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道新说:传统功法是低效的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ph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道新说:武术的技击性是个骗局
  武林向来假象满天飞,赵道新生性容忍不了假象。他是这么一种人:把一生给了武术,武术是他的情人,是他活着的理由。像武术在泥坑里越滚越脏这样的事,他看不出来便罢,发现了就不会坐视不理,他肯定要站出来大喊大叫,把武术身上的脏泥洗下去。
  还武术一个清白,就要说实话,把一些蒙蔽人心日久的假象揭穿给大家看。譬如他如下的几段文字——
  “中国现存的传统功法基本上是低效的。表现为‘功夫上身’所花费的时间太长,即使有了‘功夫’也不完全在某种格斗中顶用……”(见《关于两大武术体系的对话》第三天)。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武术中最大的骗局,我认为就是所谓的‘有技击性’,真不知有多少青年人受到了引诱,走入了歧途而不能自拔。”(见《关于两大武术体系的对话》第二天)。
  “可以肯定,当今中国武术在整体上是极度缺乏技击性的。以全球格斗界的战略眼光看,可以说已丧失了技击的竞争能力。”(见《关于两大武术体系的对话》第二天)。
  “‘意、气、力’,‘精、气、神’等等与之相应的内功修炼是很难用正常的语言说清楚的。它似乎是自己暗示自己产生种种舒适和强壮感觉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某种宗教符号式的召唤。但在技击上都不大灵验,至少有许多新的理论同它一样有效,甚至比它更实际。”(见《关于两大武术体系的对话》第三天)。
  在我看来,赵道新这些话并没有讲什么深刻的道理,他讲的是一些再清楚不过的事实,一些大实话,类似于告诉大家“太阳不是从西边出来的。”——只不过“太阳从西边出来”的荒谬弥漫日久,把大家蒙里头了。
  如果你是个单纯的武术爱好者,赵道新的话,难免令你有平地走路一脚踩空的失惊(愚顽昏聩者和别有用心的人听了则是恼羞成怒),我能理解你,这就像你多年痴恋一纯情女孩,众人也一片声地夸她清纯脱俗,忽然有人对你说:“你知道吗?她是做‘鸡’的,……”这时,你的内心也肯定感到难以承受的刺激。
  没错,大家习惯的是与赵道新所言相反的武术,那个武术曼妙美好,令人无限遐思,大家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真实性,假如把赵道新的话反译过来,就是:
  ——中国现存的传统功法是“高效”的(赵道新说是‘低效’),……只要有了功夫,就完全能在格斗中“顶用”(赵道新说不‘顶用’)。
  ——近几十年来,中国武术没有骗局,武术技击性极强(赵道新说‘武术的技击性是一大骗局’),练武术的青少年走的是一条通向光明的康庄大道,没有因为受到引诱而走入歧途(赵道新说‘练武术的青少年受到引诱误入歧途’)。
  ——可以肯定,当今的中国武术在整体上极具技击性(赵道新说‘极度缺乏技击性’)。以全球格斗界的战略眼光看,中国武术的竞争力很强(赵道新说‘丧失了竞争力’)。
  ——“意、气、力”、“精、气、神”是能用正常的语言说清楚的(赵道新认为‘说不清楚’)。由它们带来的种种舒适和强壮的感觉,能够用到技击上,它们在技击上非常灵验(赵道新说‘不灵验’),新的理论,比如运动科学,不如传统理论有效,不如传统理论实际(赵道新说‘不如新理论有效、实际’)。
  上述两种武术观针尖对麦芒。毫无协调的余地,假如大家习惯的武术观正确,则赵道新就是胡说八道;假如事情不幸被赵道新言中,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一直迷信的武术神话其实是个谎言,而赵道新不过是把事实真相告诉我们。他不但没有错,我们还要感谢他。
  于是,事情被逼到一个死角,赵道新的话,反映的是事实呢?还是对事实的污蔑?
  
