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性阅读 代入式体验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第三部分:“相望无言,惟有泪千行”
  师:后来,若瑟夫去付钱,正面面对“我的叔叔”,在哪一段?
  (复制第42段)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师:“我”为什么“看了”“又看”?
  张宇:因为他叔叔变化太大了。
  亓福祥:可能是看他狼狈不堪和悲惨,对他的同情吧。
  翟志文:应该是“我”对叔叔于勒的同情,毕竟他是“我的亲叔叔”。
  盛亚娟:因为全家常年在码头等待他,“我”没见过他,应该很好奇吧。不光是好奇,毕竟还是亲人。毕竟于勒离开了那么久,而且若瑟夫当时还很小啊。
  张宇:不敢相信,质疑,心生怜悯。
  亓福祥:“我”心中可能会有一个非常伟大的人,而不是这样的人。
  强佳慧:但是他叔叔的那种行为,他父母应该跟他说吧。怎么可能把那样的叔叔看得非常伟大呢?就算他的父母不说的话,邻居肯定也说吧?
  亓福祥:因为菲利普他们一家人得到了于勒的两封信。若瑟夫只知道于勒有钱了,而不知道他之前犯过的错误。
  强佳慧:但是他叔叔的品行应该从乡人们嘴里可以听出来吧?
  张宇:那就是通过描写小孩子和他父母作对比。
  亓福祥:可能吧。“我”心中可能会有一个,在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很伟大很有钱的人。
  李媛媛:對叔叔的印象全凭父母和乡里人一张嘴。
  师:换作你是若瑟夫……
  强佳慧:如果换作是我的话,我对那样一个叔叔更多的是好奇,应该也有惊讶。
  张宇:写出“我”的天真和纯朴。
  师:人之常情,自家亲叔叔,自然要多看几眼。
  强佳慧:如果从若瑟夫多给他几个铜子看的话,应该是怜悯吧。有好奇,有惊讶,也有怜悯。
  盛亚娟:和他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啊。
  翟志文:孩子的天真无邪。
  师:相见而不能相认,这让人情何以堪!
  翟志文:毕竟是自己的亲叔叔。
  师:为什么不能相认?
  强佳慧:因为若瑟夫应该也怕他叔叔连累他们家。他爸爸妈妈也不让他相认呀。
  张宇:相认他姐姐的老公就没了。他姐姐还要结婚啊,所以不能相认。
  (屏显)我们家赶紧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决定在举行婚礼之后全家到哲尔赛岛去游玩一次。
  师:现在应该是“举行婚礼之后”。
  张宇:那也可能离婚啊。
  师:是的。为什么不能相认?继续。
  李媛媛:“我”也知道现在的叔叔会拖累我家。
  师:相见而不能相认,哪个词体现了“我”矛盾的心情?
  张宇:默念。
  师:对,“我”没有喊出来,而是“默念”。为什么?
  强佳慧:因为“我”不敢喊出来,怕姐夫听见?
  张宇:他知道这样会拖家里后腿。
  盛亚娟:不敢相认,因为怕相认了会连累他们家。
  师:我们看,那是一只怎样的手?
  李媛媛:“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
  师:那是一张怎样的脸?
  盛亚娟:“又老又穷苦,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师:还是当初“行为不正”的那个于勒吗?
  生:不是。
  师:于勒已经——
  翟志文:改邪归正。
  师:还是当初“糟蹋钱”的那个于勒吗?
  生:不是。
  师:于勒已经——
  葛家旺:自食其力。
  师:“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此时,你是若瑟夫,你会对叔叔说什么?
  翟志文:毕竟无法相认,也只能说几句客套话。
  李媛媛:相望无言,惟有泪千行。
  强佳慧:如果小声对自己叔叔说的话,应该会说:你真的是我于勒叔叔吗?
  翟志文:叔叔啊,你怎么变成这样了?你真惨!
  师:你会不会说:“叔叔,我们回家吧!”
