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数据分析不能“等靠要”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r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 ”、智能制造等大趋势的推动下,制造业成了数字化转型的生力军和先锋官。如今,不管是在汽车制造的环节,还是销售和服务的环节,数据分析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过,Qlik亚太区制造业和高科技市场开发总监杰瑞米(Jeremy Sim)在拜访一些中国制造企业时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客户十分迫切地想采用数据分析技术;另一方面,客户又表示在基础架构、数据方面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针对这种情况,杰瑞米表示,因为新的业务和应用不断涌现,基础架构的搭建和优化,以及数据一直在动态变化之中,所以不可能有100%准备好的那一刻。用户可以边实践边改进。另外一个趋势是,制造业的客户现在越来越多地从物联网(IoT)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现在,制造业企业都积累了一定量的数据,关键是如何让这些数据充分发挥其价值。
  谈到制造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杰瑞米归纳了3个方面: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制造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这给制造企业造成了极大压力;技术的创新是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企业必须重视监管、合规的要求,保证产品生产过程可追溯。
  以前,大厂商与小厂商之间有技术壁垒。现在,大多数厂商都具备基本相同的技术水平,比如手机的制造,厂商必须清楚地知道用户选择哪款手机的具体原因,这样才能改进设计和制造,重新赢得用户。这时,数据分析就派上了用场。
  杰瑞米表示,制造企业拥有大量数据,有的企业甚至建立了多个“数据湖”,也就是数据资源池,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对哪些数据进行分析,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KPI指标?Gartner的研究显示,2018年,80%的“数据湖”是没有用的。
  大数据分析的最终目标是解决应用的问题。大数据分析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对未来做出预测。对于用户来说,得到想要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在数据的分析和探索过程中获得一些重要的信息和知识同样重要。带着问题去分析,并找出答案,在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再接着进行探索。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用户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问题,而且慢慢地养成了一种习惯和技能,这被Qlik称为是一种“数据素养”。
  “分析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得到一个结果、一份报表。在数据整理、分析的过程中,用户就能获益。”杰瑞米进一步解释说,“现在,人们对数据分析的要求更高,在业务的每个层次都可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企业全员,包括管理者、技术人员、业务人员都可以也有能力参与分析,共同协商,找出解决办法。海尔公司的体会是,数据分析不仅提供了一个工具,还带来了公司文化的改变。数据分析不是IT或技术层面的事,而是与业务和人密切相关。”
  在制造行业,数据分析到底能有多大能量?杰瑞米举了很多例子。日本有一家专门从事设备维护服务的公司。以前,它每周定期上门为客户进行设备巡检和维护。有了数据分析以后,定期维修变成了风险维修,在对设备进行检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只有在预知到风险时才进行及时的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很多人认为,只要数据量大、数据分析软件功能强大,就能得到很好的分析结果。其实,数据的关联性也非常重要。全球一家知名的货车制造商,就把货车的制造数据、货车的销售数据,甚至货车司机的驾驶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并将此作为货车研发、生产和维修的依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在,用户希望能够随时随地展开分析,而不是只有管理者才能看到分析的结果,也不是所有分析只能在公司总部完成。企业的所有人员,都应该将数据的可视化分析结果,与自己的经验相互验证,然后再做出决定。”杰瑞米介绍说,“在BMW,从管理者到业务人员都在使用Qlik的数据分析产品,每个部门都在做自己的分析。美国一家知名的食品公司把分析功能‘下放’,销售人员通过iPad就可以了解市场情况、库存等信息。”中国的很多汽车制造企业也在用Qlik的产品。
  当前,数据分析的一些新趋势是:将各种数据整合,进行关联性分析,而不是只看销售数据或某一类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和工具,促进企业业务的创新,业务人员不必借助IT人员的帮助,利用像Qlik这样的产品,自己就可以进行分析。數据分析价值的实现,不是只靠企业自己,而是要放眼整个生态,联合上下游伙伴、供应链上的各类合作伙伴,一起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从2001年加入中国计算机报,一直从事企业级计算、存储,以及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报道。  点点手机便完成了支付,生活便利的背后,是几年前还无法想象的“无现金社会”的快速到来!不就是骑个自行车吗,怎么就成了“共享经济”的受益者?当我们置身其中,每天都在使用这些创新的技术、体验这些创新的商业模式时,似乎并没有感觉到那么强烈的变化。但是,当你回过头来再看,也许会情不自禁大呼——这世界变化得也
