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时候.我用我的名字来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一读:如果它能诱我的肚子“咕噜”叫出声,那它就值得。后来我从卡波蒂的文字中,为这种判断找到一份更文明的形容:如果一本书能唤起我那种“怀旧式的饥饿感”,那它就是一本好书。
“‘哦天。’她欢快地喊道,气息吹蒙了玻璃。‘做水果蛋糕的天气到了’”。翻开卡波蒂的小书《圣诞忆旧集》,从开篇苏柯小姐的那声欢呼中,我闻到了一丝诱人的香气,甚至她还未开口,卡波蒂只用了一个比喻“(她的)眼睛是雪梨酒的黄褐色”就将香气传了过来。自小父母离异的卡波蒂,被寄养在远房亲戚家。亲戚中最年轻的六十多岁的苏柯小姐是他最好的朋友,她厨房里那个黑色的大烤炉,燃烧起来“像个发光的南瓜”,喂饱了他的童年。
每年圣诞节前夜,贫穷的他们都用辛苦积攒了一年的水果蛋糕基金:十几元钱,去采买原料,然后做31个水果蛋糕,大部分蛋糕是为只见过几次的陌生人做的.比如6点钟班车司机。只因为他每天经过时都会从一团烟尘中向他们挥手致意。卡波蒂的描写真让人垂涎欲滴:“香草让空气变得甜美,生姜增加了它的香气。甘美的、挑逗鼻孔的香味沁透了厨房。弥漫到屋子里.又随着一阵陣炊烟飘向外面的世界……”一直以为西方的圣诞节就是长袜子、圣诞老人、圣诞树下的礼物等见惯的俗烂。没想到31个浸润着威士忌的水果蛋糕.却让圣诞节变得异常香甜起来,真想扑上去咬一口。
我家先生曾说过:贫穷的日子里,人的记忆都与吃有关.比如我一提起《儿童文学》,就想起小时候读过其中的一篇小说,情节都忘了,只记得小主人公的外婆.在他去度暑假时,每天都会为他蒸一屉红小豆馅的豆包,当年的我一边吞着口水,一边反复读着那文字,那香软的豆包滋味。至今在我的想象中唇齿留香。
不知别人从杰克·凯鲁亚克的《达摩流浪者》中读到什么.我读到的可是“LOHAS”,并从字里行间“品尝”到乐活族推崇的有机食品的健康味道:当“我”和“贾菲”在山脚歇息的那个晚上。“我”煮了一壶茶:“水是我从小溪里打来的,冷冽纯净得像雪和天堂的水晶眼睑,因此它泡出来的茶,也是我有生以来喝过最纯净和最解渴的。”高天远地间,一壶茶不沾尘气,不惹尘缘,不问尘世,具有了佛性,让人能真正地参禅悟道。
从杰克的笔下,我学到很多关于食物的小知识:比如用塑料摇酒器,加一点点奶粉,再加上一点溪水,就会摇出一杯鲜奶来;还有登山时要带上花生和葡萄干:“每次我们吃过葡萄干和花生,就会像被人一脚踢在屁股上一样,一跃而起,再往上爬20到30步。”我读过的最美味的晚餐,也发生在杰克的小说中:贾菲把一种爆过的保加利亚粗小麦放到水里煮,然后将巧克力布丁的材料混合、煮开。“在火堆的橘色光焰的上方.是数不胜数的漫天星星,它们又冷、又蓝。银光闪闪,而我们放在火上煮的食物则是粉红色和暖洋洋的”.“我们一面吃一面笑”……就因为这顿晚餐。我也想成为一个达摩流浪者。