  生:不会。
  师:若瑟夫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
  翟志文:考虑到当时我们家的家庭条件,没法养活他。当时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好。
  亓福祥:怕他妈。
  张宇:加上本来就贫穷,还把他爸爸妈妈的希望弄破碎了,所以肯定不会让他回来。
  李媛媛:回来不仅不会变好还会更糟糕。给小费就已经是这个孩子所能做到的了。
  强佳慧:因为当时若瑟夫害怕他拖累他家。
  盛亚娟:毕竟若瑟夫还不知道当时于勒的人品,万一相认了缠到他们家怎么办?而且本来就穷。
  袁瑞瑞:有可能她姐该离婚了。
  (屏显)
  “我”为什么没有和叔叔相认?(刘宇含)
  “我”是因为父母的看法才不与叔叔相认的吗?(刘嘉尉)
  为什么若瑟夫不偷偷和于勒说他是于勒的侄子?(卜令蝶)
  强佳慧:他不和叔叔相认,应该不全部都是父母的看法,应该他的姐姐还有一部分。
  张宇:还有他妈。
  李媛媛:“我”还是个孩子,“我”承担不起这件事的后果,“我”怕妈妈打我。“我”就是一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小可怜儿。
  张宇:如果说了他是他的侄子,那么难免会引起他姐夫的注意,到时候就难解决了。
  亓福祥:我觉得是因为他的父亲和母亲的看法才不与他相认。   强佳慧:“我”害怕父母和姐姐的责怪。
  强佳慧:当时于勒应该也不想让他们认出来吧。
  盛亚娟:前文中说过,若瑟夫能看明白姐姐的未婚夫是因为于勒的信才同意婚事的,所以若瑟夫这个时候应该也很现实了,他也明白如果相认了,可能会缠上他们家,这就会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
  (屏显)“我”为什么要给于勒小费?(梁壮壮)
  亓福祥:对他的同情怜悯。
  袁瑞瑞:看他不容易,而且是亲叔叔。
  盛亚娟:因为若瑟夫心里还认为他是自己的亲人,对他现在所处的境地表示怜悯、同情。
  张宇:出于同情,“我”的性格也是单纯、天真的。
  师:换作我是若瑟夫,在这时,我感到应当这样做,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心里就会不安宁、不舒服。
  (屏显)菲利普夫妇那么自私、贪婪、冷酷、虚伪,“我”却很善良,富有同情心,“我”不会被父母影响吗?(马雨欣)
  张宇:保持初心,不忘本来。和父母形成对比。小孩子本来就是天真、善良的,慢慢也会被社会所侵蚀。
  盛亚娟:因为“我”还小,有些事情不是特别懂,长大了就不一样了。所以讽刺人性本来善良,只是慢慢被社会的风气所侵蚀了。
  翟志文:多少会有点,但“我”还是有颗善良的心。
  强佳慧:因为小孩子是天真的,可能他的父母并没有在他的面前表现出来这一面。
  师:嗯,但课文中表现出来了,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出来呢?作者的叙事视角?
  亓福祥:第一人称。
  师:“我”是作者的叙事视角。所以,“我”若不看到这一切,怎么写呢?
  生:明白了。
  师:同学回答很好。“我”是一个未成年人,对人的感情还是朴素的、自然的。
  亓福祥:可能没有这件事儿的发生,作者他还不会写这篇文章了。
  师:实际上真的发生了吗?这是小说啊。哈哈。
  翟志文:对,讽刺小说。
  张宇: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复制第47段)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师:这个“都”自然包括若瑟夫了。那为什么在这之前心里不断呼唤着“我的亲叔叔”的若瑟夫也一句话不说了呢?
  盛亚娟:因为他一瞬间明白了什么,抖个机灵。
  张宇:他爸爸和妈妈的压迫。
  袁瑞瑞:因为他怕他再说,他姐会离婚。
  李媛媛:小孩子,跟风,我爸妈怎么说我怎么做。
  强佳慧:就是怕拖累了,父母的原因,还有姐姐的原因。
  师:对,其实,同学前面已经回答了。生活本来就很拮据了,如果再把这样的一个叔叔接回家,会增加更多的负担,那家里将不堪重负,更加贫困。
  师:我们刚学过《项链》,都是莫泊桑的小说,这二者有什么不同?
  张宇:《我的叔叔于勒》是讽刺拜金主义,《项链》是讽刺虚荣心,都是直指人性。
  师:对,《我的叔叔于勒》并不是反映道德层面的,而是反映人性的东西。
  盛亚娟:《于勒》是讽刺人性被社会的风气影响,《项链》是赞美。
  师:《项链》由批判到赞美,《我的叔叔于勒》呢?
