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冲击学生视野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16
  【行动链接】
  一、课例背景研究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目前,部分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如:劳动观念比较淡薄,缺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独立能力较差,以及在遵守社会公德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现今笔者以此课为例,运用情景教学法来进行课例研究。
  【行动回顾】
  【第一次课例展示】
  【课后研讨】:
  听完本节课后,大家针对此课开展了交流与讨论。
  教师1:情境创设体现不够!整堂课听下来比较平淡,没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2:教师的评价语言很有特点(有性:热乎乎的评价语言、关注学生的情感、并与学生协商式的交流,为学生了民主平等的学习,利于学生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但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有点不自然。)
  教师3:情境创设非常到位,运用音乐、图片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特点。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还应该更强调,在设计圣诞节活动时强调怎样过节日更有意义。
  针对以上讨论结果,上课教师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调整,又进行了第二次课例展示:
  【第二次课例展示】
  【课堂写真】
  二、课前交流
  1.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猜!(呈现谜语,生猜)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这几个,还有吗?(生自由说)
  师:不说不知道,说了真奇妙!瞧,我们一下子罗列了那么多的节日。老师将它们编成了顺口溜,大家一起来念一念。
  2. 这么多的节日,你们最喜欢哪个呢?
  3. 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节日吗?老师最喜欢春节了! 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春节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到长辈的红包了。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红包,想不想得到老师的红包?老师要把红包送给那些上课积极发言的同学。(红包有着浓浓的春节气息,为整节课做了铺垫;以红包为诱饵,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情境,走近中国的传统节日
  1. 播放鞭炮,创设浓浓的过节氛围
  师:你能说说你对春节的了解?
  生:春节是我们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也一直是全世界华人的传统节日,后来影响到其他国家,现在东南亚许多国家也都有过春节的习俗。
  师:春节还俗称“过年”,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年的故事,谁来说说?
  生:……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年吧!
  (播放‘年的动画’,吸引学生的眼球,冲击学生的大脑,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年的由来。)
  2. 交流春节习俗
  师:哇,原来年是这么来的啊,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也过了十几个春节了,你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习俗呢?
  生1:张贴春联
  生2:张贴“福”字,福字倒着贴意味着福到了!
  (师张贴春联与福字,让整个教室洋溢着春节的气息。)
  3. 播放图片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一些图片,看看谁认识。
  (播放一些少数名族的图片,让生猜,通过猜,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四、动画引入,走进世界节日
  师: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研究交流,我们了解了世界上各个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除了我们交流的,还有许多其他的节日,真是——节日大观。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请收到红包的同学上台来,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里面的秘密。(红包中藏有擂台赛的题目,让学生当擂主,充分参与其中。)
  让我们一起进入节日知识擂台赛!(播放擂鼓声,营造紧张的氛围)
  (通过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提升
  配乐图片加文字,让学生意犹未尽地走出教室。
  【第二次课后研讨】
  第二次上课,课的主题显得非常突出:从一开始的猜谜到红包的分发,都创设了浓浓的过节情境。整堂课充分利用了视频、图片、歌曲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根据新课程理念,以生为本,教者充分把握了四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好挑战的特性,以红包为诱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以红包中的秘密来进行比赛,形式新颖,一环紧扣一环,让學生一直保持在兴奋状态,并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可见,情境教学在社会与品德课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例研究的收获】
  这是笔者第一次参加联盟的品德教研活动,心里不免有许多感慨:
  1. 如何设计活动
  在品德课的教学中,活动的设计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师设计和安排的各种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每一个活动都应该以达成教学为导向。因此,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应该是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进行的。当然,教师心中的教学目标明确,那么,即使学生不能顺利完成预设活动,也完全可以通过引导他们反思活动体验、适当调整教学环节来达成教学目标。
  2. 重点凸显节日的喜庆
  世界各地的节日丰富多彩,在一节课中不能一一进行介绍感知。因此,要采用重点凸显的方法,让学生重点感受春节的喜庆,从春节到说说我们国家的其他传统节日和外国的一些主要传统节日,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补充音像材料,重点感知圣诞节、狂欢节的喜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节日的喜庆之中,并与同学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3. 品德课具有很强的生活性、社会性、活动性
  这堂课上完后,笔者有一个很深的困惑,那就是:这样具有浓浓地理历史味的课堂,自然会加深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但过多资料的呈现又会使课堂显得单调乏味,如何使两者相得益彰呢?在课堂中就要设计有意义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而活动又如何设计呢?笔者认为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更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生活基础,否则再好的活动也应该放弃。于是,在课堂中笔者设计了“红包”这一活动,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2017年的高考已顺利落下帷幕,仔细研究今年的高考试题,让人很是欣慰,因为今年的高考试题在求稳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创新和变化,下面就本人的一点体会和感悟和各位同仁分享。  一、试题结构  1、今年任然采用7 3 1模式,七道选择题、三道必做简答题和一道选做题,其中一卷42分,二卷58分。  2、试题变化,今年化学试题的最大变化是后面的选做题,由以往的三选一变为二选一,删除了《化学与技术》这个选修模块的
摘要:作为校长,我显然还是一名“新兵”。但就是这短短数年的校长工作却使我感悟颇深,尤其是在参加了全国高中校长研修培训后,更是受益匪浅。现将工作中的感悟结合培训的体会做一总结,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如有不周之处,还望不吝指教。  关键词:校长;课堂教学改革;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111  山西省侯马市502学校是全市唯一一所
摘要:农村初中学生在校外学习的情况,一直是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许多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和没有得到教师、家长正确的指导,校外学习的状况不容乐观。为了提高学生校外学习的有效性,改变学生旧有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式,密切通过学校和教师、家长、社区各界、学生四方面,构建统一有机的学生校外学习指导监督体系,搭建学生学习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农村初
摘要:我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发展到如今已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广大国民无不为这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感到自豪。语文学科是我们深入学习母语的学科,同样也是中国文化展现的学科,而国学这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对于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民族精神至关重要。本文就国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难点入手,重点阐述国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方法。  关键词:国学;初中语文;渗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是理科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很多生活中的现象都可以用课堂上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可以生活化教学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应用探究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只局限在课堂上,学生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也不能很好的应用到生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随着小学语文课改的深入,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应该发生变化,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好语文。语文的素质是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交际性,人文性,生活性。那语文的素养又是什么呢?无论书上的“文学语言”,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一定要继续做好朗读方面的专门培养,将其与高中语文其他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就理念和方法上而言,要避免学生的朗读流于形式,老师必须做好示范;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做真正的朗读者;还要创设情景,丰富朗读形式,全面提升朗读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素养  似乎,培养学生的“读”是小学语文的工作,事实上,恰好这是一种误区,因为阅读读一定是伴随着语文教育之始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图形工具,能开启学生大脑的无限潜能。在教学中,基于恰当的策略应用能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体系,有利于学生建构系统化知识框架,促使学生收获着意想之外的教育幸福,完善着深刻的自我建树。这样的教学,将为终极的发展奠基定调,为价值的实现提供可能,为和谐的教育创建良策。本文从三个方面的策略来阐述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思维导图;
摘要:当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数学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是许多教师极为关心的一件事情,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之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他们的考试成绩,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的思维能力,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及发展。为此,笔者尝试构建生态数学课堂,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生态课堂的认识,分析做好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摘要:本文结合典型例题简要探讨了中考数学中探索性试题的类型及特点,希望能给我們的数学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中考数学;探索性试题;类型;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