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教职工执行力缺失的现状,我校抓住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契机,大力加强教职工执行力建设。一年来,学校在提高学校管理执行力中,重点在“引”“领”“促”“新”四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努力和探索。
“引”——坚持文化引导,聚集执行的合力
在文化引导、聚集执行的合力上,我校着力做到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正面灌输。坚持用“敬业、奉献”的精神,培育教师的价值观。学校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了“五比五不”活动,并利用教师周一例会,举办了“讲责任、讲大局、讲正气、讲团结,讲奉献”五个专题讲座。
二是突出目标激励。根据实际,学校制定了《湖坊学校发展规划》,提出了学校明确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举措。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经过了全体教职工酝酿和讨论,并得到了全体教职工的认同,成为了全体教职工的行动指南。
三是突出活动推进。为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作为一所新成立的学校,发挥教职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开展了征集校徽、校歌活动,开展了师生唱校歌比赛、征集学校发展“金点子”活动,激发教工爱校热情。
“领”——坚持以身作则,增强执行的动力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我们党优良的工作作风,是提高执行力,决定我们工作局势的关键。它对学校管理的执行力、管理的成效同样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为此,我们抓好了学校领导层的“三个带头”:
一是带头在工作一线。只有在工作一线与广大教职工一起并肩齐行,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会有影响力、说服力和推动力。比如,我校在教学管理中,明确包括校长在内的所有中层干部必须上一门主科科目。其次,学校对分管工作、部门工作,建立了严格的考核标准,要求领导层既要当好设计者、指挥者,同时又要当好实干家,从而提高分管工作、部门工作的执行力。
二是带头遵章守纪。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学校管理层带头执行。比如:本学年开始,全校实行坐班制,学校领导层必须无条件带头执行,并要求成为维护制度的模范。另一方面,带头遵守。严格做到违纪处罚面前人人平等,不搞一手紧、一手松,坚持两手都要硬。
三是带头廉洁自律。作为学校的领导层还必须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廉洁奉公,清白做人,用自己的品行去营造公平正义的校园环境。
“促”——坚持专业化成长,提高执行的能力
能力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和基础,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建设效率型课堂,必须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坚持做到“三抓“:
一是抓学科建设。针对我校学科参差不齐的状况,学校有针对性地加强了薄弱学科的建设。比如:为加快英语学科的发展,首先学校在发展定位上,提出了“打造英语特色学校”的目标。在实践操作上,开辟了英语角、英语广播时段等特色项目。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学校还专门聘请外籍教授上课,同时借助区域内大专院校多的优势,与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由大专院校选拔优秀大学生做英语教师的助教。这些措施的有力推进,使我校英语学科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是抓业务提高。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培训,先后派遣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到外地学习,邀请了多位名师来我校上公开课、示范课,指导评课、说课。同时练好内功,狠抓校本培训的落实,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时,学校采取以老带青、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三是抓能力提高。学校坚持教师在实践中成长的指导思想,每学期都要举行多形式的教学竞赛,比如开展“成长杯教学竞赛”“说课竞赛”“撰写教学案例竞赛”等等。特别是以市、区“园丁杯”和“崛起杯”的教学竞赛活动为抓手,大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新”——坚持开拓创新,激发执行的活力
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不断注入新思想、新举措、新机制,才能不断点燃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工作干劲。我校在激发教师执行的活力上,坚持做到“三新”:
一是新观念。我们在继续深入推进教改和更新新课程理念的同时,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断开创新的理念。比如:针对教师年龄偏大、职业倦怠现象严重的状况,学校建立发展目标时,不提过高要求,让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培养第二爱好,让他们的生活、工作更加阳光。
二是新举措。比如:由于学校初中部教师多、学生少,而且学生基础较差,我们实行了小班制教学模式;针对八年级学生基础知识较差的情况,我们采取由学校组织,学校出钱,由全校最优秀的教师组班给学生补差;另外我校要求全体数学教师每人为初三年级的学生举办一期专题复习讲座,这样既促使教师钻研教材,又帮助初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有效复习,实现了教师专业与学生学习的双提高。
三是新机制。为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执行力度,学校推行二级管理,保证管理的高效有力;同时,鼓励合作竞争,在学科组、教研、教学水平上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奖优罚劣,并不断创新考核激励机制。
