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实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寻根求源,问题来源于教学主体——教师
  察觉问题不等于明确问题,发现问题不等于能够准确的判断问题。管理者的误区是主观的推断:这里会出现什么问题,为什么出问题,然后寻求方法着力解决。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帮扶主体——教师。这个问题是不是教师的核心问题?是不是她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同教师的问题又会是什么?为了把握核心问题,我们不是凭感觉判断,而是真正走进教师中间,观察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情况总结提升现有问题,如教师应用白板、投影的次数月平均只有3~4次,相对贫乏;通过问卷、访谈了解教师更期待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使之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提升教学实效性。通过归纳梳理教师近40条的培训需求,最终结合园内培养目标定位在:信息化教学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实施?其中涵盖教师必要的课件制作、下载、链接、网站制作、博客设计等相关技术支持,由此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使学、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二、多措并举,突破信息化课堂核心技术
  策略一:创建资源库,学会选择与应用
  选择需要策略,更需要对教育需求的思考。当老师在教育信息资源这汪洋大海中迷茫的时候我们首先为教师提供了资源支持——建立信息资源库,并通过有效的培训指导教师选择和使用。建立网站资源库,涵盖各类教育信息网站,包括中国幼儿教师网、0-3-6早教网、课件网、中国知网等;建立园本资源库,便于教师检索,如下载教学课件库、PPT精美模版库、2003徽标库、wmf图片库、flash动画库、幼儿园故事.儿歌.音乐VCD库、幼儿游戏库等,便于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需求的内容;购买教学软件,为教师提供直接的教学支持,如:童易教學软件、主题式立体化课程软件等,既丰富了教师内容的选择,同时也加大了教学资源量,为课堂教学实现信息化提供可能。
  策略二:分析资源价值,找准核心需求
  每一个信息化教育元素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个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有其必然的依据。我们避开孤军奋战,通过团队的力量集中智慧,解决问题。
  首先,盘活资源、为我所用:结合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团队方式将可利用课件进行分类,针对每个课件的核心价值、教育目标以及使用方法进行初步定位,使教师能够基本顺利地选择和使用。
  其次,集体备课、智慧共享:结合一些教育中常见的、便于与当前教育整合的信息化资源进行二次筛选,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确定下来共享共用,达到智慧集中,教育分享的目的。
  第三,归纳梳理、整合应用:结合一些教学软件,我们针对其中的教育元素进行梳理做成教学目录提供给一线教师,便于教师在开展主题教育时随时选择和使用,既发挥软件的应用价值,又减少教师选择的盲目性。
  三步走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和资源上的支持,但是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实施,同时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与之相融合,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
  策略三:课堂教学实践,把握教学核心策略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想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就要走进教学现场,共同研磨,共同提高。
  定期开展“信息化进课堂”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师的课堂实践把握信息化课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师如何使用信息化手段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的活动、发展幼儿思维、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研究、改进,在教学中利用教学设备相互配合,提升教学质量,如:相机快速讲评法——相机与电视的链接、投影模糊想象法——投影仪的功能开发、白板电脑互配发——巧妙控制电脑与白板,增加神秘感等;总结出同步演示法、间接控制法、中断联想法、模糊想象法、互动添加法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激发兴趣的同时也提高教师教学情景设计、教具材料投放、教学提问设计等课堂能力。教学的核心技术得到有效突破,课堂教学质量也快速提升。
  策略四:讲、用、评并行,提升课堂应用水平
  适宜的用、熟练的用、巧妙的用、有效的用,这是一个从应用技术到实践操作、提升课堂应用水平的一个过程。在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除必要的培训提升以外,结合教师的专业要求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定期组织教师通过自荐课、观摩课、示范课、评优课等多种方式将信息化课堂应用成果进行展示。同时定时定量,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必上3节应用信息化手段的教学活动、每班必有家园博客、每人必有一篇信息化应用经验论文获奖等。在讲、评、用的过程中着力提升教师的应用水平。
  三、自主研发,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学习是一个过程,应用更需要思考和研究。当园本信息化资源库得到充分开发时,教师结合培训,结合自身的教学需要还自主设计研发了很多教学课件,生动、活泼、目标性强,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每年的信息化成果评比都榜上有名。
  教师的能力提升需要支持,更需要平台。通过信息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明显感觉到以下几点变化:
  1.信息化应用方面
  信息化教学课堂的比例大大增加,教师的教具设计、教学演示等都从固化的图片发展到信息化方法应用,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时尚。
  2.教师能力方面
  (1)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和熟练程度增强,能够很好的驾驭各种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发挥了信息化硬件设备的最大价值。
  (2)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大增强,不仅能够应用于教学活动,而且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能力有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3)教师自身的研究、总结意识增强,在不断的总结中多次获奖,体验到了研究的幸福和快乐。
  3.幼儿发展方面
