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u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条件
  2.1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学的时候应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2.2 培养自主学习的现实推动力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新的高中物理教科书在内容的编排、知识点的处理及内容的呈现方式上都易于让学生自己阅读、推导、释疑、拓展。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探究教学的深入开展也为教师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条件和保证。在这多重效应的积累下,也提供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推动力。
  3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1 指导学生阅读物理教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物理中,学生一开始遇到的一个最难的地方可能就是“矢量”,而课本中第一章就接触了“矢量”这个概念,但是课本在此时并没有直接给出矢量的定义,只是提示“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并对其运算法则与标量的不同进行了比较说明,从中学生只能得出“标量”符合代数运算法则,而“矢量”则不符合,具体应如何运算,当时则未加详细说明,直到“力的合成”里,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才得出其运算法则应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时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设置了“说一说”“思考与讨论”“做一做”“科学足迹”等部分,不但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且能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因此,新的人教版教科书为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3.2 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深化过程是一个解惑排难的过程。疑问如何来?这就需要教师来创设情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设置疑问常见的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种是通过教师针对性的提问,学生来答疑;另一种是通过实验引入,既提出了问题,又激发了学生兴趣。笔者以为通过实验来创设情境设置疑问不仅更加直观,而且更能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并能使整个课堂充满学习的激情。
  例如在法拉第电磁感应教学中,课本上有演示实验,但是学生对电表示数的变化反应并不强,同时不能进行亲自实验,起不到激发兴趣的效果。笔者在讲授“探究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这一内容时,利用发光二极管做了套小实验(每套20个),让学生自己操作,看如何能使二极管发光。
  自制实验装置(图1):将发光二极管焊接在小电动机上,学生通过转动电动机的转子使内部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当电动势大到一定程度能使二極管发光(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为2.0~2.2 V,黄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为1.8~2.0 V,绿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为3.0~3.2 V)。
  
  这个实验装置的器材生活中容易找到,通过线圈转动,导致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且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二极管发光越亮。学生在自己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比较,总希望使得自己的二极管更亮,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提高了,相互之间也在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最后结束实验,问到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学生基本都能知道是磁通量变化的快慢即磁通量的变化率,随之通过引导,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瞬时突破本节教学的一个重难点。
  3.3 指导学生回顾总结
  1)指导学生对每章自学归纳。对每一章节要启发学生归纳小结,否则知识零乱,容易混淆,利用率低。归纳小结可以将物理教材由厚变薄,并且通过每个学生自己特有的方式归纳后,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对知识点归纳的方式可以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归纳,也可以用树状图的形式,具体何种方式应由学生自主选择,只有适合学生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指导学生进行错题整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题目不会做或者做错,那么这就可能是其学习过程的障碍,应重点关注,多回顾这一知识点,避免今后再次犯错。但是高中学习强度大,资料多,临近考试一张张试卷去翻阅、一份份资料去回顾显然是有心无力。这时通过错题本就可以将学习资料由厚变薄,将精华浓缩。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清摄像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并且向多元化发展。高清摄像机使用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培养高清影像人才,推动广电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具有广泛的需
摘 要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与教学科学整合意味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小学数学    近年来,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空前的拓展。信息技术与数学相结合,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
分析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育鲲”轮认识实习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考核与评分标准等方面的不足,结合“育鲲”轮的营运模式和实船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
摘要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得到长足的进步。随着社会需求和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正在完成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的规范化问题正日益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何实现产学无缝对接?如何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按照岗位的实践标准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制定专业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课程标准;实践标准;产学无缝对接  
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解读的方法,阐述主体间性的理论原则与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英语"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所蕴含的契合性,参照主体间性的理论原则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及调查研究,初
摘 要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方法,相信对于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英语教学;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91-02  English Teaching How to Adapt to Occupation
摘 要:随着企业投资规模稳步扩大,投资结构得到优化,从传统的铁路施工为主延伸到公路、市政、房地产、矿产、基础设施等领域。企业的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是加强集团化建设,实现战略管控的必然要求,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是整合采购资源,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是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采购成本的必要措施,是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设备物资;采购管理  一、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体系的创
结合实践分析校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意义,从制定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优化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周密的教学实习船调度运行方案、建立学生在船管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