学校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有管理策略上高目标、高标准,同时又必须牢牢把握执行力建设这个关键,才能形成推进学校工作进步的强大合力。◆(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学校)
□责任编辑:曾维平
“引”——坚持文化引导,聚集执行的合力
在文化引导、聚集执行的合力上,我校着力做到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正面灌输。坚持用“敬业、奉献”的精神,培育教师的价值观。学校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了“五比五不”活动,并利用教师周一例会,举办了“讲责任、讲大局、讲正气、讲团结,讲奉献”五个专题讲座。
二是突出目标激励。根据实际,学校制定了《湖坊学校发展规划》,提出了学校明确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举措。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经过了全体教职工酝酿和讨论,并得到了全体教职工的认同,成为了全体教职工的行动指南。
三是突出活动推进。为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作为一所新成立的学校,发挥教职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开展了征集校徽、校歌活动,开展了师生唱校歌比赛、征集学校发展“金点子”活动,激发教工爱校热情。
“领”——坚持以身作则,增强执行的动力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我们党优良的工作作风,是提高执行力,决定我们工作局势的关键。它对学校管理的执行力、管理的成效同样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为此,我们抓好了学校领导层的“三个带头”:
一是带头在工作一线。只有在工作一线与广大教职工一起并肩齐行,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会有影响力、说服力和推动力。比如,我校在教学管理中,明确包括校长在内的所有中层干部必须上一门主科科目。其次,学校对分管工作、部门工作,建立了严格的考核标准,要求领导层既要当好设计者、指挥者,同时又要当好实干家,从而提高分管工作、部门工作的执行力。
二是带头遵章守纪。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学校管理层带头执行。比如:本学年开始,全校实行坐班制,学校领导层必须无条件带头执行,并要求成为维护制度的模范。另一方面,带头遵守。严格做到违纪处罚面前人人平等,不搞一手紧、一手松,坚持两手都要硬。
三是带头廉洁自律。作为学校的领导层还必须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廉洁奉公,清白做人,用自己的品行去营造公平正义的校园环境。
“促”——坚持专业化成长,提高执行的能力
能力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和基础,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建设效率型课堂,必须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坚持做到“三抓“:
一是抓学科建设。针对我校学科参差不齐的状况,学校有针对性地加强了薄弱学科的建设。比如:为加快英语学科的发展,首先学校在发展定位上,提出了“打造英语特色学校”的目标。在实践操作上,开辟了英语角、英语广播时段等特色项目。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学校还专门聘请外籍教授上课,同时借助区域内大专院校多的优势,与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由大专院校选拔优秀大学生做英语教师的助教。这些措施的有力推进,使我校英语学科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是抓业务提高。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培训,先后派遣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到外地学习,邀请了多位名师来我校上公开课、示范课,指导评课、说课。同时练好内功,狠抓校本培训的落实,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时,学校采取以老带青、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三是抓能力提高。学校坚持教师在实践中成长的指导思想,每学期都要举行多形式的教学竞赛,比如开展“成长杯教学竞赛”“说课竞赛”“撰写教学案例竞赛”等等。特别是以市、区“园丁杯”和“崛起杯”的教学竞赛活动为抓手,大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新”——坚持开拓创新,激发执行的活力
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不断注入新思想、新举措、新机制,才能不断点燃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工作干劲。我校在激发教师执行的活力上,坚持做到“三新”:
一是新观念。我们在继续深入推进教改和更新新课程理念的同时,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断开创新的理念。比如:针对教师年龄偏大、职业倦怠现象严重的状况,学校建立发展目标时,不提过高要求,让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培养第二爱好,让他们的生活、工作更加阳光。
二是新举措。比如:由于学校初中部教师多、学生少,而且学生基础较差,我们实行了小班制教学模式;针对八年级学生基础知识较差的情况,我们采取由学校组织,学校出钱,由全校最优秀的教师组班给学生补差;另外我校要求全体数学教师每人为初三年级的学生举办一期专题复习讲座,这样既促使教师钻研教材,又帮助初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有效复习,实现了教师专业与学生学习的双提高。
三是新机制。为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执行力度,学校推行二级管理,保证管理的高效有力;同时,鼓励合作竞争,在学科组、教研、教学水平上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奖优罚劣,并不断创新考核激励机制。
学校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有管理策略上高目标、高标准,同时又必须牢牢把握执行力建设这个关键,才能形成推进学校工作进步的强大合力。◆(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学校)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