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民生思想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9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历代开明君主都实行了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使国家长治久安;历代暴君都搜刮民脂民膏、损害人民利益为目的,使统治动荡不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戴。
  关键词:民生思想;开明君主;暴君;惠农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0)04-0039-02
  
  民生为本的价值理念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以满足百姓生存和发展需要为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标准的价值观。中国的国情是农民占全国总数的80%,近年推出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比如减免农业税、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使广大农民生活蒸蒸日上,使我想到中国历代有关民生的思想和政策,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一、中国的民生思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很多思想家很重视民生问题。在《尚书・泰誓》中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就将民与至高无上的天相联系,民心代表天意,天子唯我独尊,对人民非常苛刻,人民就会代表天意推翻他。春秋战国时期,战事不绝和社会动荡,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面对这样的混乱政局,出生于手工业者的墨子,思想感情与劳动人民息息相通,他的思想也就有了浓厚的民生特色。墨家的民生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兼爱”的思想;“非攻”思想;立法为公的依法治国思想;“节用”思想。墨子的这些思想无不代表着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好的民主思想。老子民生思想的灵魂是“道治”,老子理想的“道治”是执政者以自然和谐之道经国治民,以达到社会的总体和谐,老子民生思想以尚民为先,以轻徭薄赋为内容,以正治国为目的。战国时,孟子提出“民为贵”的思想,他认为得到平民的拥护就可以当天子,而得到天子的赏识,至多能当诸侯,得到诸侯赏识者为大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当了王,不为民办事,还要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就应该把他推翻,甚至把他杀掉。孟子“民为贵”思想,经过秦乱以后,在西汉初形成了民本思想。当时的思想家贾谊在《大政》中开头就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民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安危决定于民。唐代柳宗元在“民为本”的思想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高峰。他认为,当官者是人民的仆役,是要为人民办事的。柳宗元说,人民靠土地生活,生产的粮食交十分之一给官府,就是雇用官吏为他们办事。官吏为人民解决问题,才是称职的人民仆役。如果拿着人民给的俸禄,又不为人民办事,还要盗窃人民的财物,那么,人民当然不满意。如果一个人家雇一个仆役,仆役拿了工钱,又不于事,还盗窃东家的东西,那么主人一定大怒,把他赶走,或者给予处罚。官吏如果这样,人民当然也不答应。人民不敢驱逐官吏,是由于形势不同。形势不同,道理却是一样的。了解这个道理的人,难道不害怕人民起来惩罚、驱逐他吗?孙中山吸收西方思想,结合古代民本观念,提出了民生史观。他认为:“人类求解决生存问题,才是社会进化的定律,才是历史的重心。”民生是指“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这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就是说,人类求生存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他认为阶级战争是社会进化过程中的特殊情况,不同意把阶级战争当作社会发展的普通现象和根本动力。中国古人常讲: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天是依靠的对象,也有基础的意思。荀子讲人欲导致乱,圣人制礼为治,韩非讲人口增殖与物资供不应求而引起争夺,等等,都是把历史置于人民群众基础上的。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民生这一概念,但毛泽东思想中包涵着丰富的民生思想。其民生思想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人民利益最直接体现就是民生,民生思想最主要的是发展经济,在此基础上发扬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国家独立富强、人民生活幸福是毛泽东的毕生追求。目前,民生问题乃社会各界关注之焦点,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高度重視,解决民生问题正成为社会各个层面的主流话语。
  二、中国历代民生政策
  历代开明君主在位期间都实行了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唐朝,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对农民人身控制有所放松,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王安石变法,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明朝后期一条鞭法,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清初摊丁人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同时,由于土地是有关国计民生的根本,我再谈谈有关我国的土地政策。西周的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周朝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均田制,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的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隋唐时期,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的分田方案从本质上是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特点是绝对平均主义;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与之相反,历代暴君都实行对人民的严刑竣法。比如:商纣王厚赋税、用炮烙之刑残害人民,还实行“人祭”、“人殉”。周厉王残酷剥削百姓,并令人监视百姓。秦朝的暴政(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沉重、土地兼并严重)不利于民生;隋炀帝在位时,年年重役、三征高丽、大兴土木、严刑酷法,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天灾严重,民不聊生,其结果都导致自己的灭亡。以上我们梳理了一些开明君主和暴君的不同的统治政策,其结果使我们不得不深思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实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三、对当今民生思想的解读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民生问题从多方面作出了系统的阐述,从总体上作出了部署、规划。