  翟志文:《我的叔叔于勒》由赞美到批判?
  师:由同情到批判。——是温柔的批判,理解性的批判。
  盛亚娟:因为面对这样的社会,作者感到无力,感到无奈,只能借文字表达自己心中的同情,和对现实的批判。
  张宇: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师:如果你是菲利普,你怎么做?
  张宇:我应该和主人公做法一样。因为当时社会,再加上生活贫穷,我肯定不会认。
  师:那么,你认为,菲利普夫妇他们还只是冷酷无情的吗?
  张宇:不认为。
  李媛媛:生活所迫,别无选择。
  张宇: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苦。
  强佳慧:他们也不能说是冷酷吧,毕竟他们之前也把自己的钱给于勒了。如果当时你是他们夫妇的话,我觉得你应该也是那种做法吧。我觉得要学会换位思考。
  翟志文: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反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刘笑笑:没有人能一路单纯到底。
  師:“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苦”,张宇同学说得真好!是啊,既然我们自己也做不到,别人又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当我们将自己放进这个作品的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于勒,不是菲利普夫妇,不是若瑟夫呢?再恐怖的于勒,也有着温柔的内心,有着对亲情的渴望;再冷酷的菲利普夫妇,也有着他们的一言难尽的酸楚——他们冷酷,因为他们迫不得已,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当我们用悲悯的眼光看人、以悲悯的胸怀待人的时候,生活也许就会有另一番样子了,那么,一切就都成了可以理解的了。
  翟志文:人人都笑菲利普,人人皆是菲利普。
  师:深刻!就是说,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我们自己做不到,就不要指责别人——如菲利普夫妇、若瑟夫等。
  张宇:遇到什么事都要换位思考。
  二、第四部分:“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苦”
  师:我们用代入法重点来看张宇同学前面所说的“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苦”。
  (屏显)“我们”认出叔叔于勒,父亲为什么不把于勒带回家?(魏崇林)
  师:菲利普的日记,告诉了我们答案。菲利普未公开的日记——想不想看?
  生:想。
  张宇:小说还有日记,跟真的似的。
  师:哦,空白的。
  张宇:哈哈。
  师:你来写。时间20分钟左右。
  盛亚娟:今天我在船上看到了我的弟弟。十多年未见,我已经快不认识他了。我没有认他,他甚至可能不知道我见到过他。于勒啊,哥哥对不起你,我看到你就想躲。但这些年来我们离得如此近,你却不与我相认,是因为知道我是个自私的哥哥吗?哦,我的上帝啊,请您惩罚我吧,我也是迫不得已啊!求您可怜可怜我们,不要再让贫穷折磨我们一家人了。哦,我真是个不称职的哥哥,我早该看出来的,第二封信……我怎么能这么糊涂呢!可怜的于勒,在破产的情况下还想着我这个哥哥。这些年来,他受了多少苦啊!但我们以后却不能再相见,一定不能。我还有家人,我还要养活年幼的若瑟夫——哦,可怜的若瑟夫,他今天肯定很害怕吧,想不通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吧,可怜的小人儿,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二女儿的婚事将近了,我自己的人生在贫穷中过得一塌糊涂,不能再破坏女儿的未来了。这一段时间一定不能出乱子,女婿今天应该没发现什么问题,我们都表现得很好。哦,上帝啊,于勒一定会原谅我吧。   翟志文:今天,我们在船上看见了于勒,当时我也不信,后来听船长说,才知道那个水手,竟是在美洲做生意的于勒!我真是吓了一跳,急忙远离这里,唯恐他看见我们,就连回家坐的船也换了。我的弟弟于勒为什么会在这个船上卖牡蛎,他不是去旅行了么,难道那个信也是骗我们的?哼,我早就知道那家伙不可能有出息,狗改不了吃屎。就算第一封信是真的,也早让他败坏光了。这种人真是流氓、无赖。我们家还拮据,得节俭,女婿不能让他跑了,必须想办法把他留下来。今后,我又要努力工作了。希望再也不要遇见于勒了。真是的,若瑟夫还给他小费,要我看,若瑟夫也是个无赖。得好好教训若瑟夫了。
  李媛媛:×年×月×日,周二,晴。上帝啊!于勒,我亲爱的弟弟。天知道我竟然遇见了他,在轮船上。他在剥牡蛎,他是那么可怜,那么狼狈,那么叫人伤心,叫人痛恨。他轻信了他的话,那封信。我们全家的希望,也通通化为了泡影。他需要我,但是我不能去认他。——不能。他为什么,为什么没有发大财呢!我不能因为他而葬送我女儿的爱情,再像当年一样把家底掏给他啊!我可怜的儿子给了他几个铜子的小费,我妻子的反应是那么激烈……真是,出大乱子了!我们一家本来去岛上是多么高兴,在遇见于勒之后就有多么扫兴!上帝啊!今天多么晴朗的天气!对我来说却像随时都会有暴风雨般令我胆颤心惊。上帝啊!求您给我一个指示!上帝啊!
