教育的人文特征,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使我们的广大学生缺少主动性与创造力。因此,教师应注重素描教学中学生创造力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整体国民音乐教育素质的提高应从建立一支合格的音乐教师队伍抓起,从幼儿园的孩子们抓起。必须把
道家贵真,尚自然,反对雕饰;儒家尚"仁"、"礼",倡导真与善;佛教追求精神境界的思辩。三者相反相成,构成了中国艺术的精髓。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该时代该民族
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该文分析了虚拟化技术应用中由管理模式变化、应用迁移和没有统一的虚拟安全技术标准引发的风险情况。针对虚拟化技术应用存在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以及FLASH软件技术的升级,FLASH网站逐渐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企业网站的首选。该文针对FLASH开发企业网站的设计思路、内容规划、界面设计及其网站架
意境是一个最能体现和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独特追求的美学范畴,虚实又是意境的本质特征。水彩画的特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的意境论有很大的相通之处。只要我们中国水彩画家在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