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语应注重的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所传递的语言、行为和个性、情感等信息进行处理而做出的具有评价和指导作用的语言。好的批语应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鼓励,诱发其情感和思维,从而提高作文的能力。然而,现实中的批语却偏重于批评说教,笼统模糊,随意性大,如“中心不明”“用词不当”“记叙太笼统”“材料不典型”等干瘪乏味、脱离实际的程式化批语,不仅给人以居高临下的感受,让人望而生厌,更重要的是学生根本不明白具体问题所在,无从改正,更谈不上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作文批语应注重策略性。
  一、引领——目标策略
  批语的作用之一是让学生提高认识,使他们在修改作文和下次作文时明确努力的方向,逐步找到作文的正确途径。而指向和调控这一途径的就是作文训练的目标,每次作文总有一个训练目标,把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组织起来,就构成了作文训练的体系。训练目标有阶段性,即每次训练都有侧重点,这些重点是整个训练体系的一部分,每次训练是整个训练序列的一个阶段;训练目标有整体性,即每次作文训练都隶属于整个作文训练体系。因每次作文训练目标不一样,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等方面的标准也不一样。因此,教师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宏观上着眼,微观上入手,以训练目标为标准评价学生作文,并发挥“反馈”功能,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作文。每次批改都要根据该次作文的具体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批改意见,启发学生思考作文的正确之道,万不能面面俱到、求全责备。
  例如,写《一件美好的往事》时,一个学生没有把事情发生的过程写清楚,教师在批语中指出:“还记得吗?老师在作前指导时说过,记叙事情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展的过程一步一步写清楚。对照要求,看看自己的文章缺了哪些要素?”学生看了批语,很快改正了过来。
  二、赞赏——动机策略
  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缺乏激励,个人自身的潜力只能发挥20%~30%,而正确充分的鼓励,则能使人发挥自身潜力的80%~90%。因此,对于学生作文中的精彩之处,应多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成功感,使之产生写作欲望。在撰写批语时,应练就一双善于捕捉学生优点的慧眼,抓住他们的哪怕是微小的闪光点,一个生动的词语,一个形象的句子,甚至是一个巧妙的标点,都应及时鼓励,加以肯定,使学生在受到肯定和赞扬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效地调动他们作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和取得成功的进取心。
  例如,一位平时不喜欢读书、不爱作文的学生,在一次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了课文新近学习的语句,教师这样评价:“好!一词一句使你的文章顿生光彩,老师读了好几遍,好一阵惊喜,你的成功在于你近段时间课堂上认真学习,是吧?如果你在课外再多读些文章,做好笔记,你一定能成为我们班写作文最好的同学!”热情的话语成为了学生内在的动力,文质兼美的批语让他感受到了习作进步的快乐和老师的殷殷期望,他认认真真按老师的要求做了,作文日益进步,水平明显提高。
  三、激励——情感策略
  批语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载体,也是师生交流的窗口,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作文批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要笔蕴情愫,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注重选择贴切的用语,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情感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一个学生在一次作文中写了十五个错别字,教师在错别字下划了符号,写上这样的批语:“请把划上符号的字改正过来,只要认真,大部分的字你是会写的,个别字,查查字典,你也能改正过来。”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做了,以后作文中的错别字明显减少。
  四、互动——元认知策略
  叶圣陶曾经在《批改两篇作文》中指出:“所谓批,无非向学生谈几句提示的话,引导他们去思考,该怎样想才对,该怎样写才对。”每一个批语都是对学生当次作文的小结、提炼和评价,所以在对学生作文进行书面评点的时候,应引导学生自我审视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自批自改作文的能力。对于作文中的败笔,应用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积极思考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写《我有一个好伙伴》的时候,教师在一个学生批语中写道:“真可惜,结尾没写好。结尾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所学的课文中,有点题式结尾,如《做一片美的叶子》;有展望式结尾,如《美丽的南沙群岛》;有抒情式结尾,如《庐山的云雾》;好好修改,写一个好结尾。”学生看了批语后,积极开动脑筋,写了一个发人深思、令人回味的好结尾。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作文训练是一个有目的、有实施过程、有评价的系统,评价在系统中起到了反馈调节的作用,作文批语无疑属于评价范畴。教师如能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发现的眼光去洞察学生的所思所想,以童心的角度、欣赏的心情破译孩子的心灵密码,充分开发批语的功能,学生必能“快乐作文”,作文质量必将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汉画像石的艺术魅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以“深沉雄大”使人惊叹。其形神结合的“意象”造型超越时空,是时代审美精神的凝结,印证着中国文化具有象征性特征的民族性审美根源。在这
在一次改造脉冲-热导氢测定仪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改造使其具备程序升温功能,应用两次改造后的不同组合,开展了金属中氦和氢热释放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金属中氦的热释放符合固溶
“霸凌”一直是多年来广受大众关注的校园事件,一方面中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叛逆期,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学生过早接触各种复杂的不良信息,致使校园霸凌事件愈加严重。如今,慢教育是很多专家提倡的教学理念,即减少过度追求速度和效率对学生的压力,在润物细无声中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班级霸凌现象为视角,通过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在慢教育理念下应对班级霸凌现象的策略。  一、班级霸凌现象存在的原因  1.学
"中国当代文学"概念辨析引发无数讨论,但讨论大体上是从"中国"、"当代"、"文学"三方面展开:1."中国文学"概念并不具有自足性,在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学"甚至并不包括"现代文学
[摘 要] 当前,美术教育已进入核心素养培育阶段。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在思维探索中的学习热情,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生活。笔者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提出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学  核心素养是人综合素质的反映,核心素养应从小培养,全面提升。美术的魅力在于能够让学生通过绘画等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想法。美术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测试,
高纯硒采用硝酸溶解并蒸干后于320℃的挥发炉中,挥发40 min,用盐酸溶解残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Al、As、Bi、Cd、Co、Cr等18种共存杂质元素的
汉代建筑明器是随葬明器从礼器向生活用具转变过程中产生的,是对现实建筑的戏仿与微缩。对“象”的解读成为分析建筑明器的艺术特征、探究其制器尚象设计理念的重点。从仿象、
图画书是一种运用独特表意媒介建构自身的艺术形式及儿童文学重要类别,表现意义是其存在根基。图画书表意媒介实质为一种运用图画、文字及书籍物质形态等可表意元素构造意象及
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在道德形成初期要对学生的道德良知、品质加以正确引导,并促使学生增强对道德观念的认知,从而实现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小学阶段正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初始阶段,德育方面应当侧重于社会公德、启蒙教育、纪律教育、常识教育层面,注重培养学生遵守校纪、良好公德的文明行为,使得小学生道德素质得到良好培养。德育通常只有结合学科教学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笔者主要探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