  张宇:今天航海旅游碰到我的叔叔了,可是父母并没有让我和叔叔相认,因为我姐姐的一门婚事。原本于勒叔叔给我们说他有钱了,爸爸妈妈都抱着希望等待着他,可是现实并没有如爸爸妈妈所愿。得知真相的父亲母亲更是惶恐,加上对姐夫说的那些话全都变成了谎言,就是因为这样,我并不能和我的叔叔相认,我心里感到愧疚,那毕竟是我的亲叔叔啊,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但是我能理解我父母心里的想法,我的父母也是为了我们家里好,因为家里本来就穷,而且姐姐好不容易有了一桩婚事,不能因为我的叔叔而拖累一个家庭,我希望我的叔叔能够活下去,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不再在海上漂泊。我也希望以后的社会里亲情不再因为金钱而破碎,我不希望这样,也不想这样,对不起我的叔叔。
  袁瑞瑞:我的天呐!竟然在开心的一天碰见了我的弟弟。他竟然过成这样,是我当哥的责任。但他骗了我,他在那里过得不好,也没挣到钱。但也有可能是他把挣的钱花完了。我对人们说我的弟弟是多么多么好,挣的钱有多么多么多。可现在他竟然在船上卖牡蛎。而且我的女婿是因为我有个有钱的弟弟才娶的我闺女。不行,我千万不能让我女婿知道了,要不然他该退婚了。我也不能让人们知道,要不然又要笑话我们了。我要告诉儿子,千万不要把这个事说出去。我们就当没见过于勒,如果人们问起来,就说他还在外面挣钱,对,就这样说。
  师:天啊,才十二分钟,都这么厉害!
  张宇:就我一个写侄子的,你们都写的菲利普,我写错了啊,都怪我眼瞎啊。
  师:侄子这个角度也很好啊!是老師考虑不周啊,没有想到这个角度。
  盛亚娟:我写得是不是太感性了?
  翟志文:你写的和我写的正好相反,我貌似把菲利普写得太坏了,简直就是坏蛋。
  张宇:盛亚娟写的都不是菲利普了,哈哈,太感人了。
  师:主动点评,很好!已提交的同学,请继续点评同学替菲利普写的日记,任选一则。
  李媛媛:@盛亚娟,我喜欢这个,字数多。行文流畅,字字动人,感情流露,让人感动,写出了一个哥哥对弟弟的心疼,有被生活所迫的无奈(主要是前几句)。
  盛亚娟:我要评论翟志文的,毕竟完全相反。我觉得他把菲利普写得太无情了,毕竟菲利普在之前还把自己应得的遗产让弟弟用。前半段写得非常好,我非常赞同,很合理。
  张宇:我也喜欢这个,语言通畅流利,句句戳中当时社会的人性,非常符合故事的情节,也突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强佳慧:@李媛媛,我喜欢这个,这一段话写出了菲利普当时不知所措的心理,也写出了菲利普不想与弟弟相认的心情。
  翟志文:我评价一下张宇的。从孩子的角度写出了孩子的天真无邪,同时考虑了如果相认的后果,非常不错。
  师:大家写得好!评得也好啊!要不,这则日记就先写到这,暂未写完的课下继续写。
  师:老师写得很短,不如我们同学啊:弟弟,今天我在船上看到了你,但我没敢相认。我的经济状况,不允许啊。你二侄女的男朋友可能会离开她——这小子是读了你的信,才决定娶她的。还有,你嫂子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她一定会大吵大闹,你不希望哥哥离婚吧?弟弟啊,请原谅哥哥吧。
  张宇:不错了,简洁明了,非常好。短短几句话就概括了菲利普的心理,太通俗易懂了。
  师:如果你就是菲利普,你就有这样的一个弟弟,你认不认他呢?