  两种假设、两种结论
  
  我们先谈功法,搞清了功法一事,技击性上的困惑也就不解自明。
  任何一家传统拳里,都流行着几种最常见的传统功法,譬如八极拳流行练“小架”、“两仪桩”、“磕腕、撞树”;大成拳盛行站桩、试力等等;形意拳以三体式、五行拳为最常见;八卦掌专攻转圈,并配有桩功。多少年来,无数的人都这么练,也都认为是对的,极少有人发出质疑。
  对不对的先搁一边,我问一声:这些流行的功法效果怎么样?这些所谓的传统功法,在出功夫上,是高效的?还是低效的?抑或是无效的?高效,就是功夫上身时间短,在技击中很顶用;低效,即功夫上身时间长,在技击中不完全顶用。无效,一言以蔽之:练了不管用。
  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在“流行的传统功法”与“技击性”之间,存在着如下两种因果关系:
  
  (一)假如流行的传统功法是低效的,功夫上身花费的时间很长,在技击中不完全顶用。那么,有一千个人按此功法训练,则有九百九十八个人被毁掉(人数为大致估计。个别人靠天资和长期的钻研能自练出中等以上的功夫);有一万个人依此功法练习,则毁掉九千九百八十个人;所有的人(所有练八极、大成、形意、八卦……的人)依此功法训练,则近乎所有的人(近乎所有练八极、大成、形意、八卦的人)被毁掉,普遍不能打(只有极少数人能打);天下练武术的人普遍不能打,则赵道新的结论——武术有技击性是最大的骗局,就能成立。
  
  (二)假如流行的传统功法是高效的,功夫上身很快,能完全用于技击。那么,有一千个人按此功法训练,则有七八百个人能打(再好的功法也不可能使所有人练出功夫);有一万个人按此功法训练,则有七八千个人能打。所有的人(所有练八极、大成、形意、八卦……的人)按此功法训练,则其中七八成的人能打。天下练武术的人普遍能打,表明武术具有技击性。武术有技击性,则赵道新“技击性是武术最大骗局”的结论,不攻自破。
  赵道新所言是事实,还是对事实的污蔑,大家来选择吧。
  
  一百个武术爱好者里,是否有七、八十个能打?
  
  在大家做出选择之前,我提示两个问题:
  
  (一)因为赵道新所说的武术,专指格斗的武术。所以,其它诸如“武术的演练、拳理拳论、说手拆招、掌故逸闻”不在其内。就是说,我们选择的依据,只有格斗一项,其它凡是格斗之外的东西,都不能做为选择的依据——因为“非对抗状态下的单人演练和说手拆招”再显得有功夫、再看着吓人,它也不是格斗,它和格斗之间,比猫与老虎的区别都大;拳理拳论也不能当证据,因为拳理拳论正确与否,尚需要接受格斗的检验呢;掌故逸闻更不算数,掌故逸闻属于民间文艺类,不具有证据资格。
  
  (二)我们所说的高效、低效和能打、不能打,是以“爱好者的普遍现状”为考核的对象。就是说,武术功法的好坏,要以大家的普遍水平为评定依据,八极拳爱好者普遍能打,才能说八极拳的功 法好。大成、形意、八卦……的功法是好是坏,也要看爱好者的普遍水平,看在一百个爱好者中,是否有七、八十个人能打。功法好坏,不是由少数人的功夫说了算的(谁知道他是怎么练出来的),当然,他若声明:他们那一门的功夫,只适用于少数人练习。也行,也是一种真诚的态度。
  我所以把好功法定位在使七八成的爱好者能打,是因为武术确实不是所有人能练出来的。比如,(一)胆量极小和心理素质极差的人,就练不了武术技击,技击要在拳脚的对抗中训练;(二)有病和身体极弱的人,由于承受不了高强度的对抗,也练不了技击,而只能走健身的路子,想练技击要等身体恢复了以后;(三)每天练不了一小时以上,每周练习少于四、五次,持续训练坚持不到一年,这样的人,也练不出技击功夫。
  所以说,考核功法的有效性,要刨除这三种人。
  好了,现在就以“一百个爱好者中是否有七、八十个人能打”为考核依据,来进行选择吧。
  
