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历史对于学生以及教师来说一直是一门“副科”,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根据教育改革要求,初中历史课程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初中历史内涵丰富,包含了我国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也有国际上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学生了解中国以及国际历史的重要途径。但现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课前准备不足、教学课堂单一,学生也缺少了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课前导入;趣味游戏;影视资料
  由于历史课程本身就涉及到较多的时间问题、人名问题以及地名问题,这种原本就很枯燥的学科非常容易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带给学生一种乏味感,久而久之便会产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历史课堂中的课前导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问兴趣。同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利用多媒体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教学模式,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是对科技感兴趣的时候,将影视作品引入历史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课堂变得更丰富多彩。有效地将历史教材内容与趣味游戏相互结合,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还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一、课前导入
  新课标对于教学已经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历史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本身具有较强的连贯性,这种状态下更要求学生及教师能够在日常授课过程中通过导入教学法来完成课与课之间、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衔接与构建。成功的导入教学在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已经掌握的核心知识进行补充与巩固,以此来更加方便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与拓展当中。
  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我会事先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预习这一课并搜集相关资料,上课后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了七组,分别代表战国时期七雄,每个小组里选出一位准备充分的代表上台。我会担当旁白,给学生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战国初期,这个时候七雄形成了,从历史角度来讲,齐、楚、秦、燕是春秋时期就形成的四国,还有由晋朝分裂的韩、赵、魏三国。”根据我所说的内容,学生们自动形成“七雄”的局面,再由“各国”发言人说出自己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及与自己国家相关的历史事件,台下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我最后总结学生们的发言,随后进行正式上课。利用这种课前导入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这样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趣味游戏
  要做到灵活并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游戏,这样做可以引发学生们积极学习的兴趣,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游戏环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知识。
  例如,以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为例,我先向学生们讲完这一课内容,然后让学生看书消化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我将有关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简写成一个关键词写到黑板上,随后我将选取两名同学扮演“曹操”和“诸葛亮”,让这两名同学到黑板前,将与自己相对应的关鍵词选出来并标记好,让其余学生检查对不对,如果不对再加以改正。将两名同学请下台后,从举手的学生里选择几位到台前回答问题,叙述关键词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这样做不仅巩固了本课学习的内容,还通过小游戏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影视资料
  一些重要的独立性历史事件,仅仅靠教材和老师的讲述,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可以利用影视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的方式理解教材。要选取适合中学生的影视资料,其必须具备历史必备的特征,同时能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内容也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影视资料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过程以及细节,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认识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前的社会环境、社会背景;有利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等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直观地面对历史人物,学会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这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较大影响。
  例如,以学习《辛亥革命》这一课为例,在2011年上映了《建党伟业》,主要讲述的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一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大体上由民初动乱、五四运动及中共建党三部分剧情组成。电影按照时间顺序客观地讲述了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在上课时,我先向学生们讲述课本上的内容,随后我会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播放其中某一片段,片段结束后,为了让学生更明白辛亥革命对历史发展的意义,我会向学生们总结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发生,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束了两千八百年的封建统治;开创了亚洲第一个共和体制;写下了人类社会民主主义的新篇章!”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历史这门学科是较为枯燥的,如何改变学生的这一看法,如何改变历史的教学方式,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并且让学生可以牢牢记住,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随着教育的改革与科技的发展,教师可以选择利用多种方式方法,使学生充分理解并对历史这一门学科感兴趣。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对策[J].名师在线,2019(18):44-45.
  [2]郭安德.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22):56.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一个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虽然孩子们的年龄小,但学习能力非常强,他们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收与学习着身边的一切事物,拥有着非常强的可塑性,那么这时的教育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如今的家长教师在教育孩子时把更多的将精力放在孩子们的成绩上,这样的教育观念对孩子们的成长有一定的阻碍性,只有在孩子们的成长阶段深入地进行德育教育,才能够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舞蹈教学与创编能力的培养为主题,根据培养目标改进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等,阐述了如何完成舞蹈教学与创编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能力 创编能力 培养目标 基本途径 艺术实践  从中小学反馈的信息表明,舞蹈教育虽没被纳入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但对于开展第二课堂,训练校内舞蹈队伍,丰富活跃学生的文娱活动,参与社会上的各种演出及舞蹈比赛,很需要具有音乐知识同时又具有舞蹈教学能力、创编
期刊
摘 要:意志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和良好心态的关键因素。学生的意志力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外在影响而获得的,比如他人的影响或一定的运动训练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意志力的源泉。初中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体质,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应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磨炼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的精神品质获得一定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意志力培养;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却很少以问题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解决生物问题来获取生物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教学效果一直难以提升。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象,教师对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问题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在提高学生求知欲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
期刊
摘 要:初中学生正处于生体发育阶段,对他们进行科学而适度的下肢训练,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并且下肢力量的练习,是其他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积极寻求科学而有效的下肢力量练习方法,以创新意识拓展下肢力量练习的项目和形式,是初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下肢力量练习;方法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这一时期是肌肉力量增长、身体各部分协调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也是提高中学
期刊
摘 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此可见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激励艺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从激励方法、激励过程、激励效果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激励语言;初中体育;自信心;积极性  一、激励方法——语言激励  俗语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
期刊
摘 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既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要求,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校长,既肩负着控制好整体教学质量的重担,也要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尊重学生主体对于课本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来观察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成长为具备高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德育教育;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加强学生的
期刊
摘 要:有效教学一直以来是教学的基本追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的有效性愈发成为相关教育者及社会各界人士所热议的话题,但从目前教学形式来看,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如何通过有效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这些仍是每一个教师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初中地理学科对有效教学课题展开深入性的探讨,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分析与策略 
期刊
摘 要:各种音乐作品的重点均在于音乐作品的演奏过程中,音乐作品的生命在于通过音调方式将音乐作品的思想传递给听众。古筝演奏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音乐表演环节,古筝演奏也是对音乐作品进行再次升华,对音乐作品的思想传递的一个过程。通过音乐美学理论指导后的古箏演奏给予音乐作品高超的技术表现,增强音乐作品的感染能力,为古筝表演赋予生命,因此音乐美学理论对指导古筝演奏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音乐美学;理论;古
期刊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基于儿童社会生活的学科,对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促进其社会性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课程不仅具有非常高的综合性,同时还具有情感性、开放性以及活动形式多样等特点,如何充分运用这些特点,为孩子们打造一个生动有趣、充满活力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品德与社会学科包容了各方面的知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