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粮改与发展二重奏

来源 :经济视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eryh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付启 王 静 通讯员 鲁守波
  金秋十月,层林尽染。在这收获的季节,本刊记者采访了山东省莒南县粮食局党委书记、局长宋玉平。
  初见宋局长,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毅的脸庞和一双熠熠生辉的大眼睛,透露出一名管理者的精明强干,特别是他处理工作时的挥洒自如和果断干练,让记者深深领悟到了这位粮改成功人士的特有风采。从他那锐利的眼神中,记者真正读懂了什么是管理创新、坚忍不拔、知难而进的成功风范。
  通过两天的实地采访和深入挖掘,记者是那样震撼于一位不畏重重困难,并在全市大刀阔斧进行粮食改革的风云人物。他的粮食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在沂蒙老区全面推广,他的勇于改革的事迹在齐鲁大地上争相传颂。他不但用事实彻底改变了当前粮食系统无潜力可挖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且还强有力地奏响了粮食改革和粮企发展的二重奏。
  2002年5月,宋玉平走马上任莒南县粮食局局长。初到粮食局时的现状让他难以平静。干部职工思想混乱,行业管理紊乱,企业内部缺乏凝聚力,历史包袱沉重,国有资产损失和浪费严重。企业负债额高达5100多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53%。
  为了摆脱困境,宋玉平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莒南县粮食系统有史以来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涉及范围最广、开展规模最大的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彻底摸清了企业和行业的家底。这次清产核资,为解决莒南县粮食局全局性的工作问题提供了扎实可靠的基础。
  
  一、改革风云
  
  在粮油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宋玉平局长着力深化莒南县粮食流通体制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围绕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粮食产业,宋玉平采取果断措施对农村粮食企业的主副营业务实行统一管理,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管理体制。
  这次粮食改革,与以往历次改革相比,各种问题和矛盾更加突出,富余职工多,分流任务重,改革成本高,工作难度大,分流安置职工是这次改革的重中之重。该局在宋玉平的带领下,紧紧依靠职工群众,认真学习,领会这次粮改的任务和宗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周密规范的操作程序,建设健全粮食行政管理机构。这些措施的实行,扎实稳妥地推进了各项粮改工作,开创了粮食系统工作的新局面。
  整个粮改工作中,莒南粮食局共为1052名职工发放经济补偿金918万元,为1052名职工缴纳企业欠交的个人养老保险金480万元,缴纳失业保险金90万元,切实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四次拍卖会,公开拍卖了18处整体优势不明显没有经营价值和发展前景的企业,获得资金1852万元,优先用于安置分流职工。全县粮食购销企业1998年5月31日前和1998年6月1日至2004年5月31日的5521万元政策性亏损进行了财务挂帐,剥离后由县粮食局集中管理,剥离的政策性挂帐占用的贷款原已办理资产抵押的,解除抵押关系,企业整合压减,职工身份置换、闲置资产处置、经济补偿金兑付等各项粮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二、发展强音
  