  生:不认。
  强佳慧:因为老婆肯定不会同意。如果认了于勒,那就是全家的罪人。
  翟志文:考虑当时经济状况、社会情况、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等的情况下,不认。
  李媛媛:我但凡经济状况好一些能支持我正常生活并且有盈余,我都会认我的弟弟。但是我太穷了。
  翟志文:那样夫妻会离婚,父女也有可能关系决裂。
  盛亚娟:理由就是那篇日记。
  师:对呀,老师真晕!刚才你们写日记的时候,老师和妻子有个对话。
  强佳慧:你问的师母?
  师:嗯。我拿这个问题问妻子,她说,她会认弟弟。我追问,一边是兄弟情,一边是夫妻情和父女情,而你必须做出取舍,你怎么选择?妻说,她还是会认弟弟——吃不好就吃孬一点,也不至于饿死人吧。妻反问我,我说……先打住,卖个关子,换作你,你怎么办?
  李媛媛:弟弟暂时饿不死,他已经能够自食其力,我还是要打听打听弟弟的状况、人品,做好准备,比如先疏通家人、搞定女儿的婚事。
  师:李媛媛想得真周到!我说,换作我,之后我会瞒着妻子私下找到弟弟,给他些钱。   盛亚娟:哪里来的钱?没有闲钱吧?毕竟女儿弄条裙子都省半天。
  翟志文:这……他们一家怎么过?
  李媛媛:得过且过。
  师:只要有心,没多总有少。
  师:假如当时在船上相认了,对于勒来说——
  盛亚娟:如果他有良心的话,他也不会认他们,或者不会跟他们走。于勒可能感到羞愧,毕竟自己欠哥哥那么多,后来说要还钱也没有还。
  李媛媛:如果是我,我会要一笔钱,我既然可以做一次买卖,也可以做第二次,前提是我有启动资金。
  强佳慧:我不会,毕竟当时他可能也觉得他哥哥没有钱了。再说了,他已经欺骗他哥哥一次了,他只可能是感到羞愧,不应该再伸手跟他哥哥要钱。
  盛亚娟:年纪那么大了,而且他哥哥也没有钱啊,他不应该先了解一下他哥哥的情况吗?
  李媛媛:我不会回去,还要遭受别人的指责、嫂子的谩骂,我会考虑自己,让自己过得好。有良心的前提是我有钱有能力。
  盛亚娟:没有钱就没有良心了?太扯了吧。应该不只是考虑自己,第一封信说明于勒还有良心,当时于勒还不是特别有钱,但是还是想到了哥哥,觉得自己对不起哥哥,说明他已经悔过了。你们把他看得也太黑暗了吧。
  李媛媛:哈哈哈,人之初性本善,但我的,却挺黑暗。
  盛亚娟:黑暗归黑暗,确实是扯淡。
  强佳慧:他哥哥之前都那么帮他了,我觉得应该跟他哥哥再要钱……但感觉如果再要钱的话,就太不是人了,而且文章中也有写于勒不想让他认出来。
  师:假如菲利普当时在船上相认了,对于勒来说——等于当面戳穿了于勒的谎言,于勒会很尴尬,很难堪。
  师:如果菲利普肯相认,于勒当然会很感动,会不会跟着他们回家?
  李媛媛:我是不会回去的。
  师:假设于勒跟他们回家,我们设想,回家之后……
  强佳慧:如果于勒回了家,我觉得他应该会好好赚钱?菲利普夫妇可能会有一段对话,他们俩有可能吵架。
  师:设想或虚拟一下——
  强佳慧:女:哦,我的上帝,那真的是于勒!他怎么变成这样了?骗子!都是骗子!他让我们空想了十几年,我就知道他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他就是流氓,就是无赖!
  师:老师来模仿一下克拉丽丝:这日子没法过了,你跟你弟弟过吧,我们离婚!
