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蕴丰厚 引人入胜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桦君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功勋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长期担任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小组组长,并致力于作文教学的研究。)
  
  什么是考场作文的文化底蕴呢?主要是指作文的内容蕴涵着某种历史文化传统,渲染着某种文化氛围,突出着某种文化特征,体现着某种文化风情。具有文化底蕴的文章,往往把话题放到一个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对比、碰撞。它们或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或以文化的心态叙述、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以文化的理性鞭挞假恶丑;或以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事迹显示作者的文化积淀。这类文章文势足,可读性强。
  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题目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个性、才华、文化底蕴的平台。许多题目或明或暗不约而同地指向对文化底蕴的考查,如“人生,诗意还是失意”“春夜细雨”“怀想天空”“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等。从阅卷实际看,高扬起“文化底蕴”大旗的考场作文,基本上都能赢得阅卷教师的青睐。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文章具有文化底蕴呢?
  
  一、 引入诗文名句
  
  经典的诗文名句如一粒粒光彩照人的明珠,或精致典雅,或豪放雄浑,或深沉凝重,或清新飘逸,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写作时,从诗文的海洋中采撷一些经典名句,能使文章流光溢彩,充满诗意,余味无穷。
  请看2006年浙江省高考高分作文《生息之辨》中的两段话:
  日出江花,春来江水;若无片刻之憩,白乐天何可作此词焉?春风十里,荠麦青青;若无须臾之息,姜白石何以工此曲哉?天姥连天,蜀道危难,若无俄尔之寝,李太白何能作此千古绝唱;潦水寒潭,烟光暮山,若无瞬日之息,王勃何以作此万人传唱之赋也!
  呜呼!于古然,于今然,劳逸结合,生而有息,息而为作,作之而息,此其两者,相成相依,不可断绝。
  作者引用了白居易、姜夔、李白、王勃四人的诗句,对“生有所息”进行了诠释,由此得出“两者相成相依”的观点。语言精练,化用贴切,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积累与文化素养。
  
  二、 点击古今名人
  
  古今名人为人类提供了生命范本,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的生命歌唱,他们的生活思考,历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典论据。把他们写入文章,能增添人文色彩,增加文化底蕴。
  2005年湖北省高考高分作文《心是莲花开》写到:
  走过历史,在壮士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声中,无望英雄的勇气与决心令我敬佩;一代霸主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令我感动;诗之“鬼才”曹植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让我不禁为兄弟情殇而哭泣……
  那“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至纯至美的一抹倩影,让少年的心“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圣杜甫的“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让我瞥见一份双宿双栖的自由与亲密;还有欧阳夫子甜蜜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千年之后,仍纯纯地回响在天地之间。——情之重也,如我枕边的一滴泪,你心中的一湖水。
  作者直抒胸臆,点击了荆轲、曹操、曹植、杜甫、欧阳修等历史名人,来阐发“入世与出世”的主题。历史名人与经典诗句交相辉映,作者真情与名人思想融于一炉,使文章内容厚重,文化底蕴陡增。
  
  三、 链接文化名著
  
  文化名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古往今来人们智慧的结晶,适度、合理地链接它们,能增强文化底蕴,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
  请看2006年内蒙古高考高分作文《重拾昔日的辉煌》中的几段话:
  当年,黄帝为人治病,留下了《黄帝内经》。可曾记得,它为后世“悬壶济世”开创先河。人类文明从那里开始,告别了蒙昧,走出了蛮荒。
  当年,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划出了《甘石星经》,为地球的寻根之旅宣誓授旗。抱着一飞冲天的愿望,现代中国航天人踏着万户的足迹,驾着神舟,在太空翱翔。
  《左传》《史记》像龙一样雄踞在文学最高峰……
  唐诗宋词灿若星河,诗人学者百家争鸣……
  四大名著、《四库全书》诠释了一个鼎盛的封建时代,人类文明在那里极尽辉煌。不管是横眉怒目的脸,还是金戈铁马的卷,都让历史活灵活现,大放光芒。
  作者紧扣“重拾昔日的辉煌”这个主题,列举《黄帝内经》《甘石星经》、四大名著等五千年历史传承的一系列著作,印证了书本承载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道理,启迪读者回归文化典籍。文章高屋建瓴,大气磅礴。
  
