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叶圣陶说过,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得到享受,而不是感到有负担,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让阅读变成“悦”读。
  一、以“境”促读,激发情感
  在阅读的时候融入一定的情感,这能够收获更加理想的阅读效果,让他们和文本形成共鸣,这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之中,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阅读情境,让他们在情境的辅佐下激发情感。
  在学习《蒲公英》这篇课文的时候,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从校园中采集一些蒲公英带到课堂上,让学生看一看,吹一吹,这样能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蒲公英花絮飞扬的样子,让他们更好地进入文本的情境之中。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现蒲公英,让学生被蒲公英的美吸引住。教师可先让学生尝试自主阅读,感受文章是如何描写蒲公英的,接着让学生回味自己感受到的情境,然后思索一下,在诵读文章的时候,读到“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等句子的时候,要用怎样的语气来表现蒲公英飞扬的样子。在读到“小降落伞”和“太阳公公”对话的情境时,又要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文章的情怀呢?由于学生在此之前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蒲公英,所以他们在阅读的时候自然更容易形成情感共鸣,容易读出真感情。同时,教师还可以从蒲公英延展开,让学生阅读一些扩展材料,弄清楚植物都是如何传播种子的,激发他们自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情怀。
  二、以“趣”扩读,扩展阅读
  光靠课文文本的阅读是无法满足阅读训练的要求的,如果要让学生读得更好,就要让学生不断地扩展阅读量。单纯的命令无法让学生自主地投入阅读,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况下让他们自主地阅读,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愉快的阅读中扩大阅读量。
  有些课文内容十分丰富,适合让学生围绕其内容进行扩展阅读,如《说勤奋》这篇课文中介绍了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内容十分充实,而且围绕“勤奋”这个主题还有很多名人名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扩展阅读。先搞清楚《说勤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什么观点;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搜索,找一下历史上其他以“勤奋”著名的人物;在小组讨论中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故事,或者可以找一下各种和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将它们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写作的素材,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等。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搜索一下文章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了解一下他们是怎样的人物。这些内容都是扩展阅读的好材料,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进行辐射式的扩展阅读,不必拘泥于固定搜索某人某事,而是自主搜索,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比较灵活,而且也能够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三、以“问”导读,促进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说明了要想获得知识,就要懂得如何提问。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带着问题来阅读,把握住学生的好奇之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深入,更能促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以问题来导读是探究性阅读的一个好方法,以《泉城》这篇课文为例子,在学生阅读之初,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来读这篇文章,如:“大家知道泉城在什么地方吗?泉城是这个城市的名字,还是它的美称呢?能够被称为‘泉城’,那么它的泉水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有的放矢了,他们可以知道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如作者为什么要用“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们拎到水面上来”这样的句子来做形容呢,“拎”是怎样的动作,“拎”和“提”有什么不同吗?作者用“拎”而不用“提”、不用“拽”,这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这样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索问题,在细节的赏析中更好地揣摩文章的用词和寓意,在探究中不断深入文本内部,触及文本的灵魂。
  四、以“悟”新读,创新思维
  在阅读中,学生能够获得审美体验,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文本形象,提高自己的人文意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学生阅读的时候促进他们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用创新思维来领悟文章,读出新意,读出与众不同的感受。
  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引发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如在学习《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说说自己对于互联网的感受。有的认为互联网很方便,使自己可以看到很多新鲜的东西;也有的学生认为互联网虽然很好,但是自己老是上网,影响了学习;还有的学生说自己不喜欢互联网,因为从互联网上买的东西总是质量不过关。在学生们各抒己见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看看文章中是如何描写互联网的,有哪些观点和同学们的想法是一致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下,文章中所说的互联网有哪些功能,哪些是娱乐休闲功能,哪些是学习工作功能,哪些是生活功能,在网络上还可以做其他的什么事情。学生通过阅读更全面地了解互联网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思考一下,自己要如何全面地看待互联网问题,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类,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出创意。
  要让学生热爱阅读,要让他们的阅读渐渐变为“悦读”,这样自主阅读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永兴小学)
其他文献
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所传递的语言、行为和个性、情感等信息进行处理而做出的具有评价和指导作用的语言。好的批语应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鼓励,诱发其情感和思维,从而提高作文的能力。然而,现实中的批语却偏重于批评说教,笼统模糊,随意性大,如“中心不明”“用词不当”“记叙太笼统”“材料不典型”等干瘪乏味、脱离实际的程式化批语,不仅给人以居高临下的感受,让人望而生厌,更重要的是学生根本不明白具体问题所在,
为了监测热交换器铜管的腐蚀情况,建立了一种能快速、自动测定循环冷却水中痕量Cu^2+的流动注射离子选择电极法(FIA—Cu^2+/ISE)。在研究过程中,对FIA—Cu^2+/ISE系统的各种影响因素,如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存在着一个"唐宋书学历史嬗变"的重要问题。从制度层面来看,唐宋铨选制度、科举制度及职官制度的变革给宋代书法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和新变,这是导致唐
当前,学生吸收知识已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科学探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们走探究式道路,进行自行探究,并培养出学生们实验探究中所需要的观察力、创新力、思考
采用过氧化钠在800℃的高温炉中熔融样品,然后在5%(V/V)盐酸介质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废钌催化剂中钌含量。对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并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而加强高中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则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那么,作为高中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呢?一、转变观念  (一)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尝试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  (二)班主任可以将角色与责任适当分解,只需承担咨询者的角色,让学生有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等,
[摘 要]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及其重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教师只有将实验部分设计得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喜欢化学,想学习化学。本文围绕化学实验课,对如何改进及创新展开论述,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  [关键词] 化学实验;改进;创新;自主学习  学生初学化学时都有极强的好奇心,但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限。而初中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展开的,所以
总结了2000年以来中低放射性金属元素的分离富集及分析技术的进展。对离子液体、生物吸附材料、离子印迹聚合物等新型材料以及浊点萃取、膜萃取、毛细管电泳等新型分离技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