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与舞蹈的关系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3006467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近年来,体育与舞蹈成为大众流行、喜闻乐见的一种健身、娱乐形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体育与舞蹈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二者在发展道路上呈现出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舞蹈使体育更加完善,体育丰富了舞蹈的发展内容。
  关键词 体育 舞蹈 艺术 融合
  体育与舞蹈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二者都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表现形式,同属于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广泛的艺术范畴中,二者是联系最为密切的。翻开人类史,不难发现体育与舞蹈几乎是同步起源,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舞蹈使体育的内容更加丰富,体育使舞蹈的创造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加完善。二者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本质区别。
  一、体育与舞蹈的历史渊源
  体育与舞蹈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产生于劳动,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古代人类的生存主要是凭借强壮的身体和灵巧敏捷的身体活动与野兽搏斗从而获得食物,为了培养这种狩猎本领,人们不得不进行某些身体的操练。我们从原始人的一些洞窑壁画中可以看到很多表现他们狩猎生活的舞蹈场面。我国一些原始舞蹈的现代遗存中也有许多狩猎和种植生活内容的舞蹈。古埃及的壁画中,也有许多这种体舞共存的画面。18世纪末,俄国的教育家诺维科夫认为:“俄罗斯民间流传的各种有节奏的、动作优美而又敏捷的舞蹈是最美的、最高尚的和最好的身体训练。通过这些舞蹈,把体育和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
  追溯到我国古代,更不乏这种体舞结合的范例。汉代的“剑舞”本身就来自民间武术,“百戏”更是集武术、体操、角力、杂技、舞蹈于一堂。其中“盘鼓舞”最为典型:舞者在众多的盘状鼓上做各种跳跃、翻转、倒立、下腰等动作,脚下还要踩出有节奏的鼓点。
  在现代奥运会创始之初,顾拜旦就提出了体育应与文化艺术结合,以达到身心均衡发展的重要思想,从而大大丰富了体育的内涵。奥运会不仅是一场运动的盛会,更是艺术的盛会。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与会,舞蹈表演有 10 余场,包括芭蕾、民族舞、儿童舞、爵士舞、戏剧舞蹈、舞蹈音乐会等;2008年张艺谋导演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画卷”中,由身着黑衣的舞者作毛笔挥臂作画,那一刻,我们领略到了体育与艺术完美的融合。
  二、现代体育与舞蹈的融合发展
  现代,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活动形式的舞蹈和体育,越来越多、越来越和谐的融在了一起,互相借鉴,互相吸收,大大丰富了各自的内容。
  体育与舞蹈的联系一方面表现为舞蹈将体育当作其创作的“生活源泉”和取材领域。另一方面则是舞蹈艺术向体育的渗透,并与体育的融合。体育运动中的表现性质项目,如艺术体操、体操、武术、花样游泳、花样滑冰、跳水、技巧、健美操等,从基本功训练到动作编排,乃至表演都大量借鉴舞蹈艺术的内容。艺术体操又被称为“地毯上的舞蹈”,运动员从小接受严格的舞蹈训练,并极力模仿舞蹈演员以提高自己的表现力。她们在自己的表演中,努力迫求动作的技巧和表现力,并创造出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健美操中的技巧有很多都是从古典芭蕾中移植过来的,如“阿拉贝斯”(Arabesque)、“阿提秋”(Aeeitude)、“巴塞”(PAsee)等。
  音乐将成为体育与艺术结合的中介,音乐可以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体育的艺术性。体育于音乐的结合,也比较明显的体现在艺术性体育项目中,如花样滑冰、花样游泳、女子自由体操等体育项目都是要求必须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而其他的体育项目,与音乐的结合是通过节奏来表现的。虽然没有音乐的伴奏,但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其自身的节奏,如跑的节奏,跳高的节奏,运球的节奏等等。天津体院的武术《秦始魂》,在作品中注入了音乐、故事情节、服饰等,加上舞台灯光的渲染,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特征,很好的将体育与艺术结合,编排上甚至很难区分是体育还是舞蹈。
  以人体运动作为表现手段的舞蹈,自古以来就不断汲取某些体育项目的“营养”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形象。可以说,武术和体操动作作为表现手段和表现手法,已直接运用于舞蹈创作中。由于舞蹈比赛竞争的激烈性,如今人们不仅注重舞蹈的编排,更重注舞蹈中技巧的应用。很多舞蹈中吸收了竞技体育的技巧难度动作。
  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成为现代体育生活和审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这种融合有利于体育与舞蹈的双向发展,表面上看,融合使得体育与舞蹈失去了纯粹性,但却获得了空前的视觉效果与心灵震撼。
  三、小结
  体育是人们为了满足娱乐享受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创造的、以自觉意识支配的身体动作为主要手段对自己的身心进行改造并臻于完善的实践。而舞蹈则是以特定的“肢体语言”为手段来表现语言文学和其他艺术手段难以表达的、人们内在的、深层的精神世界,它包括情感、思想、性格、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的一类实践。尽管二者属于不同的身体文化类型,但由于二者均以身体活动为手段且共同具有人们余暇生活所追求的娱乐和游戏的功能,因而始终处于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状态。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二者自身的不断发展,它们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它们之间的融合也将成为一种文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伶俐.体育院校艺术类表演专业艺术课程设置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9-18.
  [2] 张霞.民间健身舞引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30-35.
  [3] 游嘉颖.高等舞蹈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8-1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和谐社会,任何人都是自由、平等,都应该享有锻炼的权力、相互尊重,关注和支持残疾人体育事业是和谐文明社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残疾人体育运动,不仅为了比赛,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把残疾人从病房和家庭中解放出来,走向社会,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待遇,赢得社会的尊重、理解和支持,从而有助于打破与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高校体育教学具有潜在的安全风险,伤害事故不断发生,校方和学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混乱。要建立一个准确分析的环境,就要从第三者侵权的角度出发,分析第三者侵权的构成要件。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当事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对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原因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保证高校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本文以国内外几大知名体育品牌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体育品牌的发展现状进行资料研究和实证分析,针对我国体育品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提高我国体育品牌的竞争力、打造我国体育知名品牌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 体育品牌 发展状况 对策研究  一、相关概念  体育品牌具备其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实践教学是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人才建设的重要环节,但是,基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的教学观念比较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比较重。本文就结合当前的实践教学,谈一谈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人才建设,并呼吁实践导向的教学观,以发挥教师的整体
教育大计,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而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近几年来,各级教育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过去人们对体育的基本认识就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在活动的过程中以锻炼人的身体为目的,并没有关注它所具有的人文要素,因此认识是肤浅的,而且对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本文将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认识体育、欣赏体育。  关键词 体育人文 社会学 人文社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2  摘 要 通过对有关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文献资料的研究,总结出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改革方向,进一步认识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改革 现状 问题 方向  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学校体育教学各阶段目的、任务不明确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由于过分强调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