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稿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_0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几年,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巧用讲学稿的方法来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即讲学稿不是提前发给学生,而是先布置学生预习,接着以检测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然后导学课文,最后又进行检测。经过实践,这样巧用讲学稿能有效地加强文言文知识的理解、落实,让学生对文言文知识掌握得轻松、记得牢固,也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检测的应对能力,提高了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巧用讲学稿;小组合作;文言文教學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40
  “讲学稿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在笔者所在学校实施了三年多,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编写实用、有效的讲学稿。在语文备课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断摸索和创新,编写了适合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特点的讲学稿,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讲学稿的使用,我们教师一般都会提前两到三天把讲学稿发放到学生手里,布置学生按讲学稿中预习导学的要求预习等等“常规”进行。对文言文的教学,笔者是采用巧用讲学稿的方法来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即讲学稿不是提前发给学生,而是先布置学生预习,接着以检测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然后导学课文,最后又进行检测。经过实践,这样巧用讲学稿能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落实,让学生对文言文知识掌握得轻松、记得牢固,也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检测的应对能力,提高了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结合文言文《陈太邱与友期》的学习,对“巧用讲学稿,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谈谈笔者的做法:
  一、课前自学学法指导
  布置学生课前自习时,笔者侧重学生学法指导。时间安排不小于两课时,具体要求有:1. 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方法指引:可查阅工具书解决词的音、形、义。2. 翻译文言文。方法指引: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具体方法有六字法,即留、删、补、换、调、变。有了这六字法,相信在以后译文的时候,学生会轻松很多。当然,这些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笔者会在以后文言文课中不断加强、不断训练、不断完善。3. 灵活运用手上的学习参考资料,如《文言文教材详解》对译注释,熟记重点词解和译文等。
  二、导学前检测
  以检测的形式去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效果。时间安排一课时,检测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部分。
  1. 闭卷部分(即讲学稿“自学检测”的内容),时间20分钟
  要求:(说明:对各小组、每个组员加分和扣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激励措施。)
  (1)满分为50分。(2)各小组的组长对调作为该组的监考员。(3)各小组以取得的平均分去奖扣分,达到班平均分的小组奖励10分,高出班平均分10分的小组奖励20分。达不到班平均分的小组扣10分,且每天大课间后留下辅导20分钟以上,连续一个星期。(4)各小组获得的分数列入小组评优评先。
  2. 开卷部分(即讲学稿“合作探究共五小题”的内容),时间25分钟
  要求:(1)各小组长回到原小组,组织、主持本小组的组员进行探究。(2)各小组长对每个组员要合理分工,让不同层次的组员承担不同程度的角色,使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3)小组长客观评价每个组员,对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观点有参考价值的组员进行加分奖励,最多奖励不超过20分。反之则扣分,扣分最多不超过10分。(4)各组员获得的分数列入组员的评优评先。
  三、检测后导学
  结合课前检测情况,笔者深入进行二次备课,侧重指引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去理解课文。
  从检测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自学检测”这部分内容的完成率比较好,尤其是第1、4小题,重点是字、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子的翻译,学生得分率较高,满分的学生人数有九成以上。第3小题的古今义的理解,得分率稍低些,全对的只有80%左右的学生,了解其因是学生对什么是文言文的古今义不理解,含义模糊。“合作探究”这部分,第1、3小题各个学习小组的探究成果最好,第2、4、5小题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各个小组长的反馈:第2小题不懂得古代的礼貌用语;第4小题知道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但不会分析;第5小题答案不统一,分歧最大。
  针对以上的学情,在课堂导学时,笔者侧重了“合作探究”这部分中的第2、4、5小题的相关知识展开。第2小题,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称谓的用法,进而探讨古人社会交往中的礼仪。第4小题,侧重解题方法指引。第5小题,侧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点拨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
  这一练、一指引、一点拨,学生恍然大悟,都十分期待着接下来的导学后检测。
  四、导学后再检测
  导学后的再检测是检查课堂导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再检测的内容是讲学稿的“当堂检测”。
  要求:1. 满分为100分。2. 教师是监考员,按照中考考试的要求执行。3. 检测成绩班排前三名的组员为一等奖分别奖励20分,排前4名到前8名的组员为二等奖分别奖励10分,排名前9到前18名的组员为三等奖分别奖励5分。对班排后五名的组员检测成绩比前一次有进步的奖励8分,否则扣10分。4. 检测成绩达到班平均分的小组奖励10分,高出班平均分10分的小组奖励20分。达不到班平均分的小组扣10分。5. 对班排后五名的组员和达不到班平均分的小组,每天大课间后留下辅导20分钟以上,连续一个星期。6. 各个小组、每个组员的奖扣分列入小组和组员评优评先。
  经过不懈的努力,笔者的文言文课堂学习氛围很浓厚,学生十分爱学、乐学,对文言课文的学习充满自信。因而,在每次的检测中,笔者任教的班级语文科文言文成绩全年级最好,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初级中学 52710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典型例题简要探讨了中考数学中探索性试题的类型及特点,希望能给我們的数学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中考数学;探索性试题;类型;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113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16  【行动链接】  一、课例背景研究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目前,部分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还存在一些值
摘要: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能力为重”教学变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在要求。本文结合日常的课堂教学,从引趣激疑、善于解疑、巧于设疑三方面阐述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从营造民主课堂、构建探究性学习课堂空间、倡导开放式教学培养发散性思维三方面来论述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生本课堂;创新思维能力;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英语是国际语言中社交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中国学生从小就学习的一门语言。《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能力是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综合灵活应用。所以,教师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就在平时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研究,而本文就对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师生关系;激发兴趣;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为充分发挥音乐课程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应有作用,探索适合现代职业教育所需的创造性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多年的教学经历与经验,笔者在此谈谈自己对音乐教学创新与改革方面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与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42  音乐课程作为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在学生素养的培养中的地位越
摘要:人類有三种阅读模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交流互动模型。《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英语教学应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批判性阅读课的关键在于,基于文本理解基础上的交流探讨,对文章和作者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文以一次公开课为例,阐述如何将交流互动模型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  关键词: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高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
摘要:初中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中由于历史、地域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上,在美术作品的文化理解上有差距。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欣赏课,获得美术欣赏的方法,从而达到提升审美能力的目的,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本文旨在通过美术欣赏课的操作思路和方法以及经验思考,表述笔者对于以上问题的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文化背景;文化理解;差距;审美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的一种重
摘要: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的成功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案例教学;思想品德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模拟或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但面对课时缩减,教学内容并未减少的情况,
摘要:21世纪是体验的时代,以听讲为主的感觉方式逐渐让位于体验,开展体验式教学是实现轻负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而数学实验则为学生的体验提供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利用数学实验开展体验式教学,从诱发体验、尝试体验、生长体验、积淀体验、内化体验、升华体验等六个环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体验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本文以“以学定教”为核心,分析了以学定教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促进性,并详细的分析了如何有效的实施“以学定教”,希望本文能够给予相关学者、教师参考意见。  关键词:以学定教;初中数学;教学;促进性  “以学定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等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实施“以学定教”模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