  当记者谈及到改革这个话题时,宋局长说:“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我们只有做强做大粮食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才能确保粮食市场供应稳定,国家粮食安全。”
  狠抓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在莒南县粮食局工作的4年时间里,宋玉平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措拖,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本着“以内贸经营为主、内外贸并举;以油料经营为主,粮油经营并举”的原则,指导企业灵活开展经营,粮油贸易搞活了,粮食系统各个企业呈现出普遍“开花结果”的粮油贸易新局面。
  “粮食增产增效”工程在全县积极实施。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引导农民领先科技进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该局还积极引导已改制的基层粮管所,搞好农副产品特别是粮油产品的精深加工,培植名牌产品,壮大骨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一大批特色鲜明、效益较好的粮油加工企业群体。
  2006年1~8月份,莒南县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创汇9211万美元,同比增长13.5%,名牌产品也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玉皇牌食用植物油、金胜牌压榨花生油、绿帝牌压榨一级花生油被评为“全国免检产品”、“山东著名商标”,成为沂蒙老区的骄傲。
  近4年时间里,宋玉平带领困境中的莒南县粮食局全体员工走出低谷,走向振兴。莒南县粮食局综合经济效益连续4年在全市同行业名列前茅,被评为“全市粮食系统扭亏增盈工作先进单位”。宋玉平这位市“人大代表”,粮食系统的“先进个人”,以优异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同行的赞赏。
  (责任编辑:文 峰)
其他文献
长春神箭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4月,是吉林省唯一一家生产电动工具的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局外人望而兴叹,总经理张生百感交集。公司从长春三电分离出来后,在“三无”的困境中寻求突围。在无设备、无产品、无资金的情况下,在未向国家贷过一分钱的情况下,公司步履维艰。为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张生带领着42名职工“在无路处辟新路,在逆境中寻坦途”,摸索出了一条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艰苦
期刊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沂蒙人民改变了“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涌现出了大批个体私营企业。山东省沂南县东风双隆机械有限公司就是乘着改革的东风一跃成为空心砖机行业中的一颗奇葩。  随着国家对红砖禁用文件的出台,建筑用料也逐渐由对红砖的使用过渡到其它建筑材料上。东风双隆机械有限公司就是顺应这一形势兴办的一家研制开发和推广各类空心砖机、水泥制品等建筑机械的专业生产厂家。  沂南县,东临日照港,西靠京
期刊
“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如是说。长春市委机关幼儿园的教职员工们深知学前教育的重要作用。多年来,坚持“以健康教育为主题、以特长教育为补充、以现代技术教育为手段”的办园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科学育人等多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背后离不开赵雅颉园长的苦心经营和辛勤劳作。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任重道远啊!”赵雅颉园长用这样一句话开始了我们之间的对话。
期刊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一系列重要信息,勾画出一幅宏伟蓝图:200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国民经济有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局面,但经济结构矛盾依然
期刊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明星村庄”。  华西村原党支部书记吴仁宝,无数次被聚焦的“明星村官”。  1961年建村至今,吴仁宝与华西村共同走过。从上世纪70年代建设农业样板村,80年代实现农村工业化,90年代实现农村城市化,直到21世纪拥有8个上市公司、进入资本经营新阶段,华西村在自己的土地上、也在共和国的农村史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吴仁宝一位中国农村的风云人物,被
期刊
仅仅5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将实现又一次量级的攀升。  12月9日,国家发改委首次预计今年全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20万亿元。这距中国GDP突破10万亿元,仅仅过了5年。    7年平稳增长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12月9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预计今年全年GDP将突破20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整后的数据,中国GDP突破10万亿元是在2001年。
期刊
背负行囊,步履蹒跚,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走到今天。回过头去审视曾留下的脚印,它们排列有序,偶尔的中断,又会自然的连接。我们不禁要问:这其中究竟靠的是怎样的力量?对,就是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是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勇气和魄力……是刘国这些品性,使他的求索之路不断延伸、舒展,使他的人生大厦恢弘、壮丽起来。  让我们把时针划拨到1989年这个时点上来。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两岸,吹暖了
期刊
经济摆脱大起伏    猜想:2007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与此同时,宏观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增幅都将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利润不断上扬,物价保持相对稳定,能源条件继续改善。  解读:宏观调控并非“经济急刹车”。作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掌控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熨平”经济运行的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协调增长,这是政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尤其是
期刊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论断。面对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新形势,长春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审时度势,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强管理、重服务、保安全、求发展”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党工作大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持稳定、处理突发事件、服务民众、保护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战果,奏出了铿锵有力的时代强音。    明确目标创
期刊
何谓“大医精诚”?“大医”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医术精湛,勤学博思,敢探未知领域,学习未知医术,哲学思想是贯穿医学中通用的理念。另一方面是指医德高尚,爱岗敬业,要肩负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要有父母之心,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精诚”是指学习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生命不息、探索不止。”而长春市人大代表、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杨世忠就是这样一个“大医精诚”、德艺双馨的医者,并且立志为中医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