NEC曾提出过“Orchestrating a brighter world”的品牌声明,这一声明的意义是NEC希望通过智慧的解决方案来打造光明的未来。NEC将利用ICT聚焦在七大主题领域,以推动社会解决方案事业发展:一是人与地球的和谐共生,二是打造安全安心的城市与行政基础设施,三是构建安全高效的生命线基础设施,四是为多姿多彩的社会提供支撑,五是实现产业与ICT的创新型融合,六是创造突破传统框架的
Gartner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达14亿部,较2014年增长超过14%,三星、苹果、华为等巨头的销量分别达到了3.2亿部、2.2亿部、1亿部。在手机巨大销量的背后,手机售后市场中专业的维修工程师却少之又少。  三星电子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支持下开展的TECH INSTITUTE三星技术专家培训计划公益项目目的就是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专业工程师。  TEC
三星电子10月24日发布了该公司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受芯片业务利润大增的推动,三星电子当季度净利润达到11.1万亿韩元(约合98.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53万亿韩元增长145%;營收为62万亿韩元(约合522.4亿美元),同比增长29.7%。  三星电子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1.1万亿韩元(约合98.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53万亿韩元增长145%;运营利润为1
据共同社10月30日报道,中国最大移动出行平台“滴滴出行”将与日本出租车龙头企业“第一交通产业”合作,最快从2018年春季起在东京推出手机App叫车服务。双方现已展开接洽。  据共同社报道,叫车服务将采用乘客在App上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由注册司机开车接送的方式。由于日本原则上禁止私家车收费接送,该服务将使用出租车。滴滴出行和第一交通计划先在东京都内约500辆出租车上提供手機叫车服务。  来源:澎
本报讯 6月17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长沙联合YOCSEF长沙主办,国防科技大学与长沙学院承办的“2017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研讨会”在长沙举办。本次研讨会围绕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寻求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会上,国内领先的软件基础平台与解决方案提供商普元CTO焦烈焱表示:“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应以满足产业需求为先。当前企业正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而企业数字化要求I
2016年是中国IT产业快速发展和变化的一年。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快速落地,同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在新兴技术的驱动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入了快车道。2016年,中国IT行业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在哪些技术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又有哪些经典产品值得推荐?我们的编辑为大家进行了一一梳理。  数据中心的“四化”  如今,数据中心已经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计
如果说2016年的Inforum大会,云计算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那么今年的Inforum大会上,人工智能(AI)则画出了另一道优美的曲线,与云计算相映成辉。  曼哈顿悬日(Manhattanhenge)是每年5月和7月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日落时分,阳光将洒满曼哈顿所有的东西向街道,呈现一派壮观的景象,引得游人流连忘返。Infor公司一年一度的全球客户大会Inforum几乎都在每年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准确把握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状况。5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联合新思科技、安博教育、摩尔精英共同發布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6—2017)》(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是我国首部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专题白皮书,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状况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和总结。  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短板成
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最新报告,自2015年以来,德国的金融科技发展迅速,市場规模在欧洲仅次于英国,排名第二。在现有699家金融科技初创企业中,近半数都是在过去3年中建立的。截至目前,金融科技已成为德国第二大风险资本投资领域,仅2017年前9个月就回收5.79亿欧元,风险投资水平已接近去年全年的6.24亿欧元。  目前,德国金融科技企业主要集中在柏林、汉堡、法兰克福、慕尼黑四大城市。法兰克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