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畏·吡虫啉乳油防治白背飞虱的药效试验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50028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进行26.5%敌畏·吡虫啉乳油防治水稻白背飞虱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6.5%敌畏·吡虫啉乳油对白背飞虱有明显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且对水稻安全,建议生产上根据植株大小,使用400~600倍液剂量,虫口密度大的时侯使用上限剂量,并与多种农药交替使用,效果最佳。
  关键词 水稻虫害;敌畏·吡虫啉乳油;白背飞虱;药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0-02
  龙山县地处武陵山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稻种植面积1.4万hm2。近年来,由于管理粗放,农药使用频繁且药量不科学,水稻稻飞虱特别是白背飞虱的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对水稻造成了一定的减产。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属远距离迁飞性害虫,是南方黑条矮缩病的主要传播者[1-2],为了更好地防控其危害,找到理想的防治药剂,指导水稻生产提供更多依据,2015年,进行了“26.5%敌畏·吡虫啉乳油防治稻白背飞虱的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药剂为26.5%敌畏·吡虫啉乳油(天津市绿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和77.5%敌敌畏乳油(郑州兰博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条件
  试验地点选择在龙山县塔泥乡(区划调整后为农车镇)舍竹村2组种植大户彭金桃家的田块进行,面积1250m2,大致呈正方形,标准试验田。该田块土壤较肥沃,富含大量的有机质,且田间肥力水平均匀,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排灌设施完备,周围没有影响防效的建筑物或树木遮阴。参试水稻品种为Y两优8188,试验设计在4月1日播种,5月5日移栽,栽培方式采用绳索移栽。根据县植保站的病虫监测,6月14-20日,水稻白背飞虱形成了第2次迁入峰,加上第一次迁入的形成了世代重叠,低龄若虫盛发期为7月上旬。试验选择施药时间为7月5日,此时水稻生育期为幼穗分化期,此代虫口密度较大,在2 000头/百丛以上。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计6个处理。处理A:26.5%敌畏·吡虫啉乳油600倍液。B:26.5%敌畏·吡虫啉乳油500倍液。处理C:26.5%敌畏·吡虫啉乳油400倍液。处理D: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对照)。处理E:77.5%敌敌畏乳油200倍液(对照)。处理F:CK(空白对照)。每个处理设6次重复,共36个小区,小区面积16 m2,保护行设4 m宽,各处理小区采用随机排列,拉丁方设计,见图1,小区之间用小田埂分隔,单排单灌,肥水管理等栽培条件一致。
  1.3.2 施药时间和方法
  在水稻幼穗分化期,第四代白背飞虱低龄若虫盛发期,采用喷雾法施药,喷雾器采用台州市黄岩绿野喷雾器厂生产的3WBD-16型电动喷雾器,试验期间只施药1次,将试验药剂按照试验设计浓度对水稀释拌匀(先往喷雾器里装1/3的清水,再将稀释的药液倒入其中,充分拌匀,然后加清水拌匀,直到桶满,这样敌敌畏不易烧叶,安全可靠),每667 m2施药液50 kg,对稻丛上下进行均匀喷雾,空白对照区喷等量清水。
  1.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1.4.1 气象资料
  试验当天(7月5日)阴,最高气温24 ℃,最低气温19 ℃,日均温度22 ℃。试验期间(7月6-19日)最高气温37 ℃,最低气温18 ℃,平均气温28.2 ℃,降雨3 d,总降雨量25 mm,详见表1。
  1.4.2 调查时间、次数和方法
  药剂处理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3、7、14 d分别进行药效调查。采用拍打法调查,调查时平行多点跳跃法取样,每个小区取10点,每点取2丛,拍打稻丛,统计稻丛间水面漂浮的飞虱数,每小区共调查20丛。按下面的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3]和防治效果[4]:
  式(2)中:CK0为药前对照区,CK1为药后对照区,PT0为药前处理区,PT1为药后处理区。
  同时,记录水稻是否有药害症状产生,药害症状描述为:生长抑制、褪绿、叶枯、矮化、白化和畸形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的安全性
  试验条件下,各药剂和浓度对水稻安全,无生长抑制、褪绿、叶枯、矮化、白化和畸形等药害发生[5],药后14d内无特别极端天气产生。
  2.2 防治效果
  施药后3 d,以处理C防治白背飞虱效果最好,处理B次之,然后依次为处理A、E、D,处理C与处理B、处理A差异不显著,与处理D、处理E差异极显著;施药后7 d,处理C防治白背飞虱效果最佳,处理B次之,然后依次为处理A、D、E,处理C与处理B、处理A差异不显著,与处理D、处理E差异极显著;施药后14d,以处理C防治白背飞虱效果最好,处理B次之,然后依次为A、D、E,处理C与处理B、处理A差异不显著,与处理D、处理E差异极显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6],26.5%敌畏·吡虫啉乳油的3个浓度处理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于对照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77.5%敌敌畏乳油。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7 d,26.5%敌畏·吡虫啉乳油每667 m2用600倍液、500倍液、400倍液均匀喷雾,对水稻白背飞虱防效均达96%以上,药后14 d也达89%以上,对水稻生长安全。由此可见,26.5%敌畏·吡虫啉乳油对水稻白背飞虱防治效果十分理想,持效期相对较长,建议生产上根据植株大小,使用400~600倍液剂量,虫口密度大的时侯使用上限剂量,并与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交替使用,效果最佳。