  盛亚娟:假如我是于勒——回家之后,我嫂子对我很不好,除了哥哥,其他人都不会正眼看我,侄女的未婚夫也悔婚了,我是不是做错了?每天还要忍受村里人的谩骂,家里变得越来越穷,我真是不该回来啊,不光自己没过好,还连累了哥哥一家,我就应该继续自力更生。明天我就跟哥哥说清楚。
  李媛媛:回家之后。菲利普:好好做人,养活自己,你还是我的好弟弟!嫂子:我就知道你没出息!别想再连累我们了!这是最后一次,我们不会再管你的死活!侄女:叔叔,因为你我和丈夫都离婚了,不恨你是不可能的,但是也证明他不是那么爱我,我也就原谅你那么……一点点。侄子:叔叔,欢迎回家,希望你过得好点。村头大妈甲:哎,你们知道嗎?咱村里那个菲利普的弟弟回来了!穷得要死,又酸又臭,前些年不是挣大钱了?我以为有多风光呢!村头大爷:我看都是假的!这下他们家真的穷得吃不上饭了,他家大闺女还没出嫁吧?之前我儿子还想娶她,幸好我一口否决了!村头大妈乙:真是太不幸了这一家子,怎么出了于勒这个祸害。
  翟志文:你怎么还骂人呢?但写得不错。
  李媛媛:我是有素质人员,这是村头大妈不是我。
  师:厉害!正如我们同学所设想的,于勒跟着哥哥回家,寄人篱下,还要看嫂子和邻里的脸色,生活会很痛苦。于勒不会回家。所以,前面我们还替若瑟夫开脱说担心他们家被于勒纠缠上,其实这完全是多余的。
  (屏显)为什么十年之后于勒不写信了?(袁瑞瑞)
  师:怎么没有写?于勒未寄出的第三封信——也是空白的。你来写。
  李媛媛:见字如面——哥哥,多年不见,你还好吗?我很想念你,但是一直没找到机会写信给你,我的旅行已经进行到一半了,我现在过得不错,你不要担心。最近美洲爆发金融大危机,我的产业也受到波及,不过你不要担心,我会努力挺过去的,到时候我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爱你的弟弟于勒,×年×月×日。
  强佳慧:亲爱的菲利普,我现在过得很好,我在这里玩得特别开心,这里风景很好,我每天都在船上,我会接触到很多很多的富人。我身体也很健康,所以你们不用担心。等我这次旅游结束之后,我便会把你们的钱还上。到时候我们会过幸福的生活。希望这天很快来临。
  翟志文:亲爱的哥哥:其实实话告诉你吧,我破产了,这十年在拼命还债,我是真心希望可以赔偿你的损失,但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会拼命赚钱争取还你的。——你亲爱的弟弟。
  张宇:于勒:哥哥嫂子,对不起,我前几年是真的有钱,可现在我因为一些事情破产了。我真的很愧疚,我觉得我这样将你们寄托在我身上的希望直接戳破了。我不敢给你们说真相,我害怕被辱骂,被教训。我对不起你们,我的哥哥嫂嫂。我现在在一艘船上卖牡蛎,我目前可以自力更生了,我不会回去连累哥哥嫂嫂了。等我以后再有钱了,我一定会寄给你们,对不起我的哥哥嫂嫂。
  盛亚娟:亲爱的菲利普,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你一定很惊讶吧。我寄这封信的原因,并不是要回到我们的故乡。我现在在南美的一个小村庄里,娶了妻子,也有了孩子。现在的家庭也算美满,只是我的生意却从此一蹶不振了……现在拿着笔的于勒,濒于破产的边缘却无能为力,已经不能偿还你以前的恩惠了。或许你对此感到非常担心,但是我手脚健全,可以自食其力;或许你感到无奈,感到生气,但是我却无能为力,当你拿着这封信读的时候,我或许已经露宿街头。如果情况更好的话,我已经找到了一份较好的工作,可以依靠微薄的工资来养育这一个家。欠你的,我会永远记得。如果这辈子没有机会东山再起的话,那我一定每天做祷告,让上帝保佑你,保佑你的家人。我不相信有下辈子,但如果真的有下辈子的话,一定加倍偿还你!我现在有了家庭,便更加感受到你当年的艰苦和生活的压力了。这几年我在社会上多打拼一天,我便越能感受到当时你的辛苦和无力,便越感到愧疚,感到自责,但这又能怎样?你想骂就骂我吧!让上帝来惩罚我,是我对不起你和嫂子!或许因为我当年的一时愚蠢,甚至影响到了你的孩子的未来……祝你的生活越来越好,这也是我唯一能为你做的。   盛亚娟:就当于勒没法放下自尊心,撒了个谎,或是真的经历了这些,在后来若瑟夫一家遇到于勒的时候,他的家也没了。
  强佳慧:@盛亚娟,我感觉特别棒!我喜欢。
  李媛媛:@翟志文,真实,哈哈哈。
  翟志文:@李媛媛,为什么非要把谎话进行到底呢?平平淡淡才是真。
  李媛媛:我透露了一丢丢。
  强佳慧:我觉得第三封信……如果没有遇到他哥哥他们的话,他应该不会坦白吧。
  师:互相点评,很好。菲利普未公开的日记——为什么没有公开?
