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听话和说话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xyxyxyx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言语能力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即由书面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则以口头言语和书面语为主。听话和说话教学主要以听说为主,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语言的因素,抓住各个阶段听话能力培养的重点,对学生进行说话的完整性、连贯性、准确性以及普通话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言语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有意识记成分逐渐赶上并超过无意识记;意义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机械识记减少;抽象记忆逐渐超过具体形象记忆。在听话说话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练习时,一边自己动脑、一边记住同学们的发言,从中找出优点和不足。通过借鉴别人的发言,完善自己的发言。以此,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同时,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他们在结合插图进行合理想象时,经常会说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故事情节,这代表他们的想象力在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判断能力也在不断发展着。这就需要我们培养他们的听话和说话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听话和说话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
  
  1、主动参与、促进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学习的主动性。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强迫或代替学生学。听话和说话教学正是迎合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心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在能力。在听话和说话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和积极性,给他们留下更多的思维空间和思考时间。说出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引起学生对生活材料的注意和积累,在社会大课堂中得到教益和发展。
  2、自主发展、平等和谐。能力的提高以学生为本,要使学生充分自由全面发展,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的距离。在听话和说话训练中,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说话的题材,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在听话和说话这个大舞台上一展身手。唯有这样,学生的个性品质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3、激励竞争、人人成功。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急剧变化、高速发展、充满竞争的时代。这就需要实现每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追求那种具有全面能力的完善和健全的人。因此,需要我们在听话和说话教学中有意识地营造激励竞争的氛围,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平等的机会。在教学中,我利用课前演讲的时间让学生夸夸自己;我还以演讲比赛的形式评选出我班的优秀广播员、优秀小听众等竞争机制。形成人人争、个个比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人人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4、教学梯度、因材施教。学生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必须重视因材施教。听话和说话教学中应对那些超常儿童在全面教育的基础上,合理而又适当地允许其进行加速与加深学习。如开展“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鼓励其能力的超常发展。对常态范围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多关心、多帮助,实施具体辅导。如采取听后重复、先写后说等方法提高其听说能力。对所有学生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发展其特长。
  
  二、听话和说话能力培养的方法
  
  1、 激发兴趣。兴趣是一种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训练效率的兴奋剂。低年级儿童的学习活动中,直接兴趣仍然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听话和说话训练中,应以引起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使他们主动听、积极说,从而提高训练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材和内容上要新颖、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口语交际《春天来了》一课的训练中,我在课前的教具、学具准备和问题设计上都注意到了激发兴趣这一点。通过自做春景小模型这一说话内容,使学生了解了春天万物复苏,并且得到了说话训练。
  在训练的方法上还可以采取“传口令”、“送通知”、“打电话”、“讲故事”、“配音”等多种游戏方式,使教学多样、灵活。学生不仅在课内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在课外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听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感知和观察能力。
  2、边看边听。根据低年级学生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采用图片、幻灯片、录相、动画课件等手段,使学生记忆深刻。如进行《小鹿请客》这课书的训练时,我利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1)看挂图,听老师讲小鹿请客的故事,然后请学生自选一种小动物模仿着说。(2)一边看挂图,一边听录音故事,进行复述。利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进行听说训练的主要环节是:①看小动物图,说说它们长得最可爱的地方;②看一盘盘的早餐图,根据颜色、形状等,说说什么动物爱吃什么东西;③看板书、看图复述故事。这样不但对学生进行了听、说训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观察能力。
  3、结合绘画。根据儿童对听到、见到的事物能在脑子里形成一种表象,我便采取听、说、画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加深记忆和发展想象力,也有助于激发兴趣。如在进行《我们的教室》这一课的听说训练时让学生边观察、边听别人说,然后进行评价;第二步要求学生独立运用想象,画画你头脑中完美的教室并进行说话练习。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4、辨析训练。低年级的孩子在说话中容易犯听话不仔细的毛病。有时听不清要求,有时听个“大概”,不注意辨别说话中的正确和错误。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在班内开创了“语病门诊所”。请他们来当医生,为自己的小伙伴指出说话中的错误之处。这样不但促使孩子们能认真听别人说话,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给故事加开头与结尾或给题材编故事等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其他文献
据我国心理学家调查研究显示,现阶段中学生存在课堂问题行为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其中高中生经常有的占21.7℅,有时有的占69.8℅。相对而言,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职业学校)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更集中、更严重。  一、职业学校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在职业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存在以下一些行为:讲废话、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看课外书籍、吃东西、睡觉等等。如果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问不管,长期以往,学
期刊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诸城市的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我们每一个教师在这几年都走过了这样一条路:学习、借鉴、模仿、改变、反思、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有过疑问,有过困惑,有过很多的不适应。但是,我们终于有了理解、有了认同、有了参与、有了课堂教学的质的改变,并在摸索与反思中有了创新。但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日之功,在诸多环节还需要不断完善。下面是我自己的几点体会。    
期刊
现代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学思想和模式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中心论”的教育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摘要】 高三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很多压力,自信心的培养是成功的关键。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信心教育:1、接纳、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是建立自信的基础。2、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感觉。3、引导学生把在一个领域里取得的成功经历“移植”到需要自信心的新领域中来。4、在活动中适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5、以信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自信心。  【关键词】 高三;压力;自信    当今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期刊
语文新“课标”把能否提高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条重要理念。面对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语文教学将进行一场新的革命。我们应该重新定位语文课堂,要达到这一目的,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今语文教学令人悲哀的是:学生的思维惰情乃至僵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
期刊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当个体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真正发动,否则,思维就难以展开和深入。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深有体会地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科学进步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提出问题对创造思维
期刊
随着计算机应用发展的日益深入.计算机学科教育己成为初级中学必不可少的必修或选修课科目之一。如何使初中计算机教学真正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应用性和理论性,落实初中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提高智力、发展能力,  成为计算机教师亟需研究的新课题。    一、初中计算机教学要求    过去的十年,初中计算机和高中计算机课同使用一本教材,没能按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
期刊
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但是教学方法的改进又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德国莱因兰-法耳茨州教育部门对历史地理课程内容删减提出自己的原则,凡百科全书中能够查阅到的具体的历史与地理知识,都从教材中略去。他们认为只要帮助学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所以要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根据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
期刊
目前,相当多的老师在课堂上先自己提出问题,再让学生思考,表面看很热闹,实际效率却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是他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思维始终不能跳开老师的局限。如何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呢?    一、构建心理安全区域,使学生敢问    很长时间以来,教师扮演着权威、严师的角色,在课堂上板着脸孔说教,就莫名的紧张。学生天生好问,要让学生敢问,首先必须消除他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