  本次试验26.5%敌畏·吡虫啉乳油400~600倍液的处理,药后14 d的防治效果比张红喜[7]等试验结果(85.1%,86.9%,91.0%)均高出4%,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药剂的成份要高出超过5%,且用量一致,以及不同地区白背飞虱的抗药性不同所致;两个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比张红喜等研究结果(52.0%,50.0%)高出许多,主要原因是使用的浓度大一些和药剂的生产企业不同。
  26.5%敌畏·吡虫啉乳油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治作用以触杀为主,并兼有内吸作用,药效发生较快,同时具有用量少、持效期长的特点。施药时应掌握在低龄若虫期,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施药,药后4 h遇雨需补施,施药时田间不能干水,干水了效果差,均匀喷雾于稻丛中下部,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控制其危害,否则,将事倍功半。该药对水稻安全,可以大面积推广。白背飞虱的发生数量受到温度、湿度、栽培技术、天敌等因素的影响[8],本次试验中,14 d虫口减退率下降,主要是后期阵雨天气较多适宜其生长繁殖,再加上本地区大量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天敌危害较大,还有药剂的持效期所致。
  参考文献
  [1]刘芹轩,吕万明,张桂芬.白背飞虱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2(3):59-66.
  [2]郭荣,周国辉,张曙光.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8):17-20.
  [3]陈佩仙,付冬姬.51%毒·吡EC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6):45-46.
  [4]王晓荣,柳小彪.40%毒死蜱乳油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6(7):91-92.
  [5]陈秀萍,王明华.25%噻嗪酮·速灭威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169-170.
  [6]侯再芬,谢启强,邵先强,等.10%吡虫啉·噻嗪酮乳油防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5):409-413.
  [7]张红喜,陈萍,肖正大.21%吡·敌畏乳油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J].广西植保.2009,22(1):6-7.
  [8]西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88-92.
  (责任编辑:刘昀)
其他文献
常温常压下 ,研究了在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条件下CO2 的转化以及添加气H2 对CO2 转化的影响。分别考察了V(H2 ) /V(CO2 )、放电电压峰值、放电频率以及功率对CO2 转化的影响。结
以Fe3(CO) 12 为母体制备的Fe3(CO) 12 /Y催化剂在较低反应温度 2 80℃表现出高活性和低碳烯烃选择性 ,而以Fe(NO3) 3 为母体制备的Fe(NO3) 3/Y催化剂无催化活性。Fe3(CO) 12
采用连续法工艺,探索研究了以碳酸钾和碘甲烷为催化剂,在CO2的临界点附近由CO2与甲醇直接制备碳酸二甲酯(DMC)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压力对DMC合成的影响,并从CO2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分别实验测定了少量丙烷与少量丁烷对活性炭上天然气吸附存储能力的影响 ,并探讨了吸附剂的再生方法。甲烷中若含有 2 %丙烷 ,在 2 5℃、充气压力 3 5MPa、放气压力 0 1MPa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高。因为农产品和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发展问题。现在,我国已经由传统的人力耕作转变为了机械耕作,提高农民的收入的重要措施就是实施农民的补贴政策。基于此,本文基于农民增收视角探究农业补贴政策的效率损失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业补贴;技术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近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纪念年,12月是收官之月.本刊在这辉煌的时间节点邀请北京时装界企业家、设计师共同回顾四十年不平凡的人生创业历程,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致敬创造时
期刊
实验测定了H2 、N2 、CH4 、C2 H4 、C2 H6等纯气体在CNA2 38吸附剂上的静态吸附等温线和这 5种气体混合气的流出曲线 ,并用保留体积方程 ,计算得到了在混合条件下各组份的动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森林一直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所以保护森林资源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污染问题特别的严重,尤其是自然环境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