强调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人民服务”是人民政府执政的根本宗旨,一切政府的行政行为的最终归宿都是为了民生,任何民生事务都是人民政府的行政内容,任何人民政府的任何行政行为都应以服务民生为己任,中央政府在谋划国家大计时应当以民生思想为指导。而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只有农民的富裕,才是国家真正的富强。因为农村是国家行政区域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农民占据着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只有农民素质的提高,才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才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直接影响着上层建筑的构成与巩固。所以,只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国家才会长治久安。中国的民生工程真正的体现了人民政府对民生事业的极大重视:“减免农业税”这一惠民政策,就是真正的减轻了农民负担;“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的利民政策,又大大地缩短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使农民与社会的联系紧密起来,扩大了农民与外界的接触;“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和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益民政策,既解决了农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又让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有了生活保证;“粮食补贴和一系列扶贫措施”的富民政策,使许多农民富了起来;“数字电视的普及和科教下乡活动”的便民政策,既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好杰作,也是民生思想的重要体现和具体实施。
  民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价值理念之本,坚持民生为本发展的价值理念,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定位是民生为“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民生为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民生为重;民生为本是党的执政为民价值理念之本,民生为本是党执政为民价值理念的第一要义,民生为本是党执政兴国实践的价值取向;民生为本是衡量又好又快发展的最根本的价值标准。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79页.
  [3]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41页.
  [4]赵靖主編.《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朱森溥.《关于老子经济思想初探》.《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管理会计和公司治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促进管理会计水平的不断提升,而管理会计水平的提升又反过来促进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所以对公司治理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进行详尽的探讨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本文首先从内部管理、激励机制以及董事会的指责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有效公司治理的主要表现,然后重点阐述了公司治理中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实现公司治理和管理会计方法创
颇受争议的新版《红楼梦》日前在上海、青岛等地方频道率先播出后,板砖惊“梦”,争议四起。此剧在开拍之前,就有全国性的演员选秀活动先声夺人,继而又在拍摄制作过程中使用若干迥异于原著小说、老版电视剧审美趣味的手法,一再触碰“红迷”观众和红学专家的心理底线。虽说引来不少非议,但在整个过程中却并不缺乏眼球的关注。从宣传炒作和商业运作意义上讲,新版红楼剧组总算还是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视点一:红楼选秀, 
摘 要:杭州城市远郊农民市民化已经发展到文化再适应阶段。高教综合体建设对当地农民的生活与生存状态等有很大的影响。高教综合体建设过程中,高校、学生的进入会促使当地农民自身素质发生变化。高教综合体建设对当地农民在教育观念、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意识等方面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  关键词:综合体建设;农民市民化;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4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
摘 要: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逐渐增强,企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是未来的趋势之一。在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下,如何实现业务单元之间的战略协同,实现“1+1>2”的协同效果,这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在阐述战略协同概念和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总结现阶段企业多元化过程中战略协同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试探性的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多元化;战略协同;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这里是专属于女人的世界。  这里是专为女士设计的行政丽人间。  华丽的装饰美轮美奂,  优雅的氛围如梦如幻。  粉色和白色的主题颜色,  圆润的家具设计,  精美的珠帘装饰,  豪华的按摩浴缸,  ……  处处尽显为女士着想的温馨舒适。
摘 要:企业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产生很大影响。但是,事物总是有两个方面,有利就有弊,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真实性不确定问题,和不能够得到很好保障等问题。企业采用会计电算化应当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有利作用。  关键词: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加强竞争力成为企业当前的重要任务。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将企业的预测、控制和评价功能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的管理工具之一。许多企业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预算管理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传统预算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限制了预算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发挥。本文总结了传统预算管理与战略脱节的原因及后果,并主张建立战略导向的预算管理体系。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