  “传统功法”有流行的和不流行的两种
  
  趁大家思考的工夫。我谈谈另一个问题。大家肯定注意到了,我在赵道新说的“传统功法”前面加了“流行的”三个字。为什么呢?因为在传统功法里,有一些是大家普遍遵从的,即流行的传统功法,有一些则很少有人知道,练习的人很少,属于不流行的传统功法。赵道新否定的传统功法,当是指为大多数人所尊奉的“流行的传统功法”。
  这些不流行的传统功法,主要是外功训练,譬如八极拳的踢桩、打袋、兔子蹦、铁牛耕地等等。如果说,八极拳的外功训练,多数爱好者还是知道的而只是不肯练习,那么,形意拳的外功(不是“三体式”和“五行拳”),则绝少有人谈起,非常地不流行——谈形意拳的李仲轩先生千言万语,但始终没有涉及形意拳的外功练法。不知道李老先生是没有得到传授因而一无所知?还是另有什么隐情,反正他把形意拳功法中最重要的外功训练给漏掉了。
  练武术的“一百个人难有一个能打”的尴尬事实,早已证实了赵道新所言不谬,流行的传统功法确实低效,很难提高人的技击能力。但很多不流行的功法,像上述八极拳和形意拳的外功训练,又确实效果显著,我们即便不好一口咬定说它们都是高效的,起码,评个“中效”没有问题(我有事实依据,有兴趣的人可来找我验证,联系地址:天津市红桥区本溪路昌图道永进楼13门201邮政编码300131)。
  奇怪的是,不管练什么拳的人,大家都一窝蜂地往“流行的功法”里扎。
  这事说来又不怪,因为流行的功法——像小架、两仪桩、三体式、五行拳、转圈、大成的桩功、试力等等,一般被人冠以“练内功、练整力,甚至调息调气练神意”,文字论述又搞得神神秘秘、玄玄虚虚,向人暗示此类功法可以达到功力无限的境界,属于武术功法中的极品,档次最高,尤其是不采用高强度训练,躲过了现代体育运动避不可免的心跳气喘,既养人又长功夫。而外功呢,一律是练肌肉,练肌肉谁都知道,累人不说,功力能达到的程度还有限,还可能损伤身体,还缺乏深奥迷人意趣横生的拳理论述,除了肌肉还是肌肉,比白开水还乏味。一句话,没品位,档次低。
  人天生热衷神秘的东西,人天生爱做梦——爱做美妙无边的金钱梦、美女梦、武术梦,人生性又懒得吃苦,内心里总惦着花小钱办大事,譬如买彩票,譬如《红楼梦》里让贾瑞着魔的“风月宝鉴”——该宝镜十分神奇,只需一翻镜子,美人自动来到床边,多省事。
  所以当一百多年前,武林冒出“高档次的内功武术”以后,外功训练渐渐没了市场,这没什么奇怪,像外功这种“肌肉的、累人的、有限的、乏味的、没品的”的东西,怎么能跟五行八卦易经河洛比神秘,比迷人?又怎么能跟练内,练整,练神意;比完美,比意趣?又怎么能跟“心不跳气不喘而练出大功夫”比神奇比神妙?一句话,在勾搭人的魅力上,外功训练全面落入下风(大家都奔高档次的内功跑,会外功的前辈想教没人学,于是众前辈灵机一动:“咱也教内功。”于是内功漫天遍地大开花)。
  但人梦想“这种好事”是一回事,世界上是否有“这种好事”是另一回事。大家想啊,神秘完美神奇高品位乐趣无穷等等好事都占全了,弄到手还不用花大力气,还一点副作用没有,这样的好事天底下哪里有啊?
  彩票能满足人的这种梦想,可中大奖有多么难,大家都清楚,比当总统当首相都容易不到哪去。
  贾瑞的“风月宝鉴”让人实现了“穷小子追求豪门名媛”的梦想——镜子一翻,凤姐立刻现身床前。不过该宝镜仍不免一个巨大的副作用:它让贾瑞泻死了。何况这面宝镜是曹雪芹编出来的,世上本不存在。
  武术的“传统功法神话”比彩票和风月宝鉴还完美无缺——彩票大奖难中,我们的拳谱拳论只有梦境的美妙没有实现梦想的难度;风月宝鉴会要人命,我们的“传统功法神话”里说:我能让你寿比南山。
  这么一对比,我们就能看出,像“传统功法神话”这样的好事,除了在骗子设的局里,世间根本不会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武林掌故、发力演练和拆招说手无异于在帮骗子设局,尽管它们是无意识的。
  武术只有一件事是可信可靠的,就是它让大家普遍练出功夫来,一百个人练了,七、八十个人能打,这样,别人想诬陷你功法不好也难。想诬陷还得费劲抹杀事实……说到这我想起来,大家琢磨的怎么样了?在一百个爱好者里,你找出来多少个能打的了?
其他文献
蹬腿是泰拳主要腿法,是泰拳师在实战中千捶百炼所得之精华,属直线性腿法。泰拳史上擅长用蹬腿者众多,最著名的有卜世纪50年代的“踏面将”蓬猜、70年代的“泰南慧星”乃佛和80年代的“穿心腿”沙玛。蓬猜的蹬腿最灵活,惯用脚蹬对于面合,出神入化。乃佛技术全面,是上世纪70年代技术型选手的典型,他蹬腿运用巧妙,常能从不同角度出腿,令人招架不及。沙玛以蹬腿狠毒著称,曾用蹬腿把对手膀胱踢成重伤。  蹬腿招式较多
期刊
按:泰拳作为一个风靡全球的实战拳种,其技击风格极为强悍。在本文中,王选杰先生充分肯定了泰拳的实战威力,同时以中国禅学内容为例,论述了大成拳在技击意识训练方面的长处。通过二者的对比,强调了大成拳习练者应该锻炼并掌握的技击临战精神状态,为练者指明了方向。  试观泰拳技击,乃当今世界武坛之雄魁,倘究其搏击方法,亦与我国武术界外家拳的技击术大同小异,并无高妙莫测处,但该拳何以能够五百年来立于不败之地呢?恐
期刊
我在2004年第7期《精武》上读到张红军先生的《我眼中的李小龙》一文。能看出,张先生对李小龙做过了解,但可能由于不够深入、系统及综合知识的缺乏,致使此文对李小龙与截拳道的诠释有偏差。  李小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在功夫上的成就一时无人能及,也在电影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绩。他脾气急躁,加上追求完美,难免与人不和,而这些大都发生在幕后,这不是他不注重武德,我想更能体现出他的敬业。  李小龙集毕生心血所
期刊
亲嘴摸乳是性生活的前奏。心意拳把打人比作亲嘴,一语道破了交手法的天机:若想克敌,先近敌身。近身靠步法,步法即腿法,也就是拳经所说的“打人如走路”。“打人如走路”换种说法即是“手打三分脚打七”之意。今人不知底蕴,只注重以手法体现心意拳技法,已与“冲而用之或不盈”的自然大道大相径庭了。所以由这两句拳谚的内涵,便可了解原传心意六合拳的练用标准与“拳无拳来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之观点的妙义玄言了。  要
期刊
父亲生前被誉为“从武半个多世纪的武艺精深的老武术家”。不经意间,他老人家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作为继承了父亲武术衣钵的嫡传弟子和一名大学教师,我肩负着弘扬祖国武术文化的神圣使命,责任感使我无论春夏秋冬,都要在晨光熹微中的松花江畔教习太极拳术。每当想起父亲那深邃、关切的眼神,就仿佛父亲还在身边,我便更加豪情满怀,斗志昂扬。  我自幼从父习武,是跟着父亲的武术事业成长起来的。对于做人做事,我一直以父
期刊
山西形意拳十六把气功,是形意拳内功功法之一,是我在从师学艺十年之际,由授业恩师王喜亮正式口授心传的。我自学习之日至今,每日练习不敢懈怠,并深有体会和心得。正所谓大道至简,此功法简单易学,老幼皆宜,凡正常之人都可习之,练功时不加任何意念,强调顺其自然。经常练习十六把气功有疏通经络、强筋壮骨、增进体魄、壮肾壮力等功效。  为了发扬推广形意拳内家功法,纪念王喜亮恩师,造福广大群众,达到全民健身之目的,今
期刊
              
