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n90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学生 主体作用
  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只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谈谈几点做法。
  一、以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做到:
  1、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具有新的人才观。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高竞争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明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次,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多数扮演的是家长式的角色,而未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作出最重要的改变是“走出演讲的角色”,并以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2、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面对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授人之渔”已成为师者的最高境界。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学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二、以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励自身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
  1、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而英语就是堪称时代信息的首要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2、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3、要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自觉得确立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和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45分钟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态度亲切,充分尊重学生以求得心灵沟通,师生彼此理解、信任、合作。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教师应充分挖掘英语教材的趣味性和幽默性,利用游戏,对话表演,演唱英文歌曲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增加课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尽可能地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1、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于老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2、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合作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3、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一位留学生归国后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甚至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有利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五、小结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尤为突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任重而道远,在教学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群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 素质教育  一、树立全新的数学素质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自身的潜能和个性特长,在
研究者凭借对端粒的功能和维持机制的阐述在2009年获得了诺贝医学奖[1],这些研究者发现了端粒是一段位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DNA-蛋白复合体,通过防止染色体的末端融合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作文成绩在中考卷面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学生的作文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更何况学生的作文水平直接关系着他们的语文素养,亦是检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怎么才能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关键词:初中生 初中语文 写作能力  一、积累  古人强
摘要: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小学英语教育的多元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小学是孩子们听、说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较浓兴趣,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把英语学习真正做到从工具到文化的互动过程,紧紧抓住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英语交际能力,注重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感情的交流,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将英语真正的作为一种交际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杨振宁先生在谈到物理教学时指出:“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种印象,以为物理学就是一些演算。演算是物理学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物理学最重要的部分是与现象有关的。绝大部分物理学是从现象中来的。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物理学发展史上,不乏由于细心观察与思考而导致重大发现的例子。伽利略由于观察研究吊灯摆动而发现了单摆振动的规律,奥斯特因
摘要:在高三政治高考复习中,一个突出的难题就是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解答主观题的能力,答好政治主观题是“笑傲高考”的关键。 有不少学生受原来高考的传统考试思维的影响,片面地认为高考政治学科及文科科目平时不用花太多时间,只要考前抓抓题,背一背就行了。其实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在高考文综试卷中,政治主观题往往是考生的“软肋”.如何提高这部分题的得分率呢?  关键词:高中政治 主观题 得分率  一、审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