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教育农村中学留守学生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留守学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中学留守学生处于性格形成的多变时期,更加需要有人对他们加以教育与引导。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倾注真情,对留守中学学生更加关爱,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学习与思想上都不落后。本文重点探讨了教育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
  留守学生,是指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地打工,而自己则留在当地寄宿制学校上学的学生。由于父母大都常年在外,部分学生在假期仍要留在学校学习、生活,他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留守学生中的中学群体由于处于心理变化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问题、学习问题比一般学生更为突出,对于他们的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应该加以特殊的关爱和照顾。
  一、抓住留守学生共性,实施群体教育
  留守学生多是“自理式”“隔代式”“寄居式”三种方式生活,他们之间存在一些相同的特征,在工作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共性,实施群体教育。开展学习互助小组,进行常规检查,为解决留守学生学习监督不力问题,班主任可把留守学生组织起来,相互结对,开展互助学习。让一些品学兼优、认真负责的同学担任小组长,每天检查他们的学习和作业情况,班主任负责全盘监督,定期进行常规检查。笔者所在班级开展的学习互助活动,让留守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教师的关怀,和谐的学习氛围也减轻了他们的学习压力、调动了积极性,更让他们体会到了与全班同学一起共同学习的幸福。
  二、严格要求,规范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
  留守学生大都习惯较差,一是卫生习惯,二是行为习惯,三是学习习惯。进入初中阶段,笔者首先要求留守学生从搞好自我卫生做起,坚持每周检查一次他们的头、脸、手、足、衣服是否洗干净,每天检查一次他们的物品摆放及寝室内务整理是否规范到位,培养他们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如读书、看电影、打乒乓球、参加集体开展的竞赛活动等。学生将精力投入在健康的兴趣上,斗殴滋事的概率就会下降。在学习方面,积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经常教他们如何自学、复习和做作业等。
  三、用“成功”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
  留守学生情绪不稳定,一次考试的失败也会使他们的学习热情一落千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基础好的学生有奋斗目标,基础差的学生看到希望。在考试时,不能出偏题、怪题为难学生,使多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所提高,并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实践证明,学习兴趣的确为留守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更强的推动力,使他们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结果又反过来强化了学习兴趣,使它产生更大的效能,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量。
  四、把握思想动态,时常找留守学生谈心
  作为班主任要放得下架子,深入到留守学生中去,时常找他们谈心,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要想之所想,听之所谈,谈之所感、急之所难。要耐心细致、寻找共同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开他们的心扉、架起心灵的桥梁,拉近思想的距离。师生之间有了感情、有了默契,有了共同的语言,有了真正的沟通,对他们的教育将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五、解决问题,关爱留守学生
  任课教师、班主任人人都要关心学生,更要关心每一个留守学生,因为留守学生远离父母,缺乏的就是关心,心理渴求的也是关心。如何关心呢?不能仅仅学生病了,给买点药;学生成绩差了,利用休息时间给补补课;学生家里有困难捐点钱。现在,许多留守学生的家长觉得自己长年不在孩子身边,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一般缺乏的是情感的寄托,需求的是心灵的慰藉。所以教师应做到:当他们生病时,要关怀、问候;当他们迷茫时,要引导、开导;当他们孤独时,要陪伴、安慰;当他们失意时,要呵护、鼓励。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留守学生,由于失去家庭的温暖,多数人把班集体看作精神支柱,能否在集体中找到温暖,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发展。班主任在对他们的教育中,可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可利用出板报、办校刊、开展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种表演等多种课内外活动,使他们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康心理状态。
  七、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和帮助他们如何关爱子女
  教师做好留守学生父母工作,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工作与教育子女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因此教师要定期与家长交流,将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告知家长,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教师要使家长了解到父母即使在外工作也要关心子女的身心状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留守学生的一生,还与祖国未来息息相关,因此,在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上,一定要更加重视。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更加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心理活动,同时要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开展课外活动并加强与家长联系,从而实现对留守学生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2]毛晓光.人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研究,2005,(07).
其他文献
月经紊乱是困扰女性参加高强度运动训练及竞技比赛的重要问题,月经紊乱和闭经曾被认为是运动训练的正常反应和必然结果,月经紊乱尤其是闭经往往伴有血清雌激素的降低,其后果包括
题记:还没到夏天,人们就迫不及待地尽情投入到夏日狂欢的气氛中,所有的色彩缤纷绽放,而裸露的肌肤也不断渴望与珠宝钻饰的沁爽重逢。在如火热情中畅享夏日清凉的你,准备好最能凸显
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在教学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通过自学、自练、自调、自控、互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互帮、互纠、互评中培养学生的
在办公室里,笔者经常听到教师们一起讨论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初中学生怎么这样不开窍呢?一点也不不知道学习,更不知道怎样学习。像这样的学生到底该怎么教呢?
小学阶段是人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理辅导是至关重要的。因
虚拟社交和互联网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时代,润道认为这是一个创新变革的时代,展览是用一个真实的体验空间来探讨更多的可能,它是生活的、艺术的,也是商业的。
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创新。开设一门课程,首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的兴趣问题。小学美术教学也是如此。通过开展趣味化的小学美术教学,能够调
在体育教学中,示范性教学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体育运动要领的关键措施。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通常是由教师在队列前进行动作示范。然而由于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数较大,教师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