  盛亚娟:因为没有必要吧,公开了又能怎样,贫穷不会改变,和弟弟也不能相认,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努力,可能有一天有能力了,把弟弟接回来呢。
  袁瑞瑞:如果公开的话,对他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
  师:嗯。还有,于勒未寄出的第三封信——为什么没有寄出?
  盛亚娟:可能是伤自尊,也可能是不想让他哥哥担心。
  袁瑞瑞:不想寄出去。
  师:哈哈,前提是虚拟的啊,菲利普未公开的日记、于勒未寄出的第三封信,真的存在吗?
  (屏显)叔叔于勒有没有认出菲利普一家人?(张子恩)
  张宇:认出来了,出于愧疚不敢面对。——认出是看出来了,只是知道而不认。
  师:前面的发言有同学也说到了这个问题。证据?
  强佳慧:文章中有一个动作,于勒总是盯着牡蛎,“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可能是心虚,不想被认出来。
  盛亚娟:明明动作那么熟练了,不应该啊,应该是在菲利普走向他的时候,他抬头认出来了,但是他不确定哥哥是否认出了他,他心虚,所以一直不抬头。
  强佳慧:那么长时间做这一个事,肯定很熟练了,而且如果有人要买他的牡蛎,他应该招呼他们,而不是只盯着手里的活儿,所以他在心虚,担心他们认出来。
  师:哦,九点多了,这个问题我们课下继续探讨吧。
  (屏显)后来于勒怎么样了?(刘奇)
  张宇:于勒应该靠牡蛎赚钱吧,能自力更生了。
  强佳慧:后来的于勒可能老死在船上,也可能卖牡蛎赚了一点钱,然后重新创业,创业成功,变得有钱了,回去报答菲利普夫妇了。
  袁瑞瑞:也有可能他卖了几年牡蛎,又换了一个工作。差不多两种可能,一种越来越富,一种越来越穷。也不可能越来越穷吧,他已经改邪归正了。很大可能越来越富。
  盛亚娟:后来的于勒,因为在船上看到了哥哥一家,发现哥哥没认他后,因为怕再次遇到他们,所以跑到别的地方工作了,从此远离哥哥一家。
  张宇:有很多结果,谁也不知道。
  师:大家想象力丰富!哪种可能性更大?
  盛亚娟:但无非这两种。越来越好,因为他已经能够自力更生了。
  张宇:不富也不穷,正好过日子。
  强佳慧:以卖牡蛎为生了,生活平平淡淡,也没有去找他家了,这种可能比较大。
  盛亚娟:可能一个人生活,攒了点钱,做起生意,越来越富了呢。毕竟人往高处走嘛。
  袁瑞瑞:我觉得肯定不可能是越来越穷吧。
  (屏显)如果再遇见于勒是在“我”长大后,那么长大后的“我”会怎么做?(刘笑笑)
  袁瑞瑞:也应该会和于勒相认,然后再整点菜,吃一顿饭。
  盛亚娟:于勒可能都不认识他了,毕竟那么多年了,而且“我”长大后,也不知道富还是穷,可能是卖牡蛎的时候遇到了于勒呢。
  李媛媛:@盛亚娟,于勒成了富甲一方的牡蛎商人,和侄子合伙做生意。戏剧。
  强佳慧:把于勒领回家。
  师:同学们都愿意往好处想,都有一颗善良之心。但我的想法相反,于勒很悲惨,自生自灭的可能更大。原文结尾有两句话——课文删掉了结尾。
  (屏显)
  原文结尾: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盛亚娟:所以若瑟夫一直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好感人啊,感觉有点暖心。
  李媛媛:若瑟夫想對叔叔好,但是他太小;等他有能力的时候,叔叔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
  袁瑞瑞:但于勒太不争气了吧?没点用。盛亚娟:看破不说破。
  师:我们再回到昨晚上课刚开始的那个问题——
  (屏显)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杨冉)
  师:现在,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没有新的理解和领悟?——课下思考。
  (屏显)比较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相同和不同之处。网上有相关文章,请搜索阅读。晚安。
  (本课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上进行的,上课时间:2020年3月2日19: 00—21:30。)
  (作者单位:山东省鱼台县教研中心)
其他文献
北岛先生有诗句云:“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细读《渔父》一文,不难发现“宁赴湘流”的屈原正是这样颇具审美意义的“高尚者”,其“高尚者”的审美形象不仅展现在《渔父》的文本细节中,而且两千多年来一直镌刻在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在某种意义上,“宁赴湘流”亦是高尚者屈原的墓志铭。  一、“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忧国忧民之美  “屈原既放”,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游于江潭,行吟泽畔”。这是一个忧国忧民却不被理
期刊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来的。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这一理论非常注重生活、学校、社会之间的联系,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对于当今的教育教学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对现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
期刊