期刊
提供/水火居士  余十八岁入黑龙江省军区后勤部服役。式国老夫子以精擅岐黄名噪北疆。彼此身份悬绝若云泥,余仰之弥高而已。越一年,戴家心意拳授业恩师黄猛辞世,引荐乏人,生平以未得式国老夫子授业为憾!后蒙其女公子高家艾女士相赠高老所著《岳武穆九要论》,余始得窥夫子武学三味,惊其深藏若虚,余于夫子更加倾心服膺,且与年俱甚。  吾友佟君英鹤,父子两代均为藏书大家,与高夫子家世有往来之谊,夫子旧作,鹤兄珍存无
期刊
一、双龙出海综述    双龙出海是本门泳春拳散手动作之一,由摊手、大膀手组成。传统的双龙出海训练只有“双推手”和“双龙出海左右留送”对拆,熟练后再进行“双龙出海之自由跟手对拆法”。“双龙出海里手双操手”则是赵赴继老师加入的,是一种远距离人近战术,目的是适应现代自由搏击。双龙出海双推手如太极拳推手,主练身法、反应与力量,增强控制与击放能力。  双龙出海自由跟手对拆法,主练实战技法,其他泳春门中也有类
期刊
编者按:周口素有“拳窠”之称,宗师辈出,数不胜数。买西山家学渊源,学艺于其祖父买金魁老前辈,复得于化龙等多位老先生指点,精周口河南、河西两岸拳法精髓,为周口心意拳代表人物之一,本文所介绍之掩手单把,即为买金魁前辈教内秘传。    顾名思义,掩手就是在防守或进攻中,一只手掩护、一只手进攻。掩手单把若是进攻:一只手首先吸引彼方注意,使彼方按照我的吸引来攻防,而我另一只手,则出其不备,迅速进攻彼方。若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