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榆在坝上地区育苗及造林技术

来源 :吉林农业·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ong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坝上地区具有特殊的物候及土壤环境,作为防风护沙的重要地区,要大力发展适宜本地区种植的树木,白榆非常适合本地区栽培,文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多年的造林经验,总结了白榆在坝上地区的育苗及造林技术。
  关键词:白榆;坝上地区;育苗;造林
  中图分类号:S7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174-1
  
  1 形态特征
  白榆亦叫榆树或家榆,树体高大,一般条件下可生长到10-20m,胸径达到1m左右,长寿树木,属于灌叶乔木,白榆树冠称卵形或椭圆形,在主干上分杈较多,树体较大,树叶疏密中等,树冠约占全树的一半以上。树皮灰色,小树时树皮较平滑,老树树皮粗糙,树皮开裂呈纵向长条状,裂缝深约1cm左右。
  白榆叶互生,羽状排列,叶两面光滑,老叶质地较厚,花为两性花,春天花比叶发芽早。果实是翅果,呈到卵形或近圆形。
  2 生物学特性与分布
  白榆为喜光树种,它不怕严寒,坝上地区,在冬天最低温度达-35℃左右,仍可正常生长,白榆耐干旱,耐瘠薄。但喜湿润、深厚、肥沃的土壤,也能生长在干旱瘠薄的固定沙丘和栗钙土上。耐盐碱性较强,pH9时尚能生长,是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根系发达,具有强大的主根和侧根,抗风力强,也是防护林树种之一。白榆不耐水湿,地下水位过高,或排水不良的洼地,常引起主根腐烂。
  白榆为榆科榆属落叶乔木。分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常见于河堤两岸,树旁、道旁和宅房,山麓和沙地上亦有生长,是三北广大平原地区“四旁”绿化、用材林、防护林和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
  3 生长发育规律
  根据幼苗生长规律,可以把1年生的苗木生长过程分为:出苗期、蹲苗期、速生期和缓慢生长期。
  3.1 出苗期
  出苗期就是从种子插种到子叶出土,这一时期,地下原生根生长迅速,地上子叶生长较慢。当真叶长上时,地下有侧根,出苗期则结束。
  3.2 蹲苗期
  蹲苗期是指地上部分长出真叶,地下部分有侧根到幼苗高生长开始为止。
  3.3 速生期
  速生期是苗木生长最旺盛时期,这个时期从苗高到茎的生长大幅度上升,历时约2个多月。这个时期,须加大追肥量和浇水次数,并适时进行锄草,须及时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3.4 缓慢生长期
  缓慢生长期是从速生期末期到苗高完全停止生长为止,历时约1个半月。此时苗木生长缓慢,苗木逐步到达木质化,并贮存营养物质,为过冬作准备。这时要停止灌溉和施肥,防止苗木徒长,提高苗木的越冬能力。
  4 育苗技术
  4.1 选种
  最好选当年的新种子,无杂质,发芽率达85%以上。
  4.2 圃地准备
  育苗时应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作为苗圃地,播种前一年秋季进行整地,深翻20cm以上,每年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kg,同时撒入药剂毒杀地下害虫。
  4.3 苗床
  苗床做成长10m,宽1.2m,或长10m,宽5m的大畦,以备播种。
  4.4 播种
  种子不必进行处理直接干播,如处理可混湿沙,贮放2-3天,每天翻动数次,至微露出白色幼芽时播种,播种时先灌水,水分全部渗入土中,土不粘手时进行播种。一般为大垄双行条播,条宽3cm,条深3-5cm,条距20cm覆土0.5-1.0cm,覆土后稍加镇压,以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发芽,每亩播纯种2.5-3.0kg。
  4.5 苗期管理
  播种后10余天幼苗出土,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开始间苗,苗高5-6cm时定苗,每亩均匀留苗3万株左右,间苗后要适当灌水,以保持土壤湿润,苗木稍大时结合松土进行除草,但不要伤苗根,为防止土壤板结,雨后或浇水后应及时进行,除草松土次数可根据杂草多少和土壤情况而定。6-7月结合浇水追肥,每亩施尿素4kg,每隔半月追肥一次,8月初停止追肥,以利于幼苗木质化。
  5 造林技术可采用植苗和直播两种方法,春季、秋季均可造林
  5.1 直播造林
  随采随播,这样出苗整齐,成活率高,可于整地后开条状沟播种,沟不宜太深,但下部土壤宜疏松,播种要均匀,播后覆一层薄土。也可采用穴状直播,穴的直径20-30cm,穴距1m,行距1m,或品字形相互交错,每穴播种20粒左右,覆土厚度1.0-1.5cm。
  5.2 植苗造林
  选择土层较深厚、肥沃,水分条件好的地方,采用2-3年生大苗造林,植树坑50×60×50cm,剪去苗木过长的主根,栽时将苗木放在穴中,填入细土踩实,然后浇水,并培土。营造大面积速生用材林时要选择土壤肥沃、湿润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作为造林地,进行细致整地,采用1年生苗穴植,穴直径30-40cm,深30cm左右,应适当密植,以利于培养干形,促进树高生长,一般行距2m,株距1.5-2.0m,每公顷2500-3000株。
  6 抚育管理造林后头2-3年,应进行松土,除草和培土等工作
  这不仅可消灭杂草,蓄水保墒,同时在盐碱地还能有效地防止熟土层返碱。白榆在幼龄期萌发枝较多,常造成枝杈横生,干形不良,因此,可采用“冬打头,夏控侧,轻修枝,重留冠”方法修枝整形,促进生长。
  
  参考文献
  [1] 李秀文,姜树新,王玉忠.白榆育苗技术要点[J].河北林业科技,2010,(1).
  [2] 周正标,秦飞,胥占义.河北省坝上白干土造林技术[J].防护林科技,2010,(1).
  [3] 刘威臣,郝永富,等.白榆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初探[J].内蒙古林业科技,1993,(1).
  [4] 王山,包玉莲.白榆育苗技术[J].内蒙古林业,2003,(06).
  [5] 张江涛,田野,蓬辉,等.白榆无性系叶面积数学模型初步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1,01.
  [6] 刘亚民.白榆播种育苗与造林技术.河北林业科技,2000,01.
  
  作者简介:杨爱(1972-),男,就职于河北省康保县白龙山苗圃,研究方向:林业。
其他文献
摘要:德州市在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实行以水定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农业用水,改进灌溉方式,基本实现全市农业灌溉需水负增长。  关键词: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76-1    0 前言  2007年德州市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8.08%,远高于全国和山东省的平均水平。以200
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的加大,使拖拉机的数量也相对上升。所以每个驾驶员都要很好的掌握其驾驶要领。这样才能确保安全行车。
混Ⅲ标准假人的髋部模块设计成一体式的坐姿结构。虽然髋关节用于连接股骨和盆骨,一体式的髋部皮肤却限制了髋关节的转动,不能像真实人体一样被正确地约束在后倾座椅中。对现
通过人们的探索和研究,先进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已经取代了大量的人工劳动,尤其是水稻生产中的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尤其是近几年来,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水稻因其经济价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利工程的运用已经越来越熟练,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许多令世界都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目前的国情显示,人
对常见的铝合金焊接缺陷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双面氩弧焊对降低焊接缺陷,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