在今年的扶贫工作中,我们重新调整了帮扶对象。当我去温水镇温河村老张家的时候,一切都是预料中的那样,落后、困顿,这些像针一样扎进我的灵魂深处,让我的心情变得沉重。  老张原名张三平,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我很快想到了那个“二满三平”的词语。然而,已是杖朝之年的他却没有先人赋予的美好,依然挣扎在贫困的边缘。在路上,我听着村上严主任的介绍,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心中急切地想知道这家人究竟是什么样的。  其实
期刊
在高考作文中,相较于有些考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的散文和全靠素材堆砌而没有自己独特感悟的议论文,踏踏实实写好记叙文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想要写好记叙文并不容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写一个故事,塑一个人物,抒一份情感。  一、写好一个故事:曲折精彩、引人入胜,情节发展耐人寻味  毋庸置疑,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其本质特点就是故事性。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如同一部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
期刊
一、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选自宗璞编写的《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此文写于1982年5月,当时“文革”动乱结束不久,作者的创伤尚未平复,小弟又身患绝症,作者内心非常悲痛,无以纾解,她曾在《苦小弟》一文中写道:“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了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
期刊
【教材分析】  《河中石兽》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它是清代才子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篇小说,该文通过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入河中的石狮子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对事情不应根据常情和自己的认知视野作出简单结论,而应区别不同对象、环境和条件并全面分析作出判断。《河中石兽》语言简练,结构层次清晰,叙事脉络清楚,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义务教育
期刊
【閱读导引】  本篇节选自肖江虹的中篇小说《美学原理》。美学的第一原理即美的本质。美是什么?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力图为这一问题提供合理的阐释,陈公望、王玉芬、路品源、涂安妮对此问题的解答也呈现出多元的价值倾向。美学原理,并非独立于人生之外的艰涩理论,它包孕着渴望冲破藩篱的内在生命力量。  美的本质的界定,理应有生命的支撑。《美学原理》中,肖江虹关注到了生命中无所不在的矛盾,无论是文本内各个人物的矛盾
期刊
“知人论世”这一文学鉴赏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已成为文本解读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这一方法存在着诸多误用现象,如硬贴标签、不加挑选地移用、张冠李戴等,这导致学生在理解文本时容易产生误区。因此,教师在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之时,应当适课程而用、适文本而用、适时机而用,使教学走出文本解读教条主义的桎梏和误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知人论世”的重要意义及课堂运用现状  “
期刊
【教材分析】  1.教学理念  单元整合教学是指要站在大单元的角度,统筹多篇文本、多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等,整合资源,以此系统地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设计单篇教学时,教师也应做到充分地用好“这一单元”。以部编版教材中的单元为例,教师不能忽视单元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之处,比如单元提示、知识补白等。在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之时,可以将单元中的各类素材、提示、方法等与之融合,这样能使单篇教学更丰富、科学
期刊
作为一种微型写作,微写作最早出现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它具有短小、随意、灵活、精彩的特点,且耗时少、针对性强,操作简单、贴近生活,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练笔方式。微写作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观察、积累、思考和随时练笔的习惯,更能体现出文字表现功底的深厚程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写作教学实效。因而,其在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微写作教学通常是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尤其是借助仿写练习进行的。仿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