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

来源 :中国药物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_0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在妊娠过程中,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盆底肌的软组织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脱离原来的位置,极易引起盆底功能障碍,若盆底肌未能得到恢复,可造成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子宫脱垂、排便困难等问题,降低其生活质量[1,2]。我院在常规盆底肌锻炼的基础上对75例产后女性实施生物反馈与电刺激,就其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属于急诊科常见的一种急症,通常分为非静脉曲张性(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贲门撕裂伤、糜烂性食管炎、胃癌等)与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两大类型,其中,最常见的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发展迅速,病因多样,需要临床尽早明确病情和病因才有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达到快速止血和保证治疗的目的,否则容易引起失血性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
失眠是临床常见睡眠障碍疾病,发病后主要以睡眠时间缩短、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症状为表现,长此以往则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记忆力与注意力下降等,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1]。西医现阶段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口服西药为主,如镇静催眠、抗抑郁等药物,但存在诸多不良反应,且会出现药物依赖,整体治疗效果欠佳。中医关于失眠的治疗历史悠久,具有不良反应少和患者耐受性好的特点。依据“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的理论,内外同治,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2]
目的对比研究三种不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切口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20例(198眼)合并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切口将患者分为三组,采用角巩膜缘切口为A组(40例,72眼),上方透明角膜切口为B组(40例,66眼),颞侧透明角膜切口为C组(40例,60眼),分别比较三组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MMP-9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46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根据侵袭程度分为早期鼻咽癌组(n=32)和侵袭性鼻咽癌组(n=14)。早期鼻咽癌组采取单纯同步放化疗,侵袭性鼻咽癌组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收集治疗过程中4个阶段的血液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