每个人喜欢雷蒙德·卡佛都有一个理由,我的理由是:他对于食物的态度虔诚得近乎教徒。苏童曾说卡佛的小说“在记流水账”,他对于食物的描写,就是这流水账中的一笔:《发烧》中妻子离他而去的卡莱尔终于帮他照顾孩子的人。他混乱的生活平静下来.“那天下午回到家,他发现自己的房子又干净又整洁,厨房里,孩子们正帮韦伯斯特夫人做小姜饼呢”,“他能闻见好闻的香味从厨房里飘出”.虽然小说中没给卡莱尔的表情任何特写,但我依然能看到他强忍下去的泪水;《大教堂》中我和盲人罗伯特坐在丰盛的晚餐桌旁埋头吃起来,“我们不说话。我们只是吃,狼吞虎咽,风卷残云,我们像在那张桌子上割草一样.吃光了所有的东西”,也完成了我与假想情敌的较量……苏童说:“照理,记流水账,水是往低处流的,但卡佛这样的小说笔法,水是往高处流。”
卡佛一直生活在“没有钱,我们工作累得吐了血,我和我爱人都使尽了全力.但生活没有任何进展”,为了“要把牛奶和食物放在餐桌上”他甚至得选择放弃写作,正因为生活太艰难,每一口食物都来之不易,所以卡佛在自己的小说中写到食物时,都郑重到悲悯,他甚至觉得吃能愈合所有的创伤。在小说《好事一小件》中,安·维斯惟一的儿子出车祸住院了,之前她为儿子订了一个生日蛋糕,因为忘记去取,不知情的面包师一直打电话骚扰她。在儿子去世的当天,安·维斯和先生找到面包师,愤怒地指责他。“面包师看了他们一会儿.然后点点头,站了起来”,他给他们端上来刚出炉的热肉桂面包圈,糖衣还在流动,然后说:“你们可能需要吃点儿东西”。痛苦到极致的安维斯真的吃了,还一连吃了3个。面包师同他们聊起自己,说他很高兴自己不是一个花匠。因为“面包的味道都比花要好闻”,面包师掰开一个黑面包让他们尝,“有糖蜜和粗糙谷粒的味道”,就这样.他们一边吃一边尝.直到清晨还没打算离开。
我一直记得卡佛借面包师的口所说的:“像这样的时候,吃是好事一小件。”有这样一句话,过什么样的日子都不会怕。
“‘哦天。’她欢快地喊道,气息吹蒙了玻璃。‘做水果蛋糕的天气到了’”。翻开卡波蒂的小书《圣诞忆旧集》,从开篇苏柯小姐的那声欢呼中,我闻到了一丝诱人的香气,甚至她还未开口,卡波蒂只用了一个比喻“(她的)眼睛是雪梨酒的黄褐色”就将香气传了过来。自小父母离异的卡波蒂,被寄养在远房亲戚家。亲戚中最年轻的六十多岁的苏柯小姐是他最好的朋友,她厨房里那个黑色的大烤炉,燃烧起来“像个发光的南瓜”,喂饱了他的童年。
每年圣诞节前夜,贫穷的他们都用辛苦积攒了一年的水果蛋糕基金:十几元钱,去采买原料,然后做31个水果蛋糕,大部分蛋糕是为只见过几次的陌生人做的.比如6点钟班车司机。只因为他每天经过时都会从一团烟尘中向他们挥手致意。卡波蒂的描写真让人垂涎欲滴:“香草让空气变得甜美,生姜增加了它的香气。甘美的、挑逗鼻孔的香味沁透了厨房。弥漫到屋子里.又随着一阵陣炊烟飘向外面的世界……”一直以为西方的圣诞节就是长袜子、圣诞老人、圣诞树下的礼物等见惯的俗烂。没想到31个浸润着威士忌的水果蛋糕.却让圣诞节变得异常香甜起来,真想扑上去咬一口。
我家先生曾说过:贫穷的日子里,人的记忆都与吃有关.比如我一提起《儿童文学》,就想起小时候读过其中的一篇小说,情节都忘了,只记得小主人公的外婆.在他去度暑假时,每天都会为他蒸一屉红小豆馅的豆包,当年的我一边吞着口水,一边反复读着那文字,那香软的豆包滋味。至今在我的想象中唇齿留香。