  幼儿的活动兴趣提高,孩子们时刻被有趣且神奇的图像吸引,乐于参与,积极表达,多种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具有现代理念的教育不仅仅是书本、图片、照本宣科,更需要与时代接轨的教育方式和行为。信息化教学成为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的研究还在进行中,期待来年取得更好、更快的成长。
其他文献
一、涵义  1.什么是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对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中的一大任务。探究能力,作为人们探索、研究自然规律和社会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通常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建立假说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进行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能力、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等等。  2.什么是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
期刊
我们来谈谈《生命文化》这本书。这本书不是生命文化的课本。生命文化的一课之本是高清生命纪录片。而这本书,只是课本的目录和菜单。学生可以像上餐馆一样,自主选择今天这一顿的精神大餐。  这一套生命文化的课程,是对科学教材编写的冲击和挑战。这些纪录片发现了新的生命奇迹。很多科学家和教材编写人,对于这些新的发现十分陌生。所以他们以前只靠阅读文字材料来编写的教材,就不再具有权威性。我们现在把科学课本、语文课本
期刊
为了课堂高效,我尝试着微写作与教材巧结合,努力做到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有效指导孩子们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创新。然而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每一堂課孩子都能有一两项收获,老师在微写作教学中一两点上有改进,有创新,就是很大的进步。  我努力营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
期刊
我们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常常会苦口婆心地提醒学生:写作文要尽量地写真事、抒真情,但是我们却又常常无奈地发现学生作文中雷同的虚假的表达。关于作文要抒发真情实感的问题,我常想起齐鲁电视台《每日新闻》栏目曾与观众互动的一个话题:作文教会了中国人说谎吗?多数观众发短信表示支持这个观点。  这个问题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起初我觉得这个说法十分的荒谬,中国人说谎是作文惹的祸?如果我们从此不要求学生写作文了,那是
期刊
近年来,我国的短跑运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运动员,并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相比之下,国外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提高幅度更大,我们与其差距正在逐渐被拉大。这就要求我们在短跑运动训练实践中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来提高我国的短跑运动水平,逐步缩小与世界短跑运动水平的距离。  短跑运动员下肢各肌肉之间的协调、平衡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短跑运动员的
期刊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也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难关。那么如何带领学生轻松闯过难关,乐拼乐学乐其中,对汉语拼音运用自如呢?我已多次教过汉语拼音了,虽然每次面对的学生在拼音基础和学习能力上不一样,但方法也大径相同,都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充满情趣化,收到了颇佳的效果。  一、大量采用直观性课件教学  由于汉语拼音无法进行实物直观,所以它的直观性教学的开发,其实就是精心制作课堂课件。我们把23
期刊
摘要:积木建构游戏广受小朋友欢迎,它是利用积木进行游戏,以搭建为主要活动方式,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积木建构活动对不少教师来说是个新课题,本文通过积木种类及特点、积木建构游戏的作用、建构游戏的指导存在问题,对幼儿园积木建构游戏的有效指导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积木建构 幼儿 教师 指导策略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谈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
期刊
律动课是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的必修课,是根据听障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专门针对听障学生的特点设置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律动教学,让听障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听障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听障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律动课是听障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听障学生进行舞蹈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律动课的教学,能够使他们逾越心理障碍.那么,怎样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我们律
期刊
过去识字教学采用对每一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组词造句和抄写默写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增加学生识字任务,但体现不出现行教材编排的意图,不能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识字教学新理念。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基础性、整体性、情趣性、开放性来落实新理念,拓宽新视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重构基础性:由呆板走向灵活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会认”这
期刊
一、开展沙盘游戏写话的流程  1.确定主题  教師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以及结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确定每次的写话主题,并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激发孩子们积极参与的欲望。  2.创造沙盘  首先,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放松的环境,用音乐想象法把孩子们带入主题的场景中,引导孩子们去放松、体验、感受和发现。接着让孩子们拿起沙具在沙盘中创造主题场景,在沙盘中呈现了学生当时心中的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