  四、 融会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最原始的文化,也是一种品类丰富、内涵深广、载体独特的文化。在考场作文中融会民俗风情,能有效地表现文化传统,使文章富有民俗气息,从而增加文化底蕴。
  2007年浙江省高考高分作文《忆江南》用优美的文笔勾勒了一幅江南服饰风情画,意境悠远,清新自然。作者通过富有地域色彩的民俗服饰风情画的展示来阐释江南文化的消逝与传承,构思巧妙,韵味无穷:
  江南的服饰走的是秀美与浑然天成的路。不知是多少年前,妇女们便身着立领掐腰的深蓝或淡紫的独特服饰,头围着独特的头巾,行走在日升与日落之间。江南女人早晨必戴头巾,与此地温润潮湿的气候有关,这也正是江南人的细腻之处。江南服饰,较之于古巴蜀之地人们的旷达衣着,少了飘洒却多了灵巧;较之于苗族姑娘身上五彩缤纷的银饰,少了纷繁却多了素雅;较之于藏人古朴宽大的衣袍,少了粗犷而多了文质彬彬。
  
  五、 借助文言形式
  
  文言文是浓缩了的中国文化精华,具有字句精练、言简意赅等特点。在高考作文中,如能采用文言文的形式来表述,能增添无穷的文化魅力。
  2007年浙江省高考高分作文《临川赋》写到:
  人歌人哭,鸟来鸟去,而念浮生若梦,古冠今丘。东风悠悠,春江去去,旧时风华,今日芜苔。右军感于死生,而兰亭已为陈迹;子安感于兰亭,而《别序》已成绝唱。古人之感于天地为逆旅,光阴为过客,良有以也。呜呼,此所谓行于消逝也!
  今兹临川,即景触思,感怀于时,聊作此赋。或曰:“是逝者,不可及也!”或曰:“来者,不可量也!”吾今方刚,当奋其伟力,英姿雄发,铸业于斯世,无愧为人杰,亦使毋有老大之悲也。
  文章引据论述,气势开阔;古今对比,入情合理;文言句式骈散交错,炼字铸句,浑然天成,得高分理所当然。
  除上述五种方法外,同学们还可以采用故事新编、借古讽今、化用典故、回顾历史等方法使文章具有文化底蕴。
  然而,有一点值得同学们注意。自从2001年全国卷高考高分作文《赤兔之死》获得满分后,具有文化底蕴的文章开始流行,成为大家竟相追逐的一种时尚文风,因而出现了模式化的倾向。从有关媒体披露的信息看,阅卷专家对这类文章的八股模式十分反感。因此,同学们写作时务必注意下面三点:
  (1)准确把握史实。对史实的了解应全面、客观,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张冠李戴。如果对历史事实的了解全面、准确、深入,作文就会有高度和深度;反之则使人失笑,影响得分。比如,一位同学在运用“纸上谈兵”的典故时,将赵母说成赵父,闹出了历史笑话,降档减分是必定无疑了。
  (2)重视化用贴切。写具有文化底蕴的文章要求同学们有文化“积淀”。这个“积淀”,是指将积累的素材内化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在写作时自然地涌出,贴切地使用。一定要切记,是自然融合,是自身思想、情感的一部分,而不是为“用”而“用”,生搬硬套。有的同学片面地以为多引用些古诗词,多卖弄些学问,就有文化底蕴了,实在是大错特错。说到底,作文是智性、情性和理性相结合的产物,是作者内在修为的外化。
  (3)打破“穿靴戴帽三段论”的结构模式。所谓“穿靴戴帽三段论”结构,是指用三段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为文章主体,再加上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有关阅卷专家指出,不是说这种结构不好,而是由于这种结构已经成为模式,且文章的主题总是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平面上,出现的历史文化名人又以屈原、陶渊明、苏轼为最多。对这种模式的作文,我省已采取了打分偏严的政策。所以,同学们写作时,一定要打破这种结构模式。
  当然,文化底蕴的积累并非一日之功。所谓“功夫在诗外”,平时努力积累,考场上适当运用,才能写出好文章。
其他文献
高中生限于既有的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在解答语言表达题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对物理、事理、情理等看不清、悟不透、辨不明的思维瓶颈。对此,2018年高考江苏卷命制了一道很好的“明理”新题,现呈现、解析如下:  高考真题  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 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 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
奥克斯:警长  珀西:小神探  推理一:为什么珀西觉得失窃的不是汤普森太太佩戴的那颗珍珠?  推理二:  为什么珀西认为彼得就是大盜汤姆?  推理三:黑珍珠到底在哪里?