不知别人从杰克·凯鲁亚克的《达摩流浪者》中读到什么.我读到的可是“LOHAS”,并从字里行间“品尝”到乐活族推崇的有机食品的健康味道:当“我”和“贾菲”在山脚歇息的那个晚上。“我”煮了一壶茶:“水是我从小溪里打来的,冷冽纯净得像雪和天堂的水晶眼睑,因此它泡出来的茶,也是我有生以来喝过最纯净和最解渴的。”高天远地间,一壶茶不沾尘气,不惹尘缘,不问尘世,具有了佛性,让人能真正地参禅悟道。
从杰克的笔下,我学到很多关于食物的小知识:比如用塑料摇酒器,加一点点奶粉,再加上一点溪水,就会摇出一杯鲜奶来;还有登山时要带上花生和葡萄干:“每次我们吃过葡萄干和花生,就会像被人一脚踢在屁股上一样,一跃而起,再往上爬20到30步。”我读过的最美味的晚餐,也发生在杰克的小说中:贾菲把一种爆过的保加利亚粗小麦放到水里煮,然后将巧克力布丁的材料混合、煮开。“在火堆的橘色光焰的上方.是数不胜数的漫天星星,它们又冷、又蓝。银光闪闪,而我们放在火上煮的食物则是粉红色和暖洋洋的”.“我们一面吃一面笑”……就因为这顿晚餐。我也想成为一个达摩流浪者。
每个人喜欢雷蒙德·卡佛都有一个理由,我的理由是:他对于食物的态度虔诚得近乎教徒。苏童曾说卡佛的小说“在记流水账”,他对于食物的描写,就是这流水账中的一笔:《发烧》中妻子离他而去的卡莱尔终于帮他照顾孩子的人。他混乱的生活平静下来.“那天下午回到家,他发现自己的房子又干净又整洁,厨房里,孩子们正帮韦伯斯特夫人做小姜饼呢”,“他能闻见好闻的香味从厨房里飘出”.虽然小说中没给卡莱尔的表情任何特写,但我依然能看到他强忍下去的泪水;《大教堂》中我和盲人罗伯特坐在丰盛的晚餐桌旁埋头吃起来,“我们不说话。我们只是吃,狼吞虎咽,风卷残云,我们像在那张桌子上割草一样.吃光了所有的东西”,也完成了我与假想情敌的较量……苏童说:“照理,记流水账,水是往低处流的,但卡佛这样的小说笔法,水是往高处流。”
卡佛一直生活在“没有钱,我们工作累得吐了血,我和我爱人都使尽了全力.但生活没有任何进展”,为了“要把牛奶和食物放在餐桌上”他甚至得选择放弃写作,正因为生活太艰难,每一口食物都来之不易,所以卡佛在自己的小说中写到食物时,都郑重到悲悯,他甚至觉得吃能愈合所有的创伤。在小说《好事一小件》中,安·维斯惟一的儿子出车祸住院了,之前她为儿子订了一个生日蛋糕,因为忘记去取,不知情的面包师一直打电话骚扰她。在儿子去世的当天,安·维斯和先生找到面包师,愤怒地指责他。“面包师看了他们一会儿.然后点点头,站了起来”,他给他们端上来刚出炉的热肉桂面包圈,糖衣还在流动,然后说:“你们可能需要吃点儿东西”。痛苦到极致的安维斯真的吃了,还一连吃了3个。面包师同他们聊起自己,说他很高兴自己不是一个花匠。因为“面包的味道都比花要好闻”,面包师掰开一个黑面包让他们尝,“有糖蜜和粗糙谷粒的味道”,就这样.他们一边吃一边尝.直到清晨还没打算离开。
我一直记得卡佛借面包师的口所说的:“像这样的时候,吃是好事一小件。”有这样一句话,过什么样的日子都不会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