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增强高中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在《经济生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生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6 -01
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前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高中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增强高中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经济生活》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必修课程。探索在《经济生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人教版《经济生活》教材的四个单元和谈一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在生活与消费单元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础,加强荣辱观教育对青少年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活与消费单元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荣辱观教育素材与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本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组织学生辩论“金钱万能”吗?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金钱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货币的本质和货币基本职能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金钱是市场经济的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以及“金钱本身无过”的现代市场经济意识,不断确立取之有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用之有度,用之有益,不择手段取之,用之无度,用之盲目,挥霍浪费金钱可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在学习“树立正确消费观”内容后,可在掌握几种重要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当今时代,艰苦奋斗精神还有价值吗?”,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确艰苦奋斗这一传家宝永远值得珍惜,从而确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
二、在生产、劳动与经营单元教学中渗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在生产、劳动与经营单元教学中,有许多知识可以培养中学生改革创新的精神意识。在“公司的经营”教学中,通过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的责任、对公司债务承担的连带责任以及企业的破产和兼并知识的学习让学习明确投资人的法律责任和风险性;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在学习“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内容时组织“我是CEO”的课堂探究活动,通过探究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企业家必备改革创新意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不同的投资行为,都是追求价值的增值,但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风险意识也是改革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股票、债券和保险”让学生了解“股票、债券和股票三种投资方式的特点,理解投资与回报,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明确有投资有风险,树立风险意识,为将来投资创业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三、在收入与分配单元教学中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加强共同理想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联结各个层次内容的关键环节。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大力加强共同理想教育。在“个人收入的分配”内容学习中通过探究“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意义以及“收入的公平”分配的原因和意义,使学生感受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体现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对“国家财政”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国家财政支出的用途,如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社会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应对突发灾变等,组织学生就“我看财政支出”和“进行评议,为政府献言献策,加深学生对财政作用的认识;为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可引入一些材料,针对某些地方出现的豆腐渣工程及相关悲剧,引导学生增强质量意识,树立质量是工程第一生命线的重要理念。通过税收的学习和探究使学生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这是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单元教学中渗透国情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要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努力探索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有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如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等),从而增强学生对我国国情的掌握和爱国主义的情怀;在讲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时,适时地引进了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漫长历程的典型事例,从而激活了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确我们十多年来,发展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明确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的客观要求。通过事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我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为发扬以爱国主义情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奠定经济知识基础。
关键词:《经济生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6 -01
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前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高中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增强高中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经济生活》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必修课程。探索在《经济生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人教版《经济生活》教材的四个单元和谈一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在生活与消费单元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础,加强荣辱观教育对青少年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活与消费单元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荣辱观教育素材与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本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组织学生辩论“金钱万能”吗?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金钱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货币的本质和货币基本职能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金钱是市场经济的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以及“金钱本身无过”的现代市场经济意识,不断确立取之有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用之有度,用之有益,不择手段取之,用之无度,用之盲目,挥霍浪费金钱可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在学习“树立正确消费观”内容后,可在掌握几种重要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当今时代,艰苦奋斗精神还有价值吗?”,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确艰苦奋斗这一传家宝永远值得珍惜,从而确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
二、在生产、劳动与经营单元教学中渗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在生产、劳动与经营单元教学中,有许多知识可以培养中学生改革创新的精神意识。在“公司的经营”教学中,通过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的责任、对公司债务承担的连带责任以及企业的破产和兼并知识的学习让学习明确投资人的法律责任和风险性;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在学习“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内容时组织“我是CEO”的课堂探究活动,通过探究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企业家必备改革创新意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不同的投资行为,都是追求价值的增值,但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风险意识也是改革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股票、债券和保险”让学生了解“股票、债券和股票三种投资方式的特点,理解投资与回报,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明确有投资有风险,树立风险意识,为将来投资创业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三、在收入与分配单元教学中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加强共同理想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联结各个层次内容的关键环节。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大力加强共同理想教育。在“个人收入的分配”内容学习中通过探究“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意义以及“收入的公平”分配的原因和意义,使学生感受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体现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对“国家财政”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国家财政支出的用途,如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社会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应对突发灾变等,组织学生就“我看财政支出”和“进行评议,为政府献言献策,加深学生对财政作用的认识;为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可引入一些材料,针对某些地方出现的豆腐渣工程及相关悲剧,引导学生增强质量意识,树立质量是工程第一生命线的重要理念。通过税收的学习和探究使学生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这是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单元教学中渗透国情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要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努力探索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有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如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等),从而增强学生对我国国情的掌握和爱国主义的情怀;在讲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时,适时地引进了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漫长历程的典型事例,从而激活了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确我们十多年来,发展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明确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的客观要求。通过事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我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为发扬以爱国主义情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奠定经济知识基础。