野生动物的季节性集群迁徙活动一直是科学家最想解开的谜题之一。动物为什么要迁徙?是何种因素触发了动物的迁徙运动?面对数百甚至数千千米的迁徙路程,动物是如何定向,又是如何准确、及时地返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迁徙途中,它们在何处停留,在那里又会发生什么情况……科学家目前正着手解答其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    当炎热的夏晚被凉爽的秋夜替换时,北美辽阔的天空中便挤满了各种急匆匆赶路的动物——数不清的鸣禽、滨
暗网是什么?  暗网这一术语专指在加密网络上存在的一些网站,使用传统的搜索引擎或者传统的浏览器访问不到这些网站。  所谓暗网上的几乎所有网站都使用Tor加密工具来隐藏它们的身份。您可能知道Tor能够隐藏您的身份和活动。您可以使用Tor来欺骗别人自己所在的位置,别人所看到的根本不是您真正的位置,这就像使用VPN服务一样。  当一个网站通过Tor运行时,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事实上,效果要更好。要访问
朱光潜先生在《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中写道:“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受到,小学古诗词教学需将诗人传达的信息进行触摸和还原,让学生在“意象”中见到古诗词的意境,让课堂上语言与精神同歌共舞。  一、揣摩中感受“意象”  揣摩,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途径。古诗词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理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均提出,学校要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和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其中要求坚持产教融合,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工学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
病毒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于它们创造的新的基因表现得很慷慨,它们会四处撒播其基因,对宿主的进化产生重要影响。至今为止,我们了解最多的是巨型病毒感染阿米巴变形虫事件。2014年,科学实验表明,巨型病毒的23个核心基因都可以在一些细胞生物体中找到,包括一种苔藓植物和一种叫做水螅的淡水生物。这是巨型病毒感染其他生物的直接证据。克莱沃亚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病毒都是从宿主身上‘偷窃’基因。如今发现的事实
倪雪菲  一个雅盗,一幅风雪图,两者看似毫无交集,却又如此密不可分。《灞桥风雪图》像是一面镜子,画中客一副落魄之态,骑驴蹒跚而过,形态凄凉;而画外的雅盗,本是文武双全的风雅之人,不幸家道中落,沦为盗贼。雅盗看它,就像看自己,看自己潦倒窘迫、怀才不遇的失意人生。虽然金盆洗手,隐居山林,过着自给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生活,可才高者有几个心甘情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赵仲只能蜗居在一丈见方的茅草屋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各所高校的教学人员对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进行了不断的革新和完善。作为可以为祖国培育更多优秀学子的学前教育专业,在我国教育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有助于提升高校学前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 高校 学前教育专业  进行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意
论述文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其语言必须准确鲜明、简练概括,而为了说理生动,又不排斥语言的生动形象。   语言表达的内核首先是思维品质,思维的特征很大程度上直接表现为语言表达,严密的思维该有周全的表达,理性的思考会有客观的论述。其次还有内心的情感价值,有人说,心中有爱笔下有情,这样的表达就不会以偏概全,不会主观武断,不会偏执狭隘。再次还有阅读积累,良好的语言表达必须有阅读借鉴、